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降雨(54)
那一天的很多片段在今天已经覆盖上一层迷离美丽的光晕,当然也说过“好不容易哄回来”这种肉麻的话,说不上来是不是故意,或者人在那种氛围里也会希冀一点点寿星的特权。
但是这算什么,今天的第二次表白吗。
李信年重新低头去看祝汐,春天好像确实是近了。下午的阳光铺在视线里,就变成那种模糊稳定的光影和色块。
他拉了一下祝汐的手,能够感觉到那种皮肤和骨骼勾连的触感。而视线所及好像已经真的看不清各种隐入人流的虚影。
汐汐。
他低头思考了一下,才慢慢地开口:
我之前一直想不通,自己有哪里适合和你在一起。
其实现在也还是没怎么想明白。
但是好像发现了一点。
李信年轻声问:“你是不是好像,
“真的很喜欢我。”
--------------------
今天还有一更
第34章
如果你有一只猫,就应该知道像这种肉麻的夸奖也并不会让小猫更亲近你。
本来在打算能不能去看个电影或者随便逛逛,但经过这么一下也没了其他心思。难得的休息天,不如回家躺着算了。
不说李信年,祝汐自己都好像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放过那种无所事事的假。
反正约会的事情放到以后也无所谓。这一天虽然才过去一半已经足够波澜壮阔。
到家的时候还很早,李信年把外套挂到架子上,想了想又掏了一下口袋。
刚才买茶叶的时候看到边上零食架子有巧克力,就顺手拿了一盒,好像是做成蘑菇形状的零食小饼:
“尝尝?还想吃点什么吗。”
反正有大把空闲,可以看看冰箱里的食材在家做一点,或者叫生鲜超市的外卖也来得及。
今天为了去墓园定了七点的闹钟,还特意挑了一身衣服,没想到最后应验在和祝展国的午餐上。
虽然刚才最后很和平地吃完了饭,但那种肉眼可见的氛围还是有点不一样,好像等待着什么似的。
李信年随手摸了摸祝汐的侧颈:小朋友肩窝这块骨骼连带皮肤的手感特别好,有时候真的有那种摸猫的错觉,好像下一秒就会在手下舒展开来。
果然祝汐瞥了他的手一眼,没有动,过一会儿又看一眼。
在青天白日下已经是难得的进步。其实从刚才在宁芸面前揽过小朋友来亲李信年就做好了被挠的准备。
不过现在看起来反而是祝汐自己有些不确定的样子,明明都……
“就吃这个吧。”
李信年自然而然地收回手:“奶油蘑菇鸡,好不好。”
之前迷津的后厨升级过一次,出了一张简餐菜单,李信年去试菜的时候跟着学了两手,不记得有没有给祝汐发过照片。
现在重新翻出手机相册,李信年单手划了两下,递到祝汐面前:“或者这个,番茄炒蛋。”
这两个也差太远了。祝汐笑起来,李信年收起手机转了个花活:“有什么好笑的,番茄炒蛋很难的好不好。”
家常菜的精华,高端厨艺的真正体现,居家旅行不得不学的第一项王牌技能——
李信年自己也笑了:“说吧想吃哪个,今天都给你做。”
是是是。这句话才真的像是在哄猫,祝汐在眼角弯出一个弧度,想了想忽然说:“我也会做,做给你吃好不好。”
?
这倒是没想到。
虽然小朋友一般都不太看得出情绪,但显然今天也有些不同,在这样的氛围里弯起眼睛望过来,就显得年轻又生动。
李信年这间出租屋的厨房也延续了那种普通的风格,瓶瓶罐罐锅锅铲铲。沿着灶台的一圈瓷砖很认真地擦过,如果以之前作为独居男性的那种标准来看,已经算得上十分干净整洁。
祝汐从前和他一起住的时候就不怎么进厨房,在这种地方显露出一点点养尊处优的惯性——倒不一定是不会做,但难得的是不会像很多人那样因为没有“做点什么”就表现出局促,有时候靠在门口看李信年起锅炒菜递个调料,回忆起来简直暧昧意味大于生活日常。
这次回来之后虽然住在一起,但两个人的日程反而不能经常合上,又彼此卡着那点不清不楚的关系。算下来李信年真的见过他下厨的次数简直寥寥无几。
·
“冰箱里有鸡蛋。”
于是现在换成李信年靠在门口。这么一看这个厨房委实是有一点小。
番茄也有,对就在那个,冷藏柜最下面一格。李信年遥控指挥,话说你行不行啊要不还是我来。
不用,祝汐找了个碗把鸡蛋打进去:“盐在哪里?”
下面那个抽屉拉开就是。李信年走进去帮他拿出来,还是忍不住吐槽:“不是,真的就吃番茄炒蛋啊。”
不是你自己挑的吗。祝汐带着那种笑容很从容地看过来:“我第一个学会做的菜就是这个。”
……啊。这么一说。李信年忽然顿了一下。
虽然小朋友说起来轻描淡写,但是好像也能想象到那种真正开始独自生活时的画面。李信年自己有过这种脱离家庭的经验,但祝汐当时远在千里之外,不用想就知道只会更加辛苦。
“也没什么。”
祝汐把炒好的鸡蛋盛起来,番茄倒下锅去用铲子拨开:“就是我当时,好像真的不怎么想你。”
虽然一开始是交流的名义,但实际上课业日程也并不轻松,更何况他后来动了申请学位课程的念头,再加上那边的学校不提供高年级的宿舍,所以还掺杂着后面租房找物业以及和各色邻居相处的种种琐事。他一开始住的那个街区不太安全,半年后又换了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