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游戏,震撼星际(161)
每一个人——不只是游戏中的重要角色,还包括任何出现在这个门派中的NPC,都是被制作人精心设计过一生,拥有着浓厚的生机与活力的存在。
而且这个游戏的自由度相当高。
这是柏莎最钦佩、也是最不可思议的。
因为《人与魔》是一款剧情游戏。
面对师弟的御剑邀请,柏莎第一时间选择了拒绝,师弟立刻点头,在旁边等着她御剑。
发现她不会御剑口诀后,主动上前,一脸无奈地说:“师姐,我知道你不爱练功,但是退化到连御剑口诀都记不住,是不是太过分了?”
说完,他教给了柏莎口诀,二人一起抵达了师父在的地方。
这时,柏莎下意识想:如果她在这里没有选择拒绝,又会怎么样?
于是柏莎重开了游戏,并且在这个节点之前存档了游戏,反复多次尝试,每一次说出的话都有细微的不同。
师弟的话,竟然也都不同。
柏莎说“好的”,接下来的剧情就是师弟御剑,她被师弟带到师父那里。
柏莎说“我记不得御剑口诀了”,接下来师弟说的话也不会跟她第一次直接拒绝时完全相同。
这就意味着,制作人的工作量庞大到不可思议,也意味着制作人的想法足够周全,能预测到玩家可能给出的各种反馈。
AI配音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很多细微的情绪变化,AI配音仍然没办法完全拿捏。
所以,大多数优秀的游戏,还是会请专业的配音演员来演绎全部内容。
柏莎一下就能听出来,这款游戏的配音,除了极少数几乎没戏份的NPC,用的都是专业配音演员,而不是AI。
柏莎情不自禁惊叹:“这需要多么丰富的文本?”
也可见资金燃烧的可怖速度。
——作为老玩家,这款游戏请到的CV老师,一听就是市面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让他们组成这么丰富的文本库,星际罕有。
也是因为这么用心的制作、这么丰富的内容铺设,才让柏莎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游戏内时间),就感觉自己真的带入到了女主角的生命中,对乜肇真人、大师兄、师弟师妹们,乃至整个青玄派,都有了深刻的感情。
第二天,宗门巨变,乜肇真人的病忽然复发、急转直下。
柏莎感觉自己真的很难过,像是即将失去身边最重要的人一样。
接下来是下山,第一位男主角的登场。
柏莎的触觉很敏锐,几乎是他一出现,她就有预感,这是这款游戏中的男主角之一了。
(当然,离开游戏后,柏莎才后知后觉,她能发现燕澜是男主之一,不是因为预感,而是因为他的配音是一线大牌配音演员。)
后续果然不出所料。
要让她评价这一段剧情,她只会用言简意赅的两个字形容:有趣。
就像燕澜这个男主本人一样,阳光、炽热、偶尔还带点少年人的痞气。
这段支线剧情,柏莎一开始的评价不高,因为它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结尾。
柏莎认为,这种剧情游戏,第一段支线传达出来的思想,往往是在对整个游戏定下基调。
这段支线剧情,别说传递思想,就连正儿八经的结尾都没有。
但到了后面,第一次打BOSS后,柏莎就改掉了自己这个想法。
因为从燕澜口中,她得知了这个故事的结局:两位“汤面传人”在“师父”的达成了一致,认为他们两个都只是传承的一环,既然师父的意愿是让二人共同将“汤面”传承下去,他们就没必要为了争所谓的“唯一”打得头破血流。
哪怕整部游戏传达的不是这个思想,那么也应该有跟当中的某些元素重叠的部分。
柏莎满意了。
“不错,果然是知名制作人的作品,每个点都在它应该在的地方。”
再说回第一次打BOSS。
作为星际人,柏莎对“妖怪”、“魔物”的理解,还只停留在楚磬在《滚滚逃出动物园》中的词条解释与那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滚滚”。
但是这里的“树妖”,无论是外观形态,还是它可以用来伸展和攻击的枝条,都叫柏莎耳目一新。
原来怪物还可以做成这样。
原来攻击方式还可以这么变化多端。
原来就连一棵树的表情、神态、动作,可以被制作的那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柏莎忍不住拍手叫绝:“如果将来楚磬不做游戏了,去开一间动画制作公司,似乎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接下来就是前往高山之巅的部分。
柏莎认为,这里有两个值得她评价的地方,一个是二号男主角的出场,另一个就是迷宫这个叫人感到新奇的过关障碍方式。
柏莎不大喜欢话少、高冷型的主角。
相较于陆慈恩,她更喜欢燕澜。哪怕是这样,陆慈恩还是让她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因为他的武器是一把古琴。
燕澜的符箓也很新奇,但是柏莎在《归园田居》中见识过这种“武器”的用法。
陆慈恩一拿出古琴,柏莎就完完全全被她吸引了。
“原来乐器也可以当武器?”
陆慈恩转过头,神色淡淡地朝她解释:“嗯,赤海派的武器都是乐器。”
“比如呢?”
“琵琶、胡琴、二胡、筝、笙、埙……”
听到陆慈恩这么说,柏莎对这款游戏的期待点又多了一个——想要看完每一种乐器的战斗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