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99)

作者:青丝叹 阅读记录

郭氏有些意外,这是她依附年侧福晋以来,第一次吃闭门羹,心里便想的有些多。

但看到金风如此客气的模样,又觉得自己想多了,可能侧福晋是真的身体不舒服?

郭氏压下心思,笑道:“好,只是我最近闲来无事,便做了几朵绢花,想着亲自拿给侧福晋玩儿个新鲜,既然侧福晋身体不适,倒是要劳烦金风姑娘替我转交了。”

巧芸把手里的盒子打开,递到金风面前。

金风扫了一眼,是侧福晋喜欢的桃花和应景的梅花,做工精细,可见用心。

郭格格有讨好侧福晋的心思,金风当然不会拒绝。

她笑:“格格的手可真巧,侧福晋定是会喜欢的。待侧福晋身子爽利些了,再寻格格说话。”

郭氏弯了弯唇角:“那我就不打扰了。”

金风亲自送郭氏出了院门,目送郭氏走远,才折返回去。

内室,年淳雅瘫在床上,咬着被角,脚指头狠狠抠着褥子,恨不能抠出个三室一厅来。

丢人,太丢人了。

金风刚绕过屏风,正要进去,就看到年淳雅这副模样。

她努力压着上扬的唇角,退了出去。

郭氏离开后,也不想就这么回云澜苑,就四处走了走,很巧的就碰上了从蘅芜馆方向过来的张氏。

张氏才在李氏那儿吃了闭门羹,心里正憋着口气,见了郭氏,也就没什么好脸:“呦,这不是郭格格么,怎么在外头瞎晃悠,不去雅园伺候年侧福晋?”

伺候这个词,说的格外难听,就好像在说郭氏是年淳雅的丫鬟一样。

郭氏面色不变:“张格格不也是一样?想来是又被李侧福晋给赶出来了吧?”

张氏虽然依附李侧福晋,但府中谁不知道,张氏一向愚蠢,李侧福晋心情好了,给张氏个好脸色,心情不好了,张氏连蘅芜馆的门都进不去。

一个又字,说的也是很传神了。

张氏脸色铁青:“你……你有什么好得意的,不过是跟我一样罢了。”

郭氏浅浅笑了,但笑意不达眼底:“张格格这话就错了,我和你,可不一样。至少,我不如你。”

“张格格,你有在这儿与我斗嘴的功夫,倒不如想想法子,怎么才能不受冻才好。”

格格份例的炭都是有数的,一天四斤,这四斤炭除了取暖,烧热水的炭在包含在其中。紧巴巴的用着,炭才勉强够用。

但勉强够用的前提下,是四斤炭不被克扣。

而张氏的份例,从初夏开始,每个月都是缺斤少两的,更别提冬日的炭了。

张氏的炭不够,所以张氏白日大多数时间都会往蘅芜馆跑,就是为了在李氏那儿蹭炭。

她白日不在屋子里,屋子里就不必点炭盆,等晚上回去后点上炭盆睡觉,一日就这么过去了。

从天冷下来,张氏的日子就是这么过的。

可一旦李氏不许张氏踏入蘅芜馆的那天,张氏受冻在所难免。

郭氏的目光不着痕迹的扫过张氏手指上的一片微红,瞧着像是要生冻疮。

张氏最窘迫的地方被郭氏一针见血的指出,叫她神情扭曲。

钮祜禄氏为了减重出来散步,正好撞见,眸光轻闪,上前道:“两位妹妹在说什么呢。”

郭氏往后退了几步,远离张氏,笑着道:“只是闲聊几句罢了,这几日难得见钮祜禄姐姐出来走动,想来是四阿哥的身子好多了。”

钮祜禄氏含笑点头:“可不是么,弘历身子好转,还多亏了皇上赏赐的上好药材。”

郭氏和钮祜禄氏接触不多,客套话说了两句,也没什么要说的,便找了个借口先走了。

她一走,钮祜禄氏就开始对张氏嘘寒问暖:“怎么瞧着张妹妹的脸色不大好?”

张氏日子过得艰难,李侧福晋现在也不搭理她,又被郭氏讽刺,猛然有人关心她,感动的鼻子一酸,险些落下泪来。

“钮祜禄姐姐……”

花园里发生的事,乌拉那拉氏很快就知道了。

屋里檀香袅袅,乌拉那拉氏跪在小佛堂前的黄色蒲团上,双目微阖,手上拨动佛珠的动作不断,嘴里不断的念着经书。

一刻钟后,礼佛完毕,乌拉那拉氏才被荼白搀扶着站起。

“你是说,张氏去了锡兰阁?”

银朱点头:“是。”

乌拉那拉氏只问了这一句就没再问,她走到桌旁坐下,端起热奶茶喝了两口,道:“明日就是腊八了。”

荼白笑道:“是,每年腊八宫里都会赏下腊八粥,奴婢记得福晋是最喜欢吃宫里御膳房做的腊八粥了。”

御膳房里有个御厨,做粥的手艺一绝,腊八粥这样赋有节日特色的粥,更是有独门配方。

住在阿哥所的时候,乌拉那拉氏偶尔还能尝到那位御厨的手艺,等出了宫,也就只有每年的腊八才尝的到了。

说起腊八粥,乌拉那拉氏问荼白:“明日在潭拓寺外施粥的事宜,都准备好了吗?”

自从大阿哥去世,每年的腊八节,乌拉那拉氏都会在这一天以大阿哥弘晖的名义,在潭拓寺外给穷苦百姓施粥。

因为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传说喝了腊八粥,就能得到佛祖的庇佑。

她多为弘晖积累功德,希望她的弘晖也能受到佛祖的庇佑。

四爷对乌拉那拉氏的这一习惯和心意是知晓的,故而在今日回府后,陪着乌拉那拉氏用了晚膳。

膳后,四爷漱了口,拿起巾帛擦了擦嘴角,淡声道:“明日施粥一事,福晋可有什么要爷帮衬的?”

乌拉那拉氏轻轻摇头:“施粥都是按照往年的惯例,底下的奴才也是做惯了的,妾身能处理好,就不劳烦爷费心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