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201)

作者:濯濯韶华 阅读记录

“可以吗?”霍芊芊仍然半信半疑。

“你不愿意?”徐衔蝉眼睛微眯。

霍芊芊不会放弃了吧,她想有个女同窗。

“唔唔唔!”霍芊芊连忙摇头。

就这样,徐衔蝉、霍永安一起给霍芊芊定下了训练日程。

等到日头快落山时,霍芊芊有些晕乎乎地拿着训练日程计划回去了。

夕阳将万物的影子拉的又斜又长,徐衔蝉、霍永安站在路中间,两人两手环臂,双脚微跨,望着霍芊芊离开的马车。

徐衔蝉:“永安殿下,你觉得郡主能行吗?”

“能。你我都知道,那种体能测试强度就是十二岁的孩子按照计划训练两三个月,也是能成的,何况她。”霍永安偏头思索道。

徐衔蝉叹气,“郡主啊!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

……

关于屯田问题,其实早有苗头,之前也有官员上报这种情况,景元帝时期,他正在准备打鞑靼,暂时将这事按下了,霍瑾瑜登基后,就对鞑靼动手了,暂时忽视了这事,现下鞑靼已经打完,这件事就要摆在明面上了。

让底层官兵知道是谁为他们遮风挡雨,她并没有辜负这些保家卫国的将士。

对于土地兼并的问题,这就如朝堂的贪腐,除之不尽,无法根除,只能加强监管和惩罚,即使采取了措施来限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时候措施和政策可能变成助纣为虐的利刃。

霍瑾瑜想现在动手,就是不想土地兼并未来不可收拾。

至于这活谁干?

米开城一个。

她早就和米开城说过,要给他派其他活计。

再加上几名都察院的御史组成巡查团,力求在一年内,改善国内的土地兼并问题,尤其军田兼并。

至于时间,她打算等到洛平川归来后,加上他就出发。

可是单凭米开城还有几名御史,即使有她的命令,也对付不了一些地方的地头蛇。

霍瑾瑜想了想,余光瞥到书架上宣王送给她的一尊玉雕,唇角不禁扬起。

六哥,反正你现在是个孤寡老人,正好给你找点事做。

……

宣王很快接到了霍瑾瑜宣他进京的圣旨,说是想他了,想在万寿节前见到他。

宣王目露怀疑,将圣旨看了两遍,纳闷道:“陛下让我进宫干什么?”

传旨官谄媚道:“陛下不是说了吗?他想王爷了。”

宣王白了他一眼,“陛下有这么好心吗?”

传旨官只得嘿嘿笑。

这位可是陛下的亲哥哥,深受陛下的信任,他可不敢给冷脸。

等到传旨官离开,王府长史见宣王头疼的模样,凑近道:“王爷,您不开心!”

宣王用手敲了敲手中的圣旨,叹气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小七没事绝对想不到我。”

长史出主意:“您若是不想去,咱么要不装病?”

“啪!”

“出的什么主意?你能想到,他会想不到吗?”宣王用圣旨敲了他一下。

长史只能嘿嘿赔笑,不在说什么。

要他看,这事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陛下和殿下谁都不要说对方。

第54章

洛平川带着母亲提前归来。

谢少虞傍晚从宫中回来,听说洛平川回来了,带着郑余牙转交的信和一些冀州地区的土特产上门。

洛平川的宅子在八号,距离谢少虞也就几步路的时间。

宅门被敲响,里面传来洛平川的声音,“谁啊?”

谢少虞高声道:“洛兄,是我,谢少虞!听闻你回来了,将郑余牙所托书信交给你。”

听到这话,里面的脚步急促起来。

“啪”的一声,宅门被打开。

洛平川一身青色布衣,看着面庞消瘦了一些,看到谢少虞,带着喜色,“谢兄好久不见。”

谢少虞拱手道:“洛兄好久不见。”

洛平川让出半身,带着几分不好意思,“我与母亲今日才回来,还在收拾宅院,实在有些唐突了。”

他话音刚落,就见从旁边柴房出来一个五六十岁的妇人,花白头发,衣服素净,不笑时带着几分苦相,可能时常皱眉,双眉间早就刻了一道沟壑。

看到谢少虞时,有些沧桑的眸子带着几分警惕,听到洛平川介绍后,嘴角下意识勾起笑容,“原来是平川经常说起的那位谢公子,多谢您这些年对平川的照顾。”

谢少虞拱手道:“大家同榜出身,又都在顾问处,自然要相互照顾。”

“哦。”洛母不着痕迹地打量谢少虞,面露欣赏,“谢公子果然是仪表堂堂,不似我家这位,唉!老身真是为他头疼死了。”

“娘。”洛平川无奈地喊了一声。

“好了,好了,知道你不喜欢娘唠叨这些,谢公子,正厅刚刚才收拾出来,你和平川先说话,老身去给你们烧茶。”洛母指了指正厅方向,然后从柴房抱了一堆柴火去厨房了。

“伯母不必这样,在下与洛兄相识已久,不用这般客气。”谢少虞拿过一旁小厮手中的包裹递给洛平川,“洛兄,这里面有郑余牙给你写的信,还有一些冀州当地的特产。”

洛平川接过,并没有打开看,瞳孔微颤,面色有些激动,“他……他还好吗?”

去年到冀州的时候,没有找到人,让他以为人没了。

“郑余牙现今在南戈滩铜矿场当小吏,这种曾经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在冀州很吃香的。”谢少虞说道。

洛平川松了一口气。

旁边的洛母不住用袖子擦着湿润的眼眶,“过的好就行,过得好就行,他是个好人,好人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