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策划(81)

作者:满座江南 阅读记录

石大夫叹了一口气:“生死有命,照你这样说,老夫才是万死难辞其咎,作为大夫,眼睁睁地看着病人被病痛折磨而死,我专研了那么久,依然对这个疫病束手无策。”

陆久安转了转眼珠子:“石大夫尽力了。”

石大夫问:“听说陆大人已经将疫情奏请朝廷,天子会派太医来应平吗?”

陆久安木然地摇头:“远水救不了近火,来不及的,这些病人等不起。”

石大夫紧抿着嘴角迟疑不决,突然闭了闭眼,呼出一口长气:“算了算了,老夫知道眼下或许有一人能拯救这困境。”

陆久安眼睛里慢慢燃起亮光:“石大夫请说,不管是谁,我倾尽所有将他请来。”

石大夫道:“陆大人可记得你曾经提到过的秦技之。”

陆久安的脑袋此刻犹如一团糊浆,他思绪良久,脸上一片空白,石大夫提醒道:“你曾说与我听的噎食的急救之法,你说创立那法子的是一位叫秦技之的后生。”

“是他?他有法子?”秦技之这么年轻,经验丰富的石大夫都黔驴技穷了,莫非此人是什么潜心修行的出世天才?

石大夫摇了摇头:“非也,秦技之有没有法子我不确定,如果他父亲尚在人世的话,一定可以研制出治病方子的。”

陆久安燃起的希望又熄灭了,看到秦技之的时候他是一个为生活所迫无以为继的流民,如果家中真有一位本领了得的父亲,为何抛下一身精湛医术让儿子到工事做这等粗活。

他问道:“为何如此肯定他父亲能行?”

石大夫摸着胡须回忆起往事:“秦家世代杏林,曾经在江州颇有名气,到了秦技之曾祖父那一代,得贵人提拔,举家搬至晋南,听说入宫进了太医院。二十多年前,秦家带着尚在襁褓的麟子回乡祭祖,在江州义诊的时候老夫有幸攀谈一二,那婴孩名讳就是技之,父亲秦昭年纪轻轻官至太医院副使,可见医道高明。”

陆久安喃喃道:“太医院的?那不就是御医吗?”

石大夫叹气:“只是不知道此秦技之是否是彼秦技之了,如果是,就算只从习了他父亲医术一二,应该也难不倒他。秦昭本人在此地的话,更是十拿九稳。”

陆久安目光坚定:“是与不是,看了看登记名册就知道了,谢石大夫为我指明道路,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要争取抓到手中。”

第046章

陆久安不作耽搁, 几人合力在茫茫字海中寻找那两个名字,这期间陆久安仿佛等待裁决书的罪人,直到陆起兴奋地自椅子上一跃而起, 大声欢呼:“找到了, 秦昭,秦勤, 秦技之, 三个秦姓挨在一块儿的。”

陆久安这才感觉沉重的枷锁被卸下来, 如释重负。

陆久安额头上全是冷汗:“找到就好, 在世就好。”

登记名册记录的基本信息非常齐全,临时分配的住所也一目了然,赵老三自请带路,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几人暂住的茅草屋。

陆久安环顾简陋的居所,不明白术精岐黄的秦家为何沦落至此。

陆久安正待扣响门扉, 突然见村口步履蹒跚行着两道身影。

他似有所感, 放下敲门的手静静等待, 果然见两道身影愈来愈近, 最后停到他们面前。

这两人看着皆是年过半百的老者,其中一个老汉佝偻着背脊,露出龙钟老态。

另一个老汉从面容来看,年纪显得稍小。不知何故却白发垂项, 睁着一双雾蒙蒙的眼睛, 行走携杖,似乎看不见。

驼背的老汉虽然身形枯瘦,一双招子却炯炯有神, 闪动着睿智的光芒。

他搀扶着旁边的同伴询问:“不知几位贵人前来蓬屋所谓何事?”

陆起道:“请问是秦家吗?我与我家公子前来寻人。”

白发老者听了,脑袋往陆久安等人方向偏了偏, 笑呵呵道:“自从回了江州,多久没听到过这句话了,老夫秦勤。”

陆久安朝着他长鞠一躬:“秦公。”

又转向驼背老者:“这位尊称?”

白发老者似乎猜到他们来此地的目的:“他是我们秦家的老管事了,小公子,请回吧。你找错人啦。”

说完也不等陆久安回答,径直推门而入。

陆久安大急,不曾想来此一趟连门都没进就要无功而返。

陆久安如何甘心?趁着门缝尚留一寸,也顾不得礼仪了,卡着手蛮横地挤了进去。

“秦公请留步。”

屋子里闻声走出两位松形鹤骨的年轻人,其中一人正是有过一面之缘的秦技之,他看向陆久安,微微皱起清癯的眉头:“陆县令。”

当日与秦小公子因为一场乌龙而相识,不曾想今日再见面,会是这样的场景。

秦勤闻言,又是一笑:“原来贵人是应平县令。”

他扶着老管事的手拾级而上,屋子里传来压在喉咙深处的咳嗽声:“技之,外面来了客人吗?”

陆久安浑身一震,茅草屋内黑黢黢的看不清人影,这道声音是秦昭的吗?

秦勤慢悠悠地踱着步子来到床沿边:“老大哥,应平县令找你治病来了。”

是秦昭,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陆久安不知该如何形容此刻的激动,只感觉老天爷还是眷顾他的,他对着屋内长拜不起:“应平遭遇厄难,恳请秦公出手相助。”

“陆县令请回吧。”

陆久安得了一个如出一辙的答复,并没有灰心丧气:“秦公想来应该知道应平出什么事了吧,你们如今身陷此地,疫病一日不除,这场燎原大火迟早会吞噬整个应平,最终你们也没法独善其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