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变之四爷的幸福生活(115)
“……”闲轶同样报以沉默,实在有些无奈了。眼前三人,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那是没有认识胤禛前,便已经结下的死党友人。
同在两广救灾,闲轶自然晓得胤禛近日的状况,对于胤禛那雷厉风行的手段,即便血腥,闲轶是佩服的,也是心疼的……胤禛也是个寻常人,手上沾了那么多污血,闲轶知道,胤禛很累。
于是,便要加紧劝服这个几个朋友,胤禛需要他们,好比韩萧韩长青从江宁府跟着胤禛回了京城,短日里,便能挑大梁,胤禛现在是亲王,夺位之后……需要担起挑梁重任的,何止一个两个人?
然而,第N次,一对三,挑战失败。
王裘意拉着闲轶去了卧房休息,闲轶的脸色,看上去真的很差,他这么一个本该恣意潇洒的人,如何变成这样?
“吱呀”一声,隔间的小门被打开了。
“如何?”罗子期看着进来的人,也不起身相迎,只是懒懒问道。
“很好。”此刻胤禛心中再多的波动,也都被压制住了,神色依旧是淡淡的严肃冷峻。
刚才闲轶那席话,从最初千言万语的劝,到最后无可奈何的沉默,让胤禛在隔间听得心中无尽动容……似乎,除了在论谋定计时见过闲轶这么认真的姿态,还真是第一次,看他这么努力地在做一件事。
“很好?”董少明也丝毫不介意一旁站着大清朝尊贵的雍亲王,反而拿起酒壶直接灌了大大一口酒,重复着胤禛简单的两字,董少明这出口质疑的语气,却显然是在表示不满,人家闲轶刚才说了那么多,句句是维护你这个四爷、句句是向着你这位四爷,怎么这时候,你这四爷就这么两个字?
不够。罗子期和董少明双双皱眉,为朋友不值了。
……
夜晚。
胤禛已经回到了钦差府邸,卧房里的灯早就灭了,他静静坐在黑暗中,细细回忆起下午听到的每一句、每一个字。
他知道,闲轶是懂他的,最懂他的。
又有些……不安,是的,爱新觉罗胤禛在不安忐忑,闲轶这所有的付出,自己究竟可以用什么来还?
因为,真心喜欢,才会想要付出,给予的,总是想要比从对方那里得到的更多。
胤禛,苦恼。
“呵呵!”轻笑声起。
胤禛第一反应便是从床沿立起身来,严阵以待。
接着,才反应过来,那是无比熟悉的笑声,还有……下一刻包围自己的,是无比熟悉的气息和他厚实的胸膛、有力的双臂。
“你说……很好?”他哪能被那几个家伙算计?不过是顺了他们的心意,却还是放心不下,怕胤禛吃了亏,所以,闲轶一直都在,反而下午的时候,王裘意被点了穴扔在屋子角落里。
胤禛在黑暗中,笑颜满面,如何会忘了这熟悉的味道!深呼吸,有些贪婪的想要久久留住。
其实,我知道,你一直都在。
“很好。”他说,很好,真的很好,“轶,我想你了。”
胤禛放松身子,靠着闲轶,累的时候,他有多么怀念闲轶的胸膛。
“嗯。我在,休息吧。”此刻,彼此间没有任何情、色,他只是紧紧抱着他,度过漫漫夜晚。
……
很好,好到不知该如何对你?
第66章 两广事毕 京中一二
两广总督被关押了,两广被斩首的官员一个接着一个步上黄泉路,剩下的,惶惶不安,整日兜在钦差府门口转悠,想要求个恩典,如今这两广,四爷便是天,便是山高皇帝远。
“各位大人,主子今日偶感不适,不见客,诸位还是回吧。”顷若实在看不下去,这都把府上当什么了?围这儿门口算什么?赶紧走人都。
顷若面上笑意盈盈,心中暗自嘀咕,眼前堵着的,都是蠢的,主子该杀的都已经杀了,至于这小鱼小虾,主子还用不得动刀子,偏就是这么凑上来找死的。
闻言,众人相视,退了几步,却还是张望着,人命关天,得不到个准信儿,都不甘心。这京里来的四爷,是个十足的杀神啊!
顷若的笑脸要垮了,劝也劝过了,训也训过了,这不今日都改了笑脸送客了,这些人怎么还如此不识相呢?既然心中有愧有鬼,那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午时,井亭外出回来复命,瞧门口候着的这些官员,果然是皱起眉了,“怎么?四爷前些日子说的话,你们都作耳旁风了?这时候,不赶紧去办差,都堵着这里算什么?想造反吗?”眼神忽的一冷,冷冽冰寒。
顷若正巧了出来再看看情形,撞上这一幕,瞧那些刚才还像是扎了根的萝卜、此刻一溜烟儿地都跑了,“诶?还是您厉害!”比了个大拇指。
井亭没理会,不过见了顷若,他的神情还是缓和了些,毕竟两人多年跟随在四爷身边,都是尽心伺候爷的,自然亲近些,“主子可在府里?”得了些消息,急着回禀。
顷若点点头,“在是在的,不过,这时候,若不是八百里加急的事儿,奴才瞧着,您还是先缓一缓,再去见主子也不迟。”四爷的脾气,顷若自然有分寸。
井亭疑惑地眯了眯眼,“怎么回事?”语气稍稍带了些不耐烦,眼下可没闲工夫和顷若猜谜,不满顷若留了半句话、卖关子。
“先生一早就在了。”一句话,说明了一切。
顷若似乎是也不满井亭的冷眼冷眼,这个不解风情的,咂咂嘴,表示委屈,还不是提醒你一句,省得无故扫了四爷的性子,真是好心被当驴肝肺。
井亭目光一顿,原来是先生终于出现了,哪里还能不明白顷若的顾忌,于是,井亭脚下的步子也缓了,思量了一番,觉得要回禀的事,也确实可以晚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