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105)

作者:濯濯韶华 阅读记录

可惜他终究是晚了一步,等到他到的时候,就看到邓盟率领数万将士横亘在他面前,冷刀灰甲,旌旗飞舞,旷野的冷风肆意地盘旋,阿鲁台不止能闻到空气中马儿的腥臊味,甚至能听到远处卫所中无数马匹的嘶鸣声。

那是他的心血啊!

“哇——”阿鲁台又急又气,直接呕出一口鲜血。

身边的亲卫大惊,连忙上前询问。

阿鲁台将他们推开,看向对面那个金眼罩将军,高声闻到:“景朝人,阿克丹呢?他背叛父汗、背叛草原,我要将他斩杀了。”

邓盟勾唇冷笑,“巧了,二王子离开前,也是这话,大王子与其在我这里叫嚣,不如回王庭看看,自己的老家还在吗?可惜二王子太死板了,他若是愿意多支付一些良种马,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将大王子留下,也不是不可以。”

阿鲁台一听,大惊失色,顾不得其他,连忙命令队伍返程。

……

邓盟这边,身边的副将有些惋惜道:“将军,不动手吗?他都吐血了。”

“打了他,便宜了阿克丹,咱们要有诚信。”邓盟扯了扯缰绳,大手抚摸自己的爱马,“摇摆不定的鞑靼,对咱们更有利,大伙也能歇息。”

副将听到这话,点了点头,目光顺着群马的嘶鸣声看向城内,目露垂涎,“将军,这次咱们潼关卫也帮忙了,总能分些吧。”

一万六千匹看着挺多的,其实各个卫所一分,实际上仍然是僧多粥少,当然他也知足,几百匹就知足了,再多他们潼关卫养不起。

“嗯。”邓盟嘴角露出笑容,仰头看了看天,“陛下听到这消息,肯定会开心。”

……

而回去后的阿鲁台果然看到了一身伤、脸色苍白的阿克丹,双方就到底‘谁和景朝勾结’进行了“交流”,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是叛徒,最后阿克丹通过卖惨,获得了不少人的同情,当然大家也知道这其中有猫腻,但是送去景朝的马匹乃是大王子阿鲁台的财产,和他们无关。

能减弱对方势力一分,他们的腰板就硬一分。

第35章

毅王和陈飞昊他们得知一万六千匹马到手后,暂时放缓了进攻,让鞑靼那边有时间处理家事,否则他们这边打的太过分,帮鞑靼转移了内部矛盾,就对不起鞑靼给的良种马。

霍瑾瑜这边也收到良种马到手的消息,她实在是开心极了。

之前宣王他们出使鞑靼,良种马交易的事情,不过是借口,等到宣王他们行动后,这笔生意肯定玩完。

她没想到,宣王他们逃跑时顺便绑走了鞑靼二王子,现下利用两王子的争斗,让朝廷获利上万匹良种马。

这一笔收益在报上来后,就被许多人盯上了,想要分一杯羹人不计其数。

要知道朝廷战马奇缺,一匹普通马十五两银子,好马则是三十两银子,而战马的价格则在五十两到八十两银子左右,上下起伏有点大。

看着似乎价格不怎么高,但是若以民间的百姓受益来看,就知道有多贵了,民间一名壮劳力不吃不喝,一名壮劳力的银钱在三四两左右,一名士兵的军饷一年才六两银子,可想而知战马的价格有多贵。

可是重甲骑兵在战场上的冲击力,也非十名士兵能抵挡的,在古代,骑兵的机动力也是十分可怕的,鞑靼为什么让人那么忌惮,就是他们拥有骑兵,在平原上,数千数万骑兵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对敌人展开迂回、包抄、追歼……

这么多一大块肥肉,一两个人肯定消化不了,但是想要良种马的督府又不少,到最后大家只能凭实力说话。

为此,朝堂这些时间吵了很多次,不管是文臣、武将都参与其中。

霍瑾瑜现下还没有决定如何分配,等到这波战事结束,再论功行赏也不迟。

她打算再给宋致升一级,还有此次跟着一起前往鞑靼王庭的将士和护卫也都有厚赏。

霍瑾瑜同时也收到了宣王控诉的折子,通篇诉说自己在鞑靼王庭的不易,草原逃亡的辛苦和危险……还有长公主来到边陲后,他的“不易”。

霍瑾瑜挑了挑眉,朱笔写下三个字,【知道了。】

写完后,她放下笔,活动了一下僵直的肩,看着桌上右侧两摞的奏折,叹了一口气。

皇帝这种终身事业,谁当谁知道。

她也不能事事亲力亲为。

景元帝虽然设置有内阁,不过没有多少实权,他在世时,算是将权利包揽于一身,景元帝安排内阁,不过是作为顾问机构,负责向皇帝提供咨询的,人员大都是七品的翰林官。

压根还没有发展成后世可左右朝政的内阁。

不过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别看这些人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顾问,经常在皇帝面前晃悠,得到的机会还有资源,肯定比其他人要多,更不用说皇帝身边工作,要不然为什么许多人都愿意当京官,不就是距离皇权近吗?

时间长了,只要内阁存在下去,发展成后世的样子,可以说是必然。

不过她就一双手,一个人,不能所有事亲力亲为。

霍瑾瑜叹气,看来内阁还是要做事,她只能管好自己这一代,继任者是什么态度,她管不着。

霍瑾瑜起身,缓步在殿内转悠了两圈,放松脑子。

走了两圈后,霍瑾瑜使劲伸了伸懒腰,吩咐道:“洪公公,让内阁学士都写一份钱税改革的意见。”

洪公公:“是。”

刚刚想起内阁,就不得不说那位鼎鼎大名的张居正张首辅了,对方推行的“一鞭法”即使不懂历史的人,也都有耳闻,现在先看看内阁学士们的意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