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成长计划(242)
做了官员以后,她很少参加诗会等文人集会,反倒是奔波在田间地头、长篇累牍的文字资料中,不断的拼凑完善长安的模样,做到胸中有数之后,这才开始针对性的进行改变。
如此务实的官员,在朝臣之中,并不常见,她来了以后,长安经年累月的积案为之一清,这位甘大人慧眼如炬,总能够判案判的人心服口服。
上任才几年的功夫,就已经给了不少人,这是一个能够做实事,肯做实事的官员的印象。
长安局势危急,她独木支撑了十一个月,身旁并无盟友,反倒是一群人不断的抗议。
甘大人,她就算是手段酷烈,那也是不得已为之啊,长安城中,有多少人因她的举措能够活下来。
医者的手都在颤抖,自古以来,好官难见,更何况在品行之外,她还真的能够解决事情呢。
甘白薇咳咳两声,然后吐出一口气来:“约莫也不会太久,不思虑过重应该能多活一些时间,但是要是继续操劳下去,想来不会太长,我估计不到五年?”
医者的声音不自觉哽咽起来:“您不要多虑,您的身体总会好的。”
笑了笑,甘白薇说:“暂时回避一下吧,我有些话要与这位交谈。”
涂抹好最后一处药物,医者收拾好药箱子先离开了,他要去准备夹板、包扎的敷料等物。
甘白薇示意裴钰靠近,她轻轻的说:“我的时间比我猜的要好一些,既然如此,我将继续为您献策。您当尽快稳住局势,五年已经足够我做很多了,就算别的不说,五年稳大局,十年驱外敌,再用二十年治理天下,一切顺利的话,这是臣原本的打算,将为您献上平天下之策。”
裴钰看着她的90智慧,甘白薇的期盼,也不过才是二十年治理天下,那时候他都三十一岁了,换成古代应该有的年龄,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也不算有多大。
喘了口气,甘白薇这才接着道:“陛下,虽然不知道,您是怎样掌握了这种鬼神之力,但是您殊胜至此,想来我魏国驱除胡虏,还我河山的进程,应该会更加顺利才是。也许五年内,就可以收复全境,彻底追亡逐北,马踏草原了。”
一年不到,就一路开挂弄死了近半数的草原王室,就算是之后找人越来越麻烦,但是总会都一一拔除的,裴钰握着甘白薇的手说:“爱卿不可弃我而去,你我君臣还要共谱佳话,一起名垂青史呢。千年百年之后,总要有人记得我们之间的故事,记得卿的这片赤胆忠心。”
甘白薇艰难的动了动手指:“臣不求百世流芳,美名代代相传,不然也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拘泥于手段了。只是,人生在世,总要有所追求,有人求名,有人求利,臣也是个俗人啊,所求的是国朝安宁,江山稳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治下子民都能够有所着落。
臣的野望是整个天下,天下太平,这种极为艰难的事情要是能够做到,世间还能有几人能够与臣比肩,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能够彰显手腕的事情啊。臣从小就有大抱负,自然也要为此而去努力才是,一直以来,也都在严格要求自己,修习兵法谋略、阅览史册,将这些有用处的东西,都化作己用。”
虽然语气轻松,但是这治理天下,能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吗。
怪不得是自带五个词条的能臣,这是甘白薇的抱负所在,所以她始终在坚持,因此才会形成这些特性。
“爱卿有大才,如锥处囊中,已经是锋芒毕露。朕得爱卿,犹如久旱逢甘霖,爱卿既是能臣,又是良将,如此大才,朕爱之若宝,恨不得珍之重之,如何舍得再叫爱卿多做辛劳。”
听到小皇帝这番话,甘白薇想着,陛下看来嘴巴里面的实话也未必那么多,他口齿伶俐,还能够轻易蒙蔽自己,调动她的情绪易如反掌,举手投足的表现中,已经彰显了皇帝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内心不安,况且他还掌握了这种伟力呢。
医者们带着夹板回来了,小心的固定好甘白薇的伤处,紧急熬制的药膏还在炖煮,倒是有一些补气血的药丸是早就准备好的。
裴钰欲言又止,这些人都是完全可信的吗?拿出来的药,也不怕有毒?
甘白薇倒是从容:“本官略通药理,全赖于各位教导。经常服食药物,都是出自诸位大人之手,如此是辛苦各位操劳了。”
这话其实是在告诉皇帝,他们这些人,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自己能够辨识药材,也不用太过担心安危。毕竟身边亲信不多,要是不能够认识药理,甘白薇也怕有心人给她下毒才是。
她的言外之意,裴钰听了出来,自己不过是神色有些迟疑,甘白薇就能够这样解释,这是很久不曾有过的感受了,如此心有灵犀。
听到她如此客气的话,医者们心里更加不是滋味:“甘大人,勿要多言,先服药吧。”
吃了药之后,甘白薇的脸色有所好转,虽然还是不能够动弹,面色焦黄,但是看起来没有那么脸色惨白了。
此时此刻,史官气喘吁吁的抱着马狂奔,他也算是胆子够大了,得益于皇帝的神迹一个接着一个的表现,从刚开始的陨石坠地,到天火焚城,再到中间遇见鬼物,碰到白龙,天子踏水而行。
桩桩件件异闻,这些都是史官一路走来,亲眼见证过的,这让他的胆量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因此,在看到皇帝不管不顾,扔下几句话之后,就控制着马匹跑了出去。
史官敏锐的察觉到,这种千里救能臣,不惜亲自涉险的奇闻,一定要记录下来,这是他的本职所在,因此尽管他有些不适应在马背上颠簸,还是比其他士兵们先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