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的爹系夫君(穿书)(190)
凌非何露出一个带有歉意的笑,“抱歉,之前我们并非有意防备你,只是事关重大,容不得一丝差错。”
“无碍我能理解,这点小事我并未在意。毕竟我是齐王之子,齐王牵涉谋反之中,我的身份难免敏感,惹人生疑。”祁遇詹又看了一眼封单明,故意道:“堂兄现在信我了吗?”
封单明仍然抱有怀疑,但在祁遇詹坦荡自然地说出谋反之事后,封单明观他神情不作伪,不经意间瞥到一旁不着痕迹微微摇头的凌非何,暂时压下来防备。
他道:“信与不信你心里清楚。”
“确实,不过希望接下来的合作中来我们能互相交付信任。”祁遇詹也没想着第一次见面就能让封单明对他信任起来。
在凌非何看来,双方试探的已经差不多,对对方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是时候商讨合作事宜。
他看向祁遇詹问:“不知张头领要与我们合作什么。”
将解决时未卿亲事和时仁杰向齐王借兵之事说出来后,祁遇詹道:“我需要二位的帮助和配合。”
听到了解决时未卿亲事的时机,把对他的保护和影响也考虑在内,凌非何和封单明对视了一眼,他对来梧州的目的也不再有任何隐瞒,“你既然知道谋反一事,那么也没有必要瞒你,我来梧州的目的就是来查此谋反案,接下来也需要张头领的帮助了。”
凌非何说完,祁遇詹低头喝茶也能感觉到两双眼睛在观察他,而放下茶盏再抬起来时,那两道目光又消失了。
明显是还没有相信他。
祁遇詹再开口时,隐下了李雄听的消息,以免他们把人带走让时仁杰察觉。
“好,那我们的合作就此达成。”
三人达成了一个初步共识,接下来开始了交换信息。
说是互相交换消息,不如说是祁遇詹单方面把时仁杰和齐王谋反,民田案,漕粮被劫案的信息串联到一起解释给另外两个人听。
民田案是为了屯粮,漕粮被劫案是为了屯兵和屯粮,总之都与谋反有关。
说完以后,祁遇詹和他们商讨下一步行动,“现在要解决凌大人和未卿的亲事就尽快找到时仁杰谋反的铁证,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他勾结藩王和私养漕兵,其他细枝末节不必提,还需要查找的罪证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漕粮的位置。”
凌非何快速将之前得到的消息和祁遇詹刚才的话整合,皱眉思考道:“我们现在不确定暗吞漕粮有多长时间,不清楚有多少漕粮被藏起来,它们又在什么位置,但如果能找到记录这些漕粮的账册,自然就全都一清二楚了。”
祁遇詹在这个世界呆的时间满打满算不到四个月,还没有完全熟悉这里要紧事都会记账成册可以做为证据的思维,经凌非何一提醒也想起来了。
“那么现在就要尽快找到账册,这么紧要的东西一定会被时仁杰藏起来,以我对时府的观察,墨翠院一直重兵把守,他最有可能把账册藏在院内的书房里。”
“此事交给我。”一直在一旁听着的封单明突然开口道。
只有他与祁遇詹武功最高,寻找账册最合适,封单明是觉得罪证都是祁遇詹提供的,账册再由他来找,到显得他们不出力。
同时也是试探是不是祁遇詹给他布下的陷阱。
他绝对没有因为看着两人你来我往相谈甚欢而不高兴的意思。
祁遇詹想了想,他还有其他事要做,便没拒绝,“时仁杰向齐王借兵之事需要凌大人行个方便。”
“我能做什么,张头领请说。”凌非何道。
“将民田案潦草结案。”
第122章
凌非何神情立刻有了细微的变话, 眼神冷了一瞬,“郡王意思是要我放过安和县的官员?”
“凌大人勿急,只是权宜之计。”
这件事踩了凌非何的底线, 祁遇詹知道想要说服他不是易事, 但没想到从进府到之前打的良好基础都无用了。
他解释道:“今日我从贴身侍卫那收到了城外庄子正在建一个校场的消息, 并且他还遇到了封侯爷的人,想必二位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凌非何要看看他会说什么,对此事没有隐瞒, 点了点头。
祁遇詹继续道:“带领匠人过去的年轻男子为时府侍卫统领林观,是时仁杰的亲信,而这个校场就是时仁杰要安置向齐王的借兵的地方。”
封单明问道:“借出多少兵力?”
“八千。”
祁遇詹说完,看着两人的脸上浮上来了些许凝重。
毕竟以这些兵力,在无人防备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控住梧州。
两人反应都在祁遇詹的预想之中,他从胸口取出银钩玉佩, 放在掌心摊在身前, “齐王有意将这八千兵力交由祁遇邝带领来梧州, 若由他带兵, 必将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阻碍,时间急迫, 我需要尽快回姜州争夺兵权。”
两个人已经知道银钩玉佩的来龙去脉,凌非何看着祁遇詹的掌心问道:“张头领有多少把握?”
“八成。”其他两成是齐王妃和意外,祁遇詹说得保守了, 他实际的把握在九成。
但对于合作伙伴,显示做的事并不容易, 最后才好分更多功劳。
他又道:“时仁杰借兵之前,会确认凌大人是否对他有威胁, 这就是我为何要凌大人潦草结案的原因,但这只是其一,还有另一个原因,安和县现在出了问题是需要补救,这个时间是推摊丁入亩的最好时机,凌大人借此去安和县查漕粮之事,不会引起其他人的视线,时仁杰也不会有太大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