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试婚宫女(清穿)(394)
老九和老十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只能忍着恶心和屈辱,随波逐流的一道开始祭拜明朝的帝王陵。
“十弟,我觉得八哥太过悲观,你瞧瞧太子都不肯跪,只要太子弘历不跪,大清就永远不会对汉人屈服。”
……
年若薇泪流满面的跟在四爷身后跪拜,忽而哑着嗓子对四爷说了一句对不起。
“薇儿,你没有错,汉人更没有错,大清入关初期,的确对汉人太过于残暴,爷从不认为先祖对汉人的举措毫无错处,只是...在天下汉人面前下跪认错,需要勇气。”
“薇儿,谢谢你给了胤禛替代先祖认错的勇气。”
年若薇含泪将手掌放在了四爷的掌心中,二人互相依偎着,一道祭拜完最后一座明朝的帝王陵。
姗姗来迟的太子弘历听到汗阿玛当众宣布,今后大清历代君王,都必须前来拜谒明朝帝王陵。
弘历眸中不悦一闪而逝,只毕恭毕敬的匍匐在了汗阿玛脚下。
直郡王胤禔今儿看戏没看成,还顺带帮四弟收服汉人出了力!
他气的刚想恼怒的骂两句,可看到映月红扑扑的脸上满是笑意,顿时跟着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此时年若薇忽而有些目眩神迷,她眼前一黑,堪堪抓住了四爷的胳膊。
“传太医!”
胤禛将面色惨白的年氏打横抱入了天子御撵中。
“爷我没事,许是日头毒辣,跪久了有些中暑。”年若薇头昏脑胀的依偎在四爷的怀里逞强道。
此时太医和医女掀开明黄的轿帘入内,众人替贵妃娘娘诊过平安脉之后,顿时满眼喜色的匍匐在地。
“恭喜万岁爷,贵妃娘娘有喜了,看脉象已满两个月,八九不离十是个小公主。”
“好!各赏千金!好好好!”
四爷高兴的连连叫好。
年若薇亦是欣喜的抚着尚且平坦的肚子,看到四爷龙颜大悦的连声说了好几个好字,她顿时忍俊不禁。
四爷盼望女儿多年,如今终于得偿所愿了,瞧瞧把他开心的,她许久没见到四爷笑的合不拢嘴了。
太子弘历听到额娘怀了公主,竟然莫名的松了一口气,如今他是太子,额娘若再诞育下皇子,于他来说,并非好事。
他的兄弟越多,他的储君之位就越难守住,他每日枕戈待旦提心吊胆,丝毫不敢松懈半分。
此次雍正爷南巡,御驾在海宁陈家的隅园内驻跸,时隔多年,年若薇再次回到了隅园内。
陈家老太爷和老夫人前几年已仙逝,如今的陈家掌舵人是陈文宴。
陈文宴年纪轻轻却凭着自身的才华横溢和江南第一望族陈家的助力,俨然身居一品内阁大学士的要职。
陈家的当家主母温氏领着一众内眷来给贵妃请安。
当温氏小心翼翼的抬眸看向雍正爷的宠妃年氏之时,忽而震惊的低下头。
只因贵妃年氏的容貌,竟然与祠堂里夫君的发妻生氏极为酷似。
“陈家主母,这是贵妃娘娘赏赐给陈家女眷的宫花与头面首饰,都是紫禁城里内廷的样式,您且收好了。”
“民妇携陈氏三百二十三名内眷,叩谢贵妃隆恩!”
温氏今日穿着从二品的诰命服,不卑不亢的领着一众内眷敬谢贵妃恩赐。
“听闻陈大人前些年诞育了一对龙凤胎,着实可喜可贺,这是本宫让人准备的长命锁,希望孩子们能喜欢。”
“思年,思薇,快些过来叩谢贵妃赏赐。”
温氏朝着跪在后头的一双儿女招招手,示意孩子们上前谢恩。
当听到那一对粉雕玉砌的龙凤胎名讳之时,年若薇脸上的笑容僵了僵。
继而压下心底震惊,她从容不迫的将长命锁亲自挂在了两个孩子的脖颈上。
“贵妃娘娘,主母,家主前来拜见贵妃娘娘。”此时一个小丫鬟施施然入内禀报。
年若薇愣怔片刻,觉得有必要当面感谢陈文宴在紫禁城竖井内拯救她的恩情。
于是让她身边的管事大太监恩普,亲自请陈家家主入内觐见。
厅内的陈家内眷们纷纷跪离,年若薇空暇之时环顾富丽堂皇的大厅,这才发现此刻身处的大厅,竟然是当年她与陈文宴大婚之时的花厅。
她心中不禁感慨岁月无情,如今她和陈文宴都为人父母多年了。
此时陈文宴穿着一身文臣补服,垂着脑袋入内。
二人此刻隔着一道屏风,年若薇看到陈文宴曲膝对她见礼,忙不迭的让恩普将他搀扶起身。
“陈大人不必如此客气,若非大人伸出援手,本宫早就沦为紫禁城水井里一缕冤魂。”
“娘娘无需如此见外,能帮娘娘化险为夷,是微臣和陈家的荣耀。”
“给陈大人赐座。”
“娘娘,微臣有些话,想与娘娘单独说。”
站在贵妃身侧的恩普顿时瞪圆眼睛,后宫嫔妃不得与外男独处,这是不能逾越的铁律。
他当即就清了清嗓子,提醒陈大人不得坏了规矩。
“你们都出去伺候。”年若薇隔着屏风都能隐约看到陈文宴面色凝重,陈文宴素来是个持重凝练之人,想必是遇到了大事。
恩普诶了一声,就领着宫女们到门外伺候。
“恩普,本宫要与陈大人说体己话。”
屋内传来贵妃娘娘不怒自威的警告声,恩普诶了一声,领着奴才们一道站在了廊下。
此时屋内只剩下年若薇和陈文宴二人。
年若薇起身从屏风后走出,坐在了陈文宴面前的玫瑰凳上。
“许久不见,陈大人一切可安好?”
“微臣很好,只不过听闻娘娘在紫禁城里过得不好,微臣食不下咽,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