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牵错了红线搭对了绳(144)

作者:蚁吼 阅读记录

大家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夏冬雨早已胸有成竹,不紧要自己掏腰包,还有心成全这个有志青年!

大家一窝蜂地扑过来。

当夏冬雨与同志们走后,付小欢手里握着二百元感慨道,“说好了我请的,非要塞给我!”

原本以为采访就是个节目,他万万没料到,就是这次采访,在临海市刮起了持久不息的龙卷风!

第129章 火了

当晚,转播完中央新闻联播后,临海电视台当即播出了专题节目,《改革大潮中的过河卒——临海市四有青年付小欢》,顿时引起了大多人的共鸣,付小欢被人们所认识,小欢工程队也被同行刮目相看,最为百姓们关注的还是小欢涮锅!

翌日一大早,临海市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醒目大字攀登了各式各样的付小欢新闻,《改革路上的弄潮儿》,《他!走出一条城乡改革之路》《创业者的艰难历程》等等。

上午市委组织部再次下发了通知,所有企事业单位都要认真学习付小欢的先进事迹,集中观看专题片,一周内每天上午十点,下午两点临海电视台准时播放!

临海团市委书记楚海峰也及时下发了文件,号召企事业单位团员青年展开像付小欢同志学习的通告!

临海市总工会也发出通知,号召全市企业员工学习付小欢先进事迹的通知!

临海市教委也同时像各大学校发出通知,号召青少年及教师展开关于像付小欢学习的大讨论,文件中还特意强调,要求各大学校展开不同的活动!

韩东升刚刚出差回来,来不及汇报工作,连忙部署。

上午九点五十分,腾飞办公楼里大会议室外走廊。

三四台大电视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正前方一排座椅上,陈广林坐在正中央,两侧分别坐着韩东升、方开阳、谢宏道、张耀辉和工会李主席!

后排是各位中干,至于其他干部和职工,都围观在后面或是左右,大家集中一起只为观看专题片《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

大家不解地交头接耳纷纷议论,这次市里组织部为啥弄出这大动静?付小欢又是何许人?此时大厅里乱哄哄一片,当十点整开始播放时,大家期待地注视着电视,大厅里顿时安静下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随着镜头的推进,视野中勐然出现一座座高山,镜头下拉,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溪缓缓流淌,不远处一座安静的小村庄步入人们的视线,村口一颗孤独的大树,好似向人们倾述艰难地历史。

转眼间村口小路上走来一位驼背老人,他背着手,手里还拿着大烟袋锅子,身后跟着一条无精打采的瘦狗。

在大家瞪大眼睛不解观看时,倏地传来解说员的声音,“这个小山村就是坐落在临海市四合乡山沟里的龙泉村,村里有一百二十三户人家,七百多人!”

紧接着展现的就是村民们的日常生活,破落的房子,勉强果腹的粗粮,破衣烂衫。。。。。。

每一幕都展现了他们的贫穷和心酸。

大厅里有人偷偷抹着眼角的泪花,大多数人都被泪水模煳了双眼。

当镜头转到四合乡政府时,有人不禁惊讶地大叫,“这不是假正经吗?”

喊完,这人感觉到唐突,连忙捂住嘴。

不知何人将捐赠衣物的场面悄悄录制下来,画面里贾显新正在组织发放,还有付小欢的镜头,此时又有人喊道,“这不是我们腾飞捐的吗?”

“看!看!刚才一闪而过的正是我们腾飞的卡车!”

陈广林不由得看向方开阳。

方开阳微微一笑颔颔首。

“没想到,贾显新调到乡里当了乡长!”陈广林淡淡一笑道。

韩东升低声感慨道,“真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啊!”

“这个乡要干出点成绩恐怕很难?”陈广林侃侃而谈。

“也是!”韩东升叹口气道,“没有成绩,很难提拔上去!”

电视里画面一转,近百人拥挤着纷纷登上卡车,解说员的声音再次响起,“小欢工程队出发了!”

紧接着就是腾飞热网的施工现场。

“是我们腾飞!”有人兴奋又骄傲地大喊。

李队长面对镜头郑重道,“小欢施工队干活非常踏实,根本不用监工,要进度有进度,要质量有质量,原本工程计划在十月中旬完工,在小欢工程队的奋力拼搏下,工程预计在九月中旬就可完工,工期整整提前一个月,确保了整个供暖工作的完成。”

李队长顿了顿又道,“就是这些农民工,小欢工程队!让我敬佩不已,他们明明知道提前完工,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会减少,可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干活,更让我敬佩的是,他们的队长,付小欢!一百多号人,居然一分钱都没提,还每天都来清点人数,发放工钱,问寒问暖尽心尽力!”

此时电视的画面,是一个个农民工,他们说着一样的话,做着同一个动作,“我们是小欢工程队!”

并且竖起了大拇指,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近一百个农民工,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一闪而过,做着同样的动作,说着一样的话!

听着听着内心深处不由得升起一股敬慕之心,是对所有默默无闻的农民工,更是对付小欢!

镜头再次转移,就是小欢涮锅店,那一句“让家里人吃饱穿暖,让全村人不在受苦!”顿时让所有人心中一震!

这不是豪言壮志?也不是慷慨激昂的誓言?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可让人听着心酸的同时,不禁点燃热血,这是最最朴实的承诺!付小欢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