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错了红线搭对了绳(201)
“顾叔叔也在啊!”方开阳一扬手目光看向顾炎身边的中年男子。
范明伟紧走几步来到两人中间,介绍道,“开阳,这位是马家窑子村制砖厂马力东马董。”
“马董,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腾飞热电厂的方总。”
方开阳礼貌地伸出手,“幸会!幸会!”
马力东有力的大手握了握,“久仰!久仰!”
四人落了坐,菜肴也很快站满了席面,一瓶名酒开起,顿时酒香四溢。
一杯酒见了底,方开阳终于忍不住婉转问道,“范总,今天一切都顺利吧!”
“老弟!今天多亏了你。”范明伟将酒杯端了起来,作势举到他面前。
“嗯?”方开阳剑眉微蹙不解地望着他。
“啊!是这样的,”范明伟将青石村阻止奠基仪式的事情娓娓道来,“真没想到,小欢来了,三下五除二,每户一袋大米一桶豆油,就摆平了!摆平是摆平了,可我们临海水泥的牌子难免受到影响,这小子脑子就是灵光,来个赞助小学校,将我们临海水泥再次推到风口浪尖上,这回只要小学校修好了,临海水泥的牌子也就打响了!”
方开阳一直冰冷的脸顿时绽放出一缕笑,就好似冰山上的一朵雪莲花,他心里好似吃了蜂蜜般的甜,范明伟对付小欢的夸奖,对于方开阳来说,就好似家长听到老师夸奖自己的孩子一般。
方开阳垂下头唇边挂着笑,端起酒杯道,“范总,来一个!”
两人喝了一口后,范明伟双眸紧盯着他试探道,“这事你事先一定知道吧?”
方开阳唇边依旧含笑摇着头,“不知道!”
如果说前面的笑是甜蜜,这时的笑就是骄傲。
“那这小子真不简单,”范明伟一直怀疑付小欢的所作所为都是方开阳在指点,此时依旧有些狐疑,“为了帮我解困,出手就是一万多块钱,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当然,这钱由我出。”
“开阳!”顾炎冷不丁问道,“资助学校十万,小欢有钱吗?”
顾炎接触过付小欢,通过临海电视专题节目也了解了他的家庭状况,所以才这样问。
范明伟听到顿时关切地注视着方开阳。
“哈哈!”方开阳略显尴尬地笑一声,“应该有吧!”
很快他又冷冷补了一句,“还债的,紧他先用呗。”
范明伟担心地提醒道,“小欢以小欢工程队的名誉资助,难道他的工程队能盖楼?”
在腾飞热网干活的施工队,虽然有很多都是瓦匠出身,但要说盖楼,还真不行。
方开阳不由得皱起眉头思忖片刻模凌两可道,“这还真不好说。”
“开阳,为学校盖楼可是大事,马虎不得!”范明伟悬起一颗心。
“放心吧!我理会的。”方开阳淡淡应了句,同时心里泛起嘀咕,这么大的事,到现在付小欢也没知会他一声,是认为自己能搞定,还是心里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哎!喝酒,喝酒!”在顾炎的提议下,四人碰了碰杯,喝了一大口。
“差不多到时间了。”范明伟站起身走到电视机前,打开电视调到临海台,正好开始播放临海专题片,片名就是《教育不能等——改革弄潮儿付小欢》
四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部聚集在电视屏幕上。
看着专题片,马力东不由得叹口气,忧心忡忡地喝了口酒,抱怨道,“老范,这回你们临海水泥算是有了名气,相信将来销路肯定错不了,我,我们厂搞不好。。。。。。”
范明伟得意洋洋道,“那倒是!谁叫你没有抱上。。。。。。碰上开阳这样的能人呢?”
“哎?”马力东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不禁望向方开阳,片刻后眼眸不由得黯淡下来,深深地叹口气,嘀咕道,“方总是能人不假,可惜,我这行与水泥不同。”
方开阳心中一动。
这些日子,为了避免想起付小欢,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生产上,生怕自己有一丝闲暇时间,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付小欢,所以,他走进实验室,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开始研发炉渣和飞灰的使用。
“砖厂?马总不会是为了销路发愁吧!”方开阳好似风轻云淡地提了句。
“可不是嘛!其实我们砖厂和老范的水泥厂一样,产品质量杠杠滴,就是人家不认。”马力东委屈的苦水终于得到倾述。
“开阳,你是不知道,老马真的不容易,开始就是个村里的小窑厂,老马经过多年的奋斗,弄成了机械烧制,不仅速度快,还增加产量。”范明伟助攻道。
“哎!坏就坏在产量上,生产的越多,赔的就越多。”马力东咧嘴苦笑。
方开阳淡然一笑指点道,“上个新品种,这样一来,就会带动其他品种的销售!”
“新品种!”马力东苦笑着摇摇头,“新品种!上哪搞去?太难了。”
“我手里还真有个全新的品种!”方开阳适时释放出一枚炸弹。
“啊?真的?”马力东吃惊地望着他,片刻后冷冷地摇摇头道,“方总在开玩笑吧,全新品种?咋会呢?”
方开阳挥手招唿服务员,同时吩咐,“笔和纸!”
在三人诧异的目光下,方开阳快速在纸上勾画出一种图形。
“这么大?好像是空心的。”顾炎看着图形念叨着。
作为行家的马力东顿时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道,“面积恐怕是普通红砖的三到四倍,这样节省了时间,加快了建设速度,空心!节省材料,减轻了重量。”
方开阳赞许地颔颔首,低声补充道,“这是我设计研发的,空心青砖!节约材料、轻便、施工速度快是显而易见的,更为重要的是还具隔热的功能,并且成本仅仅是红砖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