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错了红线搭对了绳(402)
“这个?”贾显新为难地皱起眉,思忖片刻,“我和乡领导开会研究,在通知你!”
“至于青石村,第一采石场已经解决了大部分劳动力,妇女嘛,玻璃制品厂能解决一部分,其他两个村,我在想想有没有好的办法。”
付小欢若有所思地走出乡政府。
龙泉村巨大变化,前后龙泉村都看在眼里。
开春时,还向前后龙泉村借马车拉粪,转眼间就弄了三辆抽水车,不但解决了农家肥,还创造不菲的收入!
很快播种也实行了机械化,还是早熟的玉米,这时卖玉米棒子价格可比成熟的玉米值钱的多,这就是见识!
去年龙泉村过年两三头猪全村人分,勉强吃上一顿饺子,可是看现在,想啥时吃就啥时吃?这就是差距!
现在的龙泉村,鸡叫鸭飞鹅乱跑,绵羊咪咪驴嚎叫,小院四季种青菜,当家的负责挣外快!
前后龙泉村说是一点都不嫉妒,那是假的,可是谁叫人家村里有个付小欢?
听说这回又建了个玻璃厂,龙泉村要集体迁到新房,腾出地方建个批发市场,前后龙泉村顿时急的眼红了,这不,找到各自村里,村长也无可奈何,在乡亲们逼迫下,一起找到乡里,讨个说法。
此时四合乡政府正在召开紧急会议,一个中心,就是如何将龙泉村建设成现代化新农村!
贾显新将付小欢的想法对乡干部详细地解释一番,最终道,“龙泉村当初可以分为三个村,是因为落后、贫穷,是当时形势所迫,老话说得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个人认为,现在就是个契机,三村合一,有利于乡村发展,区里也下了指示,只要是有利于农民的事,就要放手去做,我们就要大力支持!”
乡里干部也纷纷表态赞同。
原本前后龙泉村只有几个好事者,拉着村长来乡里讨个说法,可在来时的路上,乡亲们听说了,人越聚越多。
前脚进了乡政府,后面的人还在来的路上。
贾显新听到手下人禀报,与乡领导一起迎了出去。
他仔细听取了村民的意见,直到所有村民将自己的牢骚话都说完,他与乡委书记默契地对视一眼,不禁含笑点点头。
贾显新征求了两家村长的意见后,大声宣布,“经过乡政府集体讨论,一致认为,龙泉村已经走在了乡村改革的前列,为了更好发展乡村经济,乡里决定,将前后龙泉村与龙泉村合并为一个村,原有村长任命为副村长。”
贾显新宣布后,余副乡长走上前,亲切道,“乡政府的命令,我现在就去通知付小欢村长,至于其他的嘛,”
他寓意深长道,“你们已经是一个村的了,自己商量为好,对不?”
乡亲们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就在这时,听到有人大喊道,“我们一起去找付小欢,好不好!”
一群人浩浩荡荡像龙泉村付小欢家里赶去。
第277章 布局
付小欢家院里院外人山人海,村里人也好奇地跑来观望。
付小欢吓得一咧嘴,不至于吧!不就是眼红我们村富了点吗?这才哪到哪?离真正的致富还差得远哩!
他抱着甜心走出来,站在房前,这时余副乡长笑吟吟走上前正式宣布了乡里的决定。
付小欢恍然,笑道,“不就是这点事嘛,至于两个村里人都来吗?”
这时有人大叫着纠正,“付村长,不是两个村,我们可都是一个村的人。”
付小欢连忙改正,“啊!对啊,一个村,一个村,可大家来是?”
“既然是一个村,听说我们村要盖新房,是不是也像你家新房子一样?我们也有吗?”
付小欢一怔,原来冲着房子来的,也好!正中我意。
他整了整情绪,胸有成竹道,“这次村里盖房,是为了搬迁,计划盖的都是二层小楼,都是自费!”
所有村民包括龙泉村原来的村民都是一愣,二层楼当然好,可是自费,谁掏得起?
就在大家发愣之时,付小欢补刀道,“既然是搬迁,就要用现有的宅基地来换,这样可以免除一半的费用,剩下一半,如果在不够,可以欠着,分三年偿还!”
“那具体要多少钱?”人群里有人迫不及待地问。
付小欢咧嘴一笑,“这要先规划,设计,做了预算才知道,但首先要全体村民都同意,报上名来,得!两位村长留下来,咱们商量商量,其他人先回吧!”
村民们三三俩俩结伴而行,边走边议论。
付小欢派人将罗大叔和大队会计叫来开会研究。
晚上,方开阳邀请范明伟、顾亚梅还有马向东一起吃饭,大家刚落了坐,付小欢的电话就打进来。
“开阳哥,村里搬迁的事已经搞定,新的宅基地也没问题了,其他事你来落实,我告诉你,今冬必须完工!”付小欢完全是命令的口吻。
“遵命!”方开阳眼底带着笑意。
这些天付小欢要半夜起来掰玉米,所以晚上没有过来。
他压低声音问道,“今晚过来不?”
“哪有时间?掰了苞米四点多要赶到早市批发,回来还有好多事,等忙过这段的。”付小欢补了句,“忘了告诉你,三个村和一起了,大概要四百户左右,具体的,我会尽快统计上来。”
“知道了!明天就请人设计。”方开阳挂了电话,嘴边还挂着笑意,对三人解释,“是小欢,为了发展,重新规划,准备集体搬迁。”
“小欢发展的不错,真能干!”顾亚梅不吝地夸奖。
范明伟立刻表态,“水泥,保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