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牵错了红线搭对了绳(315)

作者:蚁吼 阅读记录

方开阳面不改色道,“这就好比做生意,一分利,只有继续投资,将生意扩大,才会赢得更大的利润。”

他双手一摆做了个无奈的手势,“没办法,不加大投资就血本无归!”

此时有个村民大声质疑,“阳历年,你们厂还发大米白面的,对了还有豆油啥的,不挣钱能发这么多东西?”

“哎!”方开阳无奈一笑道,“你说到点子上了,好多企业效益不好,竟然用大米白面抵债,你说我们挣点钱容易吗?”

“这?”史村长犹豫不定地看向村里人,片刻后语气略微缓解道,“好在也是大企业,总不至于开不出资吧?”

“对不起,这,谁也无法保证?”方开阳无奈地一纵肩,“史村长,不如这样,先进来百十来人干干看!”

他这样说,也是给史家村留有余地,否则对方来个狮子大张口,这事恐怕双方都不好办。

在场的腾飞人已经明白了方开阳的用意,此时全都紧张地悬起一颗心,注视着对方的反应,方开阳也是。

史村长踌躇地挠挠头,看向其他四人。

来时村里人都已说好,这事全凭五人做主。

其他四人不由得为难地思量皱起眉头。

五人交头接耳,其中一人小声道,“村长,我听你的!”

又有人道,“村长,咱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才安全,是这个理不?”

他的话顿时得到其他四人的赞同。

“那就要五十个名额,咋样?”这种大事史村长也不好独自做主,方开阳最后一句百十来人终于起到了诱导的作用。

“好!听您的。”四人纷纷点头。

当史村长报出名额后,陈广林终于轻吁口气,偷偷抹了把额上的汗珠。

方开阳微微一皱眉,心有不忍地提醒,“史村长,你们可以回去商量下,有愿意的,也可以适当多些。”

“也好!”史村长颔颔首。

这段时间陈广林与韩东升接到数不清的电话,无论是来自上面的,还是老同志甚至于亲属的请求,都没答应任何一人调入腾飞,可是这次为了史家村还是破了例。

付小欢号召村里人饲养长毛兔,他自己由于手中钱紧,狠狠心买了一对种兔,村里有二十几家买了小兔子,最多的买了五六只,其他人家都抱着观望的态度。

做了村长,就要操心村里的事务,最为关键的就是开春播种的事,这可是全村生存的根本。

付小欢准备两手抓,农业和养殖业!

想要庄稼长得好,全靠肥当家,这句话没有错,但种子也是关键。

这两件事付小欢一时间还真没好的办法,只能尽力!

腊月二十九清早,小小的村庄顿时沸腾起来,家家户户都高高兴兴地贴上对联和大大的“福”字,大门口也挂上一对火红的大灯笼,条件好的开始剪窗花,家家户户都炒了花生和瓜子,淘气的孩子悄悄偷出家里准备过年放的鞭炮,燃起一只香跑出很远兴高采烈地一个个地放起鞭炮。

付小欢家更是热闹非凡,请来村里的屠户,开始杀猪!

刚刚还在猪圈里吃食的大肥猪,转眼间发出尖锐的嚎叫声,片刻后就成了案板上任人宰割的猪肉。

付小欢在大喇叭里喊道,“老乡们,俺家大肥猪宰了,每家二斤,快来领猪肉!下午是狗剩家,明天杀的是咱村最后一头猪,二胖家的,大概每户都能分到六斤猪肉,过年省着点,也够了,相信明年,咱村能分到更多的猪肉!”

灵泉村一共养了三头猪,每年过年时,每户都会分上一份猪肉,多多少少好在有肉吃,大家可以用自家的几个鸡蛋,一碗白面等等算是换取。

乡亲们听到广播,纷纷从家里赶出来,有的拿着小盆,有的拿着水瓢,有的提着水桶,从房前房后汇集在付小欢家大门前,很快形成一条长龙。

第二天,也就是年三十。

第三天,一大早,付妈妈仔细地洗了手,恭恭敬敬地上香,她口中祈求道,“菩萨,请保佑全村人都过上好日子;保佑孩子他爸身体健健康康的,全家无灾无难;保佑开阳事业进步,心想事成!”

然后付妈妈走进付小欢的房里,将他从睡梦中唤醒,“小欢,赶紧起来,妈留了条后腿,给开阳家送去。”

刚要坐起来的付小欢听到顿时一咧嘴,顺势倒下,故作还未睡醒的样子,含煳道,“妈?我在睡会。”

“睡啥?晚了赶不上车,赶紧的!”付妈妈再次催促。

付小欢见推脱不过,又道,“开,人家条件好,不缺咱这点肉!”

“你这孩子!”付妈妈有点生气,“人家有是人家的事,这是我们的心意,开阳可对我们家有大恩,过年不去看看,咱不成了白眼狼?”

提起方开阳,付小欢就钻心的痛,他一拽被子蒙上头,赌气道,“不去!”

付妈妈心里早已猜测到,恐怕儿子与方开阳闹了矛盾,否则干嘛撒谎说饭店兑出去抵债了?

她无奈地叹口气,“好吧,你不去,妈只能送到开阳单位去。”

当她转身走到门口时,付小欢倏地坐起来,气鼓鼓道,“去,我去还不行吗?”

吃过早饭,付小欢将装有猪后腿的编织袋背在肩头,付小乐在付妈妈的逼迫下,拎着一袋子炒好的花生,还有一袋子粘豆包,十分不情愿地跟在付小欢身后,上了路。

兄弟两人一路上没说一句话,付小欢心里一直在琢磨,见到方开阳该说些啥?因此又想到,他过得好不好?陈梅婷一定每天美滋滋地守着他腻乎,他脑补着不成见到的情形,心中像刀割一般地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