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她怼遍娱乐圈(79)
过去一整年的努力尘埃落定,顾盼这会儿已经着手筹备新项目。
趁着《惊雷》的热播,华年工作室招兵买马,初具规模。新剧的筹备与拍摄,可以独立运作,无需再依托其他公司。
《惊雷》未播之前,顾盼就已经在琢磨新剧本了。
第一部剧的时候,她的盘算比较多,最终选择谍战题材,其实含有取巧的成分。到了第二部剧,她已经打下一定的基础,在题材选取上,就宽泛了许多。
首先放弃的是相同背景相似题材。她又不是只能拍某个类型的剧,可不想给自己套上一个XX专业户的名头——就像演员一样,总在一个模式里打转,给观众造成定势,再想要跳脱可就难了。别说谍战题材,就是军事、推理、刑侦这些相关的最好也不要急着碰。
要不要拍一部古装剧?
顾盼想了一会儿,就果断放弃。古装剧投资大,拍摄周期长,政策上的限制也多,不合算。反应时代
特征的年代剧?
想都不用想,受众太少了!
那现代背景下,能拍点儿什么呢?
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地域,灰姑娘一类的故事都经久不衰,足以见得,大多数人都喜欢甜甜的恋爱嘛!要不然,就拍部偶像剧玩玩儿吧!
某天,顾盼两手托腮看着一旁的温竹不自觉地浅笑时,忽然萌生了灵感。
就像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歧视链一样,在影视行业的主流认知中,偶像剧就算不在歧视链的底端,也差不多了。顾盼对此倒是没有那么大的偏见。
偶像剧的经典套路无非就那么几种,仿佛很简单,但事实上,在展现的时候,想要让人不觉得尴尬,而是情不自禁地会心微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说这辈子,就是前世,那么多年,年年有多少人拍过偶像剧,可真正播出时收视率、话题度不错的又有几部?
剧情容易落入俗套不说,还特别容易天雷滚滚。角色的塑造上,分寸也很难拿捏。单纯稍稍过线就成了单蠢,娇蛮一不小心就成了刁蛮,善良的底线一低就成了慷他人之慨的圣母女表,霸道少了点理智说不定就能上法制新闻……
总之,要拍出少女心爆棚的感觉,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这对顾盼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她拍过很多电影、电视剧,塑造过各种模式的爱情,但还没拍过专门谈恋爱的呢。
那么问题又来了,她是翻新套路呢,还是反套路走沙雕路线呢?
第51章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 顾盼正在办公室里陪着温竹上班。抬眼看看他专心工作的侧影,她的思维也越发灵活起来。
反套路本身也是一种套路,这又不是非此即彼不能兼容, 都成年人了,干嘛还费这力气非得选择其一?稍一琢磨,她就觉得, 这完全可以一起上嘛。
至于说沙雕, 这已经是广大网友的常见病症, 并且具有极高的传染性,正在从网络向现实生活蔓延,再运用到影视作品当中,应该能引起广泛共鸣吧。
不过,她很快就意识到了新的问题。沙雕这种现象,平常好像随处可见, 但真正坐到桌前,把它作为核心元素进行创作, 一时间竟有些无从下手。
噫,我常常因为不够沙雕而和你们格格不入!
从来没想到我竟然还是个一本正经的严肃的人!
顾盼合上电脑, 有点儿头痛地揉着太阳穴。没想到, 她第一次创作偶像剧剧本, 最大的阻碍不是好不容易才找回来的少女心, 而是太过正常的脑回路。
也许是因为没有深入体验生活的原因?她想了一会儿,就想到了关键的症结。不去采风,干坐在屋里绞尽脑汁也没有灵感。她决定深入贯彻图书管理员的话, 从沙雕中来, 到沙雕中去,一定要尽快把这个难点一举拿下。
打定了主意, 她就掏出手机,打开电脑。什么论坛、社交平台、短视频网站,但凡打了“沙雕”标签的,通通刷一遍。
当然,在此之前,她先把自己作为创作者的思维抛到一边。这是她作为一名导演,为什么总能在商业方面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原因——创作者和观众的关注点往往是不同的,多以观众的视角来观察体会,才不会陷入自我陶醉自我满足当中。
然后,三分钟以后,放在腿上的笔记本电脑“扑通”一声掉在地毯上,她抱着手机歪在了沙发上。怕笑出声打扰到温竹,她紧捂着嘴,憋得眼泪都出来了。
她就守在身边儿,温竹再怎么忙碌,还能真专注到哪儿去?倒是被她这动静吓了一跳,见她不管不顾趴在沙发上,肩膀一耸一耸地颤抖,只当是她哪里不舒服,赶紧起身,三步并两步地跑过去:
“瑶瑶,你怎么了?哪里不……”
他话未说完,就对上一张忍笑忍得泪花闪闪的脸。顾盼一手抹眼泪,一手揉肚子,声音直发颤:“没事,就是,就是太好笑了哈哈哈哈……”
顾盼平常虽然很少端着豪门大小姐的矜持架子,但笑得这么放肆,更难得一见。温竹瞥了一眼正在播放视频的手机,一时无言。
松了一口气,他无奈地摸了摸顾盼毛茸茸的头顶,默默地把一旁的零食和饮料都收走了:“笑的时候不要吃东西,小心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