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庄园系统去古代(324)
毕竟樊伉从神仙世界学的那些神技受益最大的还是他和母后,樊伉兴许是得了些钱财,但这些钱财只怕早在几年前的时候也全捐出来了。
自那以后,惠帝便时常唤樊伉进宫,有时候压根就没什么正事,只是惠帝想见见他,和他说说话而已。
陛下隔三差五就召兴平侯入宫,看在外人眼中那就是惠帝格外宠信樊伉这位表弟的意思。
不管帝后二人之间有多少矛盾,兴平侯总是像个标杆一样立在中央,两边都要拉拢他。
做人做到兴平侯这份上,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达到人生巅峰了吧。
不少人既羡且妒,却也不敢有什么多余的想法。
实在是樊伉起点太高了,身份尊贵,自身又能干,深得帝后二人信任,谁都羡慕不来。
被人羡慕的樊伉在家里过了小半个月混吃等死的生活,小日子十分逍遥。
正巧这日刘盈又召见他,樊伉便早早地用了膳食,收拾了一遍,在无名的冷眼中打着呵欠去未央宫见那位皇帝表兄。
这样不行啊!
樊伉坐在牛车里一边打瞌睡一边想着,这回一定要跟陛下好好说说,他又不议政,老这么三不五时地唤他进宫不合适,关键是他进了宫两人也没甚话说,有时候刘盈在处理政事,都没空搭理他,他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大殿里其实也怪无聊,而且容易拉仇恨。
毕竟这位皇帝表兄刚刚新婚,有那空闲时间不陪着皇后,反而老是跟他这个臣子泡在一起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进了宫,才发现吕雉也在。
母子两个脸色都不太好,看样子在他来之前两人已经聊过一会,而且很明显聊得不太愉快。
樊伉:“……”总觉得来的时候不太对。
吕雉看见他后,脸色倒是好转了许多。
“伉儿来了?”
樊伉装作没看见方才两人难看的脸色,笑着对着二人行了一礼:“陛下,太后。”
刘盈点了点头,对吕雉道:“我与伉儿有事商量,母后若是无事,就请回吧。”
这话有点不客气,像是在赶人了。
在外人面前哪怕是樊伉这个向来最得她信任和宠爱的外甥面前,吕雉还是愿意给刘盈面子的,闻言脸色虽不好看,但还是应了。
“盈儿,方才母后提的事你多考虑考虑,母后就你这么一个儿子,总不会害你。”
“我会考虑的。”刘盈忍着脾气道。
听出了他语气中的不耐烦,吕雉皱着眉头,想要再说什么又忍住了,只朝樊伉道:“伉儿若是得空,多来长乐宫陪陪姨母。”
“……”樊伉道,“蒙太后厚爱,伉儿以后定会常去长乐宫拜见太后,希望到时候太后不要嫌伉儿太惹人嫌才是。”
该说真不愧是母子么?连说的话都一样。
待得吕后离开,刘盈这才捏了捏发酸的眉心,语气疲惫:“母后近来行事真是愈发没有章法了,竟然异想天开让我娶嫣儿!”
那可是他的外甥女!
樊伉诧异道:“阿嫣回来了?”
在他离开长安去汶山后的第二年,张嫣就跟随淳于意外出游学,研究医术去了。
不得不说张嫣学医真的有天份,跟随公乘阳庆学了几年,心胸越发开阔,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听樊伉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样的话多了,不再满足于在长安当个温室的花朵,反而生出了游历天下,行医民间的心思。
刚巧淳于意久居长安,多年未曾回齐国,于是师兄妹二人结伴同行,还能借此探讨医术。
也不知这丫头是怎么跟吕媭和鲁元公主说的,这俩居然还同意了。
当初吕媭写信给他的时候,樊伉觉得这样也好。
汉朝风气不错,不兴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一套,反正整个社会有才的人都不多,女孩子在外行走,多长些见识总是好的。
而且张嫣不在,吕雉也不会再想着把刘盈跟她凑作堆了吧。
没想到居然还是没有躲开。
刘盈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坐。
“阿嫣在齐国开了家医馆,据说还有不少人上门求诊。”
赵国翁主孤身在外,身边自然不可能一个人都没有,至少鲁元公主吕媭和刘盈都安排了人跟随左右,保障她的安全。
刘盈现在烦恼的不是张嫣在哪儿,而是他好不容易拒绝了吕后想大封诸吕的心思,没过两天清静日子,吕后竟又突发其想,想让他娶自己的外甥女!
樊伉想了想,问他:“赵王和王后知道这事么?”
刘盈抬起眼睛看了他一眼:“母后要做的事,赵王和王后知道了又能如何?”
他们俩还能拦住不成?
樊伉:“……”
这话好有道理,他竟无言以对。
自从前些年闹出了刘邦想要鲁元嫁往匈奴和亲以及赵王谋反案之后,赵王和鲁元就活得跟两只鹌鹑似的,如非长安召见,无事绝不和长安有甚联系,一副避之如洪水猛兽的模样。
“总之我绝不会答应娶嫣儿,若是母后执意如此,我便——”
樊伉抬起头,认真地打量着此时表情严肃,眼神锐利的刘盈,恍然发现这位在他面前一直扮演着温和耐心兄长角色的少年,又或者说青年,并没有史书中所记载的那么软弱,甚至有点强势。
“陛下便如何?”樊伉问。
刘盈没有正面回答,只道:“母后素来和你亲近,伉儿,有空你多劝劝她,年纪大了少操些心,好生颐养天年。”
樊伉默然。
栎阳书院最大的成就,除了研究农事和培养医护之外,就是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治国安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