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小镇做题家(202)
但认识的时间不长,她也不好意思问,也没机会一起吃饭观察一下子。
周末她接受邀请参加了在费夫曼教授家的聚会,去之前杨语桐自己做了点心做伴手礼。
杨语桐的厨房有个大烤箱很不错,这回她上辈子会的点心都可以拿出来做了。
她就是做的慢些,用黄小玉的话说,那卖点心的要都像你这速度,都得饿死。
好在聚会是下午茶时间,杨语桐从一早开始做,时间还算富裕。
她做了绿豆饼和枣花酥,以前她口淡,放的糖少,但美丽国人吃食的甜度真让人受不了。
咱们是饭里放点糖,他们是糖里放点饭,那就不是一回事。
杨语桐的点心里这回糖放的挺多,希望她们能喜欢吧。
下午在费夫曼教授家,大家中式、西式点心配英式红茶,口感还不错。
杨语桐的中式点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她觉得他们就是爱吃甜的。
有时大家一起讨论,有时三三两两对共同感兴趣的方向深入探讨一翻。
这感觉真挺不错的,在这杨语桐还结识了一对华人教授夫妇吴振平和张启君。
夫妻两个人一位是数学系的教授,一位是生物系的副教授,他们热情的邀请杨语桐下次去家里坐客。
杨语桐还真想去看看她们是怎么解决的做饭问题,了解一些中餐馆及周围的华人超市。
杨语桐这周末和陈致约好了在小企鹅上视频通话,她晚上10点开始准时上线。
陈致今天休假回了父母在大院的家,他早就准备好了在这边和杨语桐视频。
杨语桐给他看了自己在这边的家,不过这大哥是没机会来了,他们单位是不允许私人出国的。
陈致升了少校了,他很是隐晦的表示,他两毛一了。
杨语桐和陈致聊天还是很注意的,毕竟美丽国可没有什么隐私。
杨语桐讲了她在美丽国的见闻,她在这边别的都好,就是吃的不太适应。
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杨语桐这边夜深了,两个人约好了下次再聊,就先睡了。
杨语桐现在除了备课上课,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她的拓扑学,其他相关敏感的项目,她一律不参与。
她还是希望自己的课尽量能让同学们听得懂感兴趣,她每次上课前都会认真准备教案、课堂演示。
她还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授课形式,现在她除了上课,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呆在办公室。
有时也会有同学来问她问题,她基本不会泡在图书馆了,有感兴趣的书就借回来看。
她也算放松了自己项目的进度,因为下午五点之后,她是非必要不加班的,每天都赶在天黑前回家。
晚上回家给自己做顿饭,吃完饭有时看看书,偶尔联系联系家人同学。
这边大学的假期是真不少,10月中旬的期中考试过后,就是9天的秋季休假。
这对杨语桐来说,挺长的假期,但不够回家的,正好也没有课,她能全身心的研究她的集论拓扑。
正好最近算是处于一个攻坚阶段,这9天假期,杨语桐除了给自己做饭,就是在书桌前演算。
直到第五天,她吃光了家里的最后一包泡面,她现在觉得泡面也比三明治好吃,哪怕是岛国没什么味的那种。
杨语桐准备出门去超市补货了,她要把自己的冰箱填满,除了肉、菜水果,还有一些生活必须品。
张启君教授介绍的这个华国超市,那真是去一回不容易,杨语桐去时坐了一段公交,又走了快二十分钟。
她除了肉菜水果,还补充了一些调料,还备了些方便面应急,好不容易来一次多买些。
回去时直接打车回家吧,要不她是走不回去了,到这个时候她就觉得还是得考个驾照。
等过几天有空的时候,她还是再研究一下吧。
九天假期快要过完的时候,杨语桐也算是迈出了一小步,她这个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进展。
但她不想太早发表论文,先往下进行吧,她还是先低调一些吧。
假期结束,杨语桐上班时发现她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信,点开一看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这是克雷数学研究所的来信,经过不到一年的研究确认,该所承认了杨语桐解开了霍奇猜想。
这封信就是邀请杨语桐去领奖的,克雷数学研究所位于麻萨诸塞州剑桥市。
听到剑桥市,杨语桐的第一反应是约翰牛的那个剑桥呢,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两个国家都有个剑桥市。
这距离到不算远,中间隔了两个洲,要不是研究所给报销了交通费,她都想试着坐下美丽国的火车了。
第106章
杨语桐给克雷研究所回信, 她将于11月下旬,感恩节后的那个工作日去领奖,不知道是否方便。
正好学校的感恩节假期长出来三天,杨语桐趁这三天去领奖, 还不能耽误上班。
很快克雷研究所也回信了,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杨语桐这个月步入正轨了, 工作也算是适应了, 她准备去研究美丽国的驾照怎么考。
听师兄刘畅说, 这边的驾照比国内考的简单不少, 最主要的是回了华国再考个科目一就可以换华国的驾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