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她怼遍娱乐圈(181)
第121章
顾盼对徐景洲可能出现的状况早有预料, 比他更沉得住气。慢慢磨呗,前面费点劲,后面磨顺了就好了。
她稳得住, 徐景洲渐渐放平了心态。
《惊雷》翻红之后,他就稳居演技与流量并重的当红一线,尽管有之前被雪藏几年尝遍人情冷暖的经验, 一直极力克制着, 但走到哪儿都被一群人围着追捧恭维的情况下, 浮躁是再所难免的。
进组几天吃了教训,反而找回了最初的状态。
吃重头戏的主演进入状态了,整个剧组的运转都更加丝滑一些。
拍摄就这样有条不紊地推进,几乎没人察觉顾盼一直在赶进度。
一提到这个,顾盼就忍不住想骂人——
就算是政治任务,二月末开机要赶国庆档期上映是不是也太过分了点!
可惜上面没给她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只有同样知道内情的制片和副导演, 背地里默默感叹自家老板当真是大将之风。时间都紧成这样了,还能不急不乱耐得住性子和徐景洲磨状态!
剧组的拍摄是相对封闭的, 但预热宣传的工作早早地就做起来了。一共就这么点时间,不赶早, 难道要等后期做完直接LUO奔上映吗?
从片子的题材, 到政治任务, 到拍摄内容破例的大尺度, 再到反派男主角的设定、顾盼自导自演一人分饰两角以及徐景洲和白聿第四次搭戏等等的话题正炒反炒遛过一遍之后,戏已经杀青了。
后期制作的期间,片花什么的也开始往外放。
“从《惊雷》开始, 我好像一直在加班赶进度……”
夜深人静时, 她埋头在温竹的颈窝中长长地叹息。温竹又是好笑又是可怜地轻抚着她的长发,像安抚一只委屈的大猫一样。
……
一部电影从拍摄到上映, 前后只用七个月时间,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是个粗制滥造的大烂片。春节档遭遇重大滑铁卢的人终于找到了报仇雪恨的办法!
上映前一个月,面对全网唱衰甚至开始贷款骂街的舆论攻势,顾盼十分无奈,让负责宣发的工作人员在这基础上再添一把火。
黑吧黑吧,等着就知道什么是黑到深处自然粉了……
人是有逆反心理的。
不管怎么说,她的处女作才刚以小博大拿下巨额票房,转头就被骂得一无是处,真当观众都是傻子?
就这情况,哪怕她真拍了个大烂片出来,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去看看,究竟能烂到什么地步的!
更何况,既然都知道是任务片了,肯定是有公安方面出来背书的呀,这会儿跳这么高,也不怕当了出头鸟……
顾盼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总有那么些人记吃不记打。非要逆势而为,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XP吗?
就这么吵吵嚷嚷中,电影终于上映。
国庆档上画的片子也不少,撕排片不必春节档容易,不过这和顾盼这部没太大关系。任务片,前两天的排片还是有一定保证的,至于后续,那就得看片子本身的质量了。
张云浩是一个影评人,现在正坐在《向死而生》的首映现场。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顾盼,他实在好奇,她真就这么有底气?
《商海凶险》他看了,还不止一两遍,他承认顾盼的技术确实惊艳,但,七个月,这时间真的很过分。
到底是“天才就是任性”,还是过分自大不爱惜羽毛?
他是抱着挑刺的心来的,进入剧情后却完全忘记了初衷。
故事开始于一个边境小镇。
青山秀水烟雨之中,俊男美女之间的邂逅,在旖旎风光与男女主摄人心魄的颜值的双重映衬下,不觉令人面红心跳。
男女主一见如故,携手同游,互留联系方式后暂且分别。短短三分钟,令人差点忘记这部电影的题材。
直到,男主送别女主后,接起电话,俊美的脸上显出深沉阴翳,轻描淡写地下令将某个人处理干净。另一边,飞机起飞降落,女主走出机场,迎面撞上了等候已久的男二。
情节线索缓缓展现。
二十年前,X市缉毒大队的副队长遭遇贩DU集团的报复,夫妻二人遭囚禁虐杀,年仅八岁的双胞胎女儿,姐姐因为刚好不在家幸免于难被父亲的同事收养,妹妹不知所踪生死不明。
姐姐长大后报考了公安大学,毕业分配后,因为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犯了错误选择辞职,改行做了旅游博主。
她到边境小镇是个巧合,更没想到会有曾经的同行来找她,给她讲一个案子。
五年前,这里盘踞着一个规模颇大与境外有密切关联的制DU贩DU团伙,警方长期摸排调查,始终摸不到其核心。这个时候,犯罪团伙中有人向警方秘密投诚,传递信息。为保密起见,警方派人与内线单独联系。
几个月后,时机成熟,当地警方协同武警,与邻国共同办案,将这个团伙一网打尽,但给警方提供了大量情报与证据的内线却饮弹自尽。
两年后,与内线联系的那个警察辞职改行做起了贸易。现今,在同样的地方,又有一个新的犯罪网络张开。
那个自杀的内线,与女主长着同样的脸,而那个辞职的警察,几个小时前才刚与女主作别。
至此男主的身份浮出水面,故事真正进入正题。接下来,女主作为警方特情人员与男主刻意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