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缘令之天青传说(599)
邵宇睿道:“不会这么恐怖吧?还要去学校里抢人?”
想象力丰富的邵宇睿,立刻就想到,一大群人去学校里抢学生,学校的围墙都被挤倒了,他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校园里,飘落一地树叶。
“我堂哥也是教育系的,他已经是老师了,也会继承一部分家族事业,你们去找他吧。”
说到这里,袁天辰他们才想起来,自从放假开始,有好些日子没见过邵耀光了。
“昊昊,最近一段时间,怎么没见到邵老师?”
“放假的时候,跟我大伯说了一声,然后就去找你大哥了。”
人一旦闲下来就会犯懒,袁天辰差点忘了他大哥袁天华,目前还在寻找蒋如兰他们的证据,他可以出来度假,查看家族产业,却不知大哥他们,过着怎样艰难的生活。
不过等所有的任务都完成,天界暂时没有安排,这些人都会留在浑元大陆,等到天青国发展到一定规模,才会进入下一次轮回转世。
周广雄问:“这件事我知道,只是耀光和天华的消息,目前还不能透露给你们,等到内部矛盾都解决了,你们自然会见到他们,到时候产业问题也好解决了。”
下午参观海水养殖场,黎晓婷管事的跟交代了一番之后,派了一辆观光磁浮车,送他们前往目的地。
午间休息了一个多小时之后,黎晓婷带着他们去了,韩氏名下产业,福海服装厂,拿了几套适合海岸风情的衣服,简单的装扮了一下,戴上遮阳草帽。他们就出发到了目的地。
如果说三湖地区的淡水养殖场,给袁天辰的感受是规模宏大,那么海水养殖场,就是波澜壮阔,一望无际。
随着观光车的行进,带着海盐味的风扑面而来,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沿途可看见不少海产商人,搭着大棚子,在里面贩卖海产,有不少商家和个人在这里购买,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买到最新鲜,最优质的海鲜,
由于这里靠海边很近,每年七月到十月之间,是台风的高发期,周围都没有住户,时常在海上作业的渔民,不起风的时候,都是住在渔船上,等到台风来临的时候,再把船停到安全的地方,自己再找个地方避风。
所以沿途上,除了刚才的海产市场,再往前走几乎都看不到人,袁天辰好奇的发现,海边有好些地方,是用网子围起来的。
“黎阿姨,那些网子是干什么用的?”
“这个问题,不如等我们到了之后,你问这里的负责人,他可是你外公的忠实部下。”
“是那个姓余的吗?”
黎晓婷卖了个关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要说黎家和袁氏交情可不浅,虽然他们家是武学世家,可远不及八大家族和一些,商贸家族名声显赫,黎晓婷的老家,就在福海市海临县,那些年家族发展不景气,招不到门徒,家族子弟就只能出来打工,就在这福海渔港。
大连她的祖父和父亲,为了生活来源去远海捕捞,没想到遇到参会国不法人士,不仅截获了渔船,扣下了他的祖父和父亲,这些人就十分嚣张的,要求天青国政府,用厚重的财物赎人,否则就撕票,要占领天青国的渔港。
非国家争议之间的小事,又怎好去麻烦国主,若是兵戎相见,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当时的养殖场主,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袁老太爷,他们家的人受到外国强盗的欺负,二话不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家人,派出实力最好的保镖团,但把人救了回来,还夺回了被抢去的船只和货物。
当时的黎老爷子,心中十分感激,并交代屠家的后人,世世代代要袁家与周家交好,救命之恩如同再造,知恩图报方为做人之本。
所以当初,韩老夫人将袁家的海水养殖场,和珠宝行交给黎晓婷的时候,她压根就没有想从中取利,当时她想的就是,祖辈欠下的恩情,终于有机会报答了。
此处不但是一处占地极广的养殖场,还是海上搜救中心南方指挥部,还被官方受命,可随时去边境海域观察动向,以防外国船只威胁以及入侵,骚扰我国渔民。
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海上贸易方面,引起了国主高度重视,设立了严密的监察机构,这里经常出海的渔民,大多都是退伍的护国军。
观光车终于在一个码头上停下了,码头上停着一艘大船,船上有一个英姿挺拔的中年男人,正在跟另一个人交谈着什么。
见到了当年的老战友,人家还没有注意到这里,周广雄已经咧开嘴乐了。
他问身边的周卓远:“你看见前面那艘大船了吗?”
周卓远说:“看见了,那大船怎么啦?”
“那艘大船是这个渔港,最大的渔船,可以出海到很远的地方,去捞那里的海鲜,同时也是一艘搜救船。”
周卓远观察了一下船的外形:“是渔船又是搜救船,可是我看它怎么像一艘军舰呢?”
虽然,他没有见过真的海上渔船,但在电视上见过的渔船,也没这么大的,搜救船也不长得像这样。
“你小子就是没见识,这就是一艘巡洋舰,五十年前这艘巡洋舰退役了,把武器都藏起来,换上渔船的零件,然后再加上一些搜救装置,在这里执行秘密任务。”
伙伴们都看着这艘大渔船,难怪看起来这么宏伟,本来不只是一艘渔船,这一首隐藏式巡洋舰,船顶上的导航杆,就是一架螺旋桨,移动系统还有激光装置,把隐藏式巡洋舰安排在这里,就是为了监视海上敌人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