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逢春(5)

作者: 酒猫儿 阅读记录

按于石头的说法,俞志回北京之前,曾经特意来这里给他挑了一块玉吗?

莫名的,他对那张照片产生了极大的疑虑。

俞景翻了翻,厚厚一本,的确不少。但没有他想找的那张,且在翻到某一页时,他发现少了一张照片,于是冲一旁的于石头指了指:“这里原本就没放照片吗?”

于远想了想,皱眉:“

我那天擦照片,可能是落在哪儿了……”他对比了一下,惊讶:“真是巧了,还就是你那块玉的照片丢了。”

俞景把相册合起来递回去:“没事,总不会丢出您这大门儿,慢慢找。您什么时候找到了告诉我一声就成。”

于石头就点头:“这玉送出去这么远,咱俩碰上了,也是缘分。”

俞景也没一开始那么不自在了,甚至放下筷子还能真心实意夸上几句:“您这手艺比这玉还值钱。”

老人满意了,把相册收回去,临走时又给俞景拿了一瓶秘制酱料。

俞景借了陈淮的光,这一趟算是没白来。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刚出店门他就接到陈淮的微信语音电话:“小姑娘在东街卖火烧的店门口等你。”

俞景想起他交代的事儿,这下答应的心甘情愿。

这边儿许安安肚子都等饿了,也没见陈淮说的人,给陈淮打电话 也一直没人接,她干脆转身买了个火烧。站在街口啃到一半儿,远远看见个戴口罩的帅哥朝她走过来,怕人家是过来问路搭讪,她立刻放下火烧,正匆忙背身拿手抹了嘴上的油,转头听见帅哥问:“你好,是许安安吗?”

许安安反应过来,当场石化:“你就是陈淮接错的相亲对象?”

俞景:“?”

俞景:“什么相亲对象?”

许安安尴尬的脸红脖子粗,此刻一句话也不想多解释:“没事没事,一场乌龙。”

说着她伸出手:“你好,我叫许安安,北京人,来束水镇当支教老师。”

俞景轻轻回握了她的指尖:“俞景,北京人,也是束水镇的支教老师。”

许安安从小就是个自来熟的人,更何况这么算起来,两个人还是他乡遇故知:“这么巧,难怪我看你有点眼熟。”

俞景笑笑,心里默认这是客套话,也没说什么。

倒是许安安,看见他口罩下的真容,是真觉得有些眼熟了。

但也很快被她忘在身后。

第3章

这周一学校安排了活动,需要老师们带领学生前往边防所慰问边防战士,加强孩子们的爱国意识。

因为学校老师人数不多,于是给新来的俞景和许安安也安排了一个班。

边防所有些远,距离束水镇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学校专门租了几辆大客车,用来接送学生。

俞景坐在客车最前面的副驾驶上,许安安和班里一个女孩子坐在一起。

开车的是当地的司机,技术老道,也熟悉路程,开的很平稳,时不时跟俞景聊几句。

大概是不适应这边的气候,俞景从昨天晚上起脖子上就开始起疹子,现在还是有些红,时不时轻微的刺痛和痒。

客车里闷着热气,不时颠簸几下,他有些困了,把头靠在后座上,慢慢闭上眼睛。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

车门打开,穿着制服的边防大队长站在队伍最前面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

负责这次活动的主任和大队长握手问好,然后老师们再一个个上前握手问好。

俞景走在前面,然后是许安安。挨个握完,俞景又重新站在老师队伍里。

倒是许安安在他旁边轻声提了一句:“沈嘉说陈淮在出任务,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俞景没吭声。

两边介绍完,主任听着大队长的安排,把学生们带进边防所里休息调整。

按照今天的流程安排,学生们在吃完午饭后需要先参观边防所,了解边防战士们的职责和生活,然后去大操场上集合听大队长的讲话,中间还留了点学生和战士互动的时间,最后去边防食堂体验这边的晚餐,然后带着孩子们返回学校。

很经典的路线和规划。

俞景按照流程,吃完午饭就跟着大部队前往边防战士们的宿舍。

男同学跟着男老师去男生宿舍,女同学跟着女老师去了女生宿舍。

宿舍很干净,但更多的是利落,里面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找不出一件多余的东西来。

床上的被子叠的端正平整,衣柜里挂着的衣服是清一色的军绿色短袖和迷彩外套,按照季节和厚度,排列的相当整齐。

就连洗漱台上的牙刷牙杯都是一致摆好。

俞景带的几个学生刚好去了沈嘉的宿舍。

沈嘉和孩子们打的火热,任凭他们在宿舍里东张西望,自己只靠在门口笑:“怎么样,整齐吧?”

俞景没进去,站在门外等,他不认识沈嘉,因此也没主动搭话。倒是沈嘉得到学生们的回答之后,侧头对着他强调了一句:“有陈淮在,不整齐也不行,那小子臭讲究穷爱干净。”

俞景有些奇怪,他到现在终于开始觉得陈淮这人似乎总是出现在自己周围,要么是别人口中,要么是自己面前。

于是他问:“陈淮也住在这儿?”

沈嘉突然站直了,冲着他露出点笑意,然后进去指着靠窗户的那张床:“看见没,这就是他的床。”

接着他走向床边的柜子,豪放一拉:“这是他柜子。”

又走向阳台提出一个桶:“这是……”

介绍到这个桶这儿,沈嘉落在他身上的目光突然停顿了几秒,然后从善如流的用脚把桶推到阳台上:“奥,你身后呢,就是陈淮本人。”

上一篇: 浪与礁石 下一篇: 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