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小镇做题家(66)
因为人太多了,黄小玉和杨语桐往回走时,有个出租车慢慢移动时都怼到杨语桐大腿了。
把黄小玉气的,都快把车窗砸碎了,“你怎么眼看着有人还往前开呢。”
“你们到是快点往前走啊。”那出租车司机还挺横的。
“前面都是人,得有地方走啊。”黄小玉气的不轻。
“妈,我没事,走吧,咱赶紧回家吃饭休息,下午还有一节考试呢。”杨语桐赶紧把她妈拽走,和这样的人生气不值得。
下午是英语,这节考完就解放了,杨语桐考完就感觉差不多的,就是那种能感觉到自己的成绩在哪了。
高考结束,她还是参加了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做一天和尚就得撞一天钟。
学校放假后,杨语桐准备让自己休息几天,这两年确实挺累的。
过了一周颓废的日子,她自己不习惯了,总觉得虚度了光阴,浑身不得劲。
把数学书拿来,又开始看书了,还是学习能让人心里踏实。
虽然还没到出成绩的日子,但省教育厅做为统一组织阅卷,成绩汇总的部门,每每还是会提前个两三天知道结果的。
平州省今年的理科高考状元722分,这是一个本省有史以来理科的最高分,而且这位状元并不是来自于省内的九大名校。
东海二高这一个从未在这时出现过的名字,走入了大家的眼前,教育厅从上到下就没有不好奇的。
老张是教育厅的老人了,他在这工作二十多年了,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他负责安排人把统计结果下发给各地的教育局,安洲市的经济虽然在省内能排到前三,但这么多年也没出过高考状元。
老张以前和安洲市传达这些时从不会多说什么,可今年不一样了,他还专门给安洲教育局的王局长打了个电话。
“王局啊,你们安洲地区今年行了啊,可出了省状元了。”老张这会算是卖了人情。
“张主任,我们安洲一中出状元了?文科理科啊?”王局一听,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他一会放下电话得吃片降压药了。
“不是安洲一中,是东海二高。”老张笑了声。
“东海二高,怎么可能?”王局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整个安洲地区,只有安洲一中在省内九大名校中堪堪敬陪末座,下面东海的学校,就算东海一高这个重点也差距甚远。
东海二高就是个在普通高中里都属于中下游水平的,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我刚听说时比你这还惊讶,这小姑娘不但是理科状元,还是历年成绩最好的。”老张也高兴。
“恭喜你啊,王局。”
“谢谢张主任,改天见面我一定请你喝酒。”王局长勉强应酬着挂了电话,赶紧去找了片降压药吃了。
他赶紧找了东海市二高校长常杰的电话,准备了解好情况,再和领导汇报。
“常杰,你们东海二中出状元了。”放下电话,常杰耳边还回响着这句话,他觉得在这方面,这辈子是到顶了。
他赶紧让人做个大横幅,等到公布成绩的那天就在学校大门口挂起来,再开会研究下奖励得给多少钱。
7月23日下午14点高考成绩可以开始查询,查成绩是用电话拨号查,拨通后输入准考证号、身份证号。
黄小玉拿着准考证手抖的输入错了两次,第三次是杨语桐输入的,这个时候的查询电话也不太好打。
语文132分,数学150分,理综300分,英语140分,总分722分。
黄小玉太激动了,一下就哭了,她当年自己高考也没这么激动。
杨语桐本来没觉得自己会哭,她妈一哭,她也绷不住了,这重生回来的第一个小目标终于达成了。
杨胜利拍了拍母女两个,“好了,好了,这可是大好事,小玉,确实你说的对,咱老杨家祖坟冒青烟了。”
黄小玉又重新打电话重听了两遍,“妈,你别打了,占用别人查成绩的资源,咱研究研究晚上吃什么好吃的去。”
“好好好,哎,我怎么能生出来这么聪明的闺女呢。”黄小玉的沉醉被接二边三的电话打断了。
主要是学校的校长、老师、同学甚至还有教育局的,杨语桐接了老师、同学的电话,剩下的都是父母接的,她实在是应付不来啊。
杨胜利和黄小玉怕闺女不把握,提前参加高考的事没告诉两边的亲戚,想的是万一成绩不好明年再考一次。
三个人商量过,不会办升学宴,孩子上大学,如果办了酒像是问人要钱一样。
尤其在杨家多年前就达成一致,杨胜利那辈的过年都不会给小辈压岁钱了,都有孩子还得给来给去的。
前世杨语桐高考后上大学时,家里正是困难的时候,杨胜利突发了少见的贫血症,正在省城检查病因。
爷爷家的亲戚,都不敢来探病,用黄小玉的话说怕人不在了,钱白花了。
还是有一天去大姨家回来,大姨背着大姨夫在书包里放了好几千,把杨语桐吓够呛。
“我大姨咋给这么老多钱呢?”杨语桐回家问了母亲。
大姨怕被丈夫发现,当时在她书包里放了钱,就说是她上学给的钱,不让她出声就把她打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