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272)

作者:濯濯韶华 阅读记录

霍雏凤、庞宽、徐衔蝉站在旁边,看着士兵将一箱箱进水的箱子抬到甲板上,好奇地看着箱子里面的的东西。

霍雏凤捡起一枚金币,金币粗糙、刻纹和字都不清晰,拿到手中还有凹凸感,和陛下这些年送出去的银币、金币质感差很多。

“啪!”的一声,金币被霍雏凤重新仍到箱子里。

霍雏凤:“没意思。”

“金币和宝石还不足够,凤殿下还要什么?难道还想要美人啊!”庞宽用靴子踹了踹浸湿的箱子,半箱金币发出“嚓嚓”的摩擦声。

徐衔蝉闻言,当即抬脚踹了他一下,阴恻恻道:“是你想要吧,你若是想要,过几日咱们正式上东夷岛后,肯定有美人投怀送抱。”

“嘶……哈呵。”庞宽忍住痛呼,连忙解释,“我这是开玩笑,开玩笑,咱们南海水师军纪严明,严禁这等风气。”

见徐衔蝉扭过头不看他,他眼珠子在甲板上的箱子瞥了瞥,想要给两人找到有意思的话题,忽而他注意到刚才他踢过的金币箱子角落里,露出一个红丝绒袋子,他惊诧道:“这是什么?”

徐衔蝉、霍雏凤听到动静,下意识看过来,只见庞宽从金币箱子里拽出一个湿透的红丝绒袋子。

“有东西。”庞宽用力晃了晃,又捏了捏。

手感较硬,颗粒分明,难道是宝石。

想到此吗,庞宽更加兴奋了,“小猫,这一定是包宝石。”

徐衔蝉撇嘴,好奇顿消,“宝石有什么好的,还这么小,咱们之前找到的鸽子蛋那么大的宝石才值钱。”

庞宽:……

打卡红丝绒袋子,众人探头看去。

“不是宝石。”霍雏凤肯定道。

庞宽将袋子中的东西倒出来,因为浸慢了海水,东西粘在一起,黄橙橙的,触手很硬,小拇指指甲盖那么大,外壳金黄,不像是陶土捏的。

庞宽揉了揉一下,颗粒散开,“感觉不像是手工艺品。”

他说完话,发现霍雏凤、徐衔蝉没吭声,抬头见两人一人捏着一粒小黄粒,眉头紧皱。

“怎么了?难道你们认识这东西?”庞宽纳闷,再次看了一下,确定他之前没见过。

“凤殿下,你觉得这像不像陛下一直找的东西?”徐衔蝉又从庞宽手中抓了一把。

庞宽愣住,“陛下要找的东西?”

霍雏凤眉间拢起,“很像。我也不肯定,再找找,看看有没有其他记录或者图册。”

“什么啊?”庞宽将手中的东西放到眼前,仔细看了,脑海中有一个雾蒙蒙的想法,但是偏偏戳不破迷障。

徐衔蝉无语道:“你上课确定认真听了吗?”

庞宽:……

这东西还是他找到的。

霍雏凤揭露谜底,“这东西与陛下想要找到玉米有些相似,陛下说玉米颗粒长在棒子上,色泽金黄,有一种特殊的清香,是一种极为耐旱、耐寒的作物。”

“和红薯一样吗?”庞宽想起先今在大江南北推广的红薯,如果这个玉米也有红薯的威力,老百姓就不用饿肚子了。

“不知道。”霍雏凤摇头。

实际上这种海外作物他们也只是听陛下说过,到底产量多少,长成什么样子,大家都不知道。

甚至他们现在都不确定这袋东西是不是他们要找的东西。

梁国公听说刚才的打捞的东西里疑似有霍瑾瑜寻找的新作物,就亲自到达现场将沉船打捞,沉船的所有箱子和记录都打捞上来了,还真找到了一本记录册。

经过船上懂夷语的一名官员三天的翻译,他们知晓这艘船的主人是一名西班牙商人外加探险者,红丝绒袋的东西是他从一名水手中拿到的,确实是一种植物的果实,打算送给西班牙国王。

梁国公翻遍整艘船,只有这一袋东西,怪不得放在红丝绒袋子里,与金币放在一起。

确定是植物种子后,梁国公就命人将这袋东西加急往国内送。

大概二十天后,霍瑾瑜这边就收到了石头舰送回来的大堆东西,金币、银币、宝石、珠宝、西洋字画、还有一些奇特的小饰品、工艺品、西洋裙子、礼服……

霍瑾瑜拿起东西清单,最上面就是大大的“未知植物种子”,省的她忽视。

霍瑾瑜看着堆在桌上的玉米种子,微微勾唇,终于找到了它。

可惜种子太少了,而且这袋玉米能不能培育成功还不一定,若是种子失去了活性,也没办法。

不过能找到已经不错,既然找到第一波,日后会有许多,就算找不到其他,如果这包种子能生长下去,两三年后,也能在全国铺开。

霍瑾瑜为此下了圣旨嘉奖梁国公等人,派人送了赏赐,为了纪念玉米第一次出现,霍瑾瑜让工部制作了一批纪念金币,让人送给了石头舰。

对于金币、银币这东西,朝堂官员这些年已经熟悉,陛下经常作为奖赏,尤其年底的特殊金币、银币,京城的官员都收到一两枚作为纪念,大家都称呼为年币。

因为自己年底要开始巡幸边陲,霍瑾瑜已经让翰林院提前设计了纪念银币和金币,到时候到边陲时,可以作为嘉奖送给将士。

目前工部已经制作好了,就等着年底出发。

至于玉米种,霍瑾瑜在得到后,将三分之一的种子交给户部的人,让他尽快派人南下去在两广地区设立的南方农事试验场种植,现在北方虽然不能种了,但是南方气候比北方温暖湿润,还有一茬秋玉米可以争取。

现在已经确定确实有玉米这种作物,接下来就是让人加大寻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