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宴少卿游(59)
“父亲的俸禄每年就那么多,后院这么多人,加之他还要去逛花楼,和那个什么盈盈厮混。
这钱再多,都架不住这么花销啊。
可是...昭城有铜矿!”
董若怜这话刚说完,谢九策怔住了!
铜矿在大宴是可以私有的,但是税率会根据铜矿的每年产量分阶段增加,数额大得惊人。
至于这个产量,是需要当地的衙门给朝廷报上去的,如果当地官员想从中捞一笔,只需要和拥有铜矿的家族联合就可以了。
“所以你...”
“拥有铜矿的是昭城的齐家,父亲为了和齐家联合,一直都把我当做...送给齐老爷。
昨晚您看到的,就是齐老爷!”
董若怜说着,脸已经羞红。
这毕竟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从一个女子嘴里说出来,若是传出去,这辈子估计都完了。
谢九策拧眉定定看着董若怜。
一时间,他也不知这个案子要如何办了。
如果他这会去问齐家的人,那董若怜的事情势必会暴露,这个女人心大一点或许换个地方就能生活。
若是心中在意,很有可能他的行为会造成一桩惨案。
“只有齐老爷一个人?”他想了一下回答。
董若怜颔首:“昨晚大人也在外面守着,来回门第进出了什么人,您...也看到了。”
谢九策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好,既然这样,董姑娘可愿意让本官去房间彻查一二?”
董若怜想了一下,颔首算是同意了。
谢九策和祁亭对望一眼,二人齐齐走进了董若怜的房间。
至于董若怜就站在门口张望着。
董若怜的房间不大,来回就一个待客堂,一间卧房。
卧房内放着个香炉,里面是帐中香烧完后的灰烬。
祁亭放在鼻尖闻了一下,抬眼定定看着谢九策。
“怎么了?”
谢九策不解。
祁亭抬眼看着董若怜:“这是不是还烧了别的东西了?”
董若怜哪里还敢撒谎,点头道:“是...是另外一种香料,每次齐老爷来都会带着,他喜欢那个味道。”
又是这个姓齐的!
第51章 博兴女(33)
谢九策和祁亭从董府出来后,算是徒劳无功的。
整整一个白日,不管是衙门的差役还是外面奔走的木敦敦,又或者是送完消息回来的木十四,全数都没有更多的线索。
此刻,客栈内。
谢九策一拳砸在了桌子上:“怎么会这样!拿到线索都断了!董青书一定知道什么!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竟然被杀了!”
祁亭坐在桌子前,看着桌上唯一的熏香升起袅袅青烟。
“我总觉得董若怜有问题,但是你又说,迫不得已这齐家不能去!就只能找别的办法。”
“你有吗?”谢九策想了一下询问。
祁亭拿过一张宣纸,点墨之后在上面画了一个绳结。
“这个是什么?”木十四好奇地询问。
谢九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打结的手法,是吊死刑狱官和董青书的?”
祁亭颔首:“是,这个手法很特殊,一般只有武夫会用,如果所有人都没有线索,我们只能摸排整个昭城的武馆,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谢九策想了一下,摇头:“不,这个方法行不通,昭城人口就虽不及京都,但是也算是大宴的一个大郡。
武馆的话最少也有十几家,我们只知道凶手的作案手法,并不知道凶手的体貌特征。
这么折腾下来要排查上万人,人手不够!”
祁亭蹙眉,面色变得严峻,片刻他突然想起什么,抬眼看着木十四。
“我记得你之前查过宋描的事情是吗?”
木十四颔首,之后走到谢九策的身边:“不过相比较公子,我查的都是皮毛!”
他说着缓缓低下头。
谢九策淡淡睨了他一眼,见他埋头羞愧,大概是猜到了,木十四在送信的时候,碰到了那船夫,知道了自己干的那点蠢事儿。
本来到嘴边训斥的话,也咽了回去:“祁郎中在宋描的这个事情上也有看法?”
祁亭颔首,朱笔再次提起,继续在宣纸上画了起来:“宋描是三年前委身于魏子安的,几个月前死于淮河对吗?”
谢九策颔首:“宋描的死,我一直都存疑,所以去了那三个混子家询问具体的情况。
遗憾的是,那三个人都死了!”
祁亭眯紧双眼想了一下,把魏子安整个案子相关的人名字全数都写了下来:魏子安,刑狱官,董青书,宋描,杨慧。
之后他把前面三个死者的名字圈在一起。
“这三人的案子已经算是并案了,凶手是同一人。”
谢九策颔首,这都是之前分析过的,毋庸置疑。
祁亭又把笔点在了宋描和杨慧的名字上。
“根据之前船夫的形容,这宋描的死和前面三人不同,那肯定凶手是另有其人。”
谢九策再次点头:“但是肯定不是那三个混子!”
他之所以这么笃定,在大宴有律法所有的死刑犯都是秋后问斩,现在还不是时候,三人一起死,肯定是有蹊跷的。
“但是这三个混子是在牢里死的对吗?”祁亭又问。
谢九策听罢,猛地抬眼看着他,“你的意思是...”
“杨慧也是在牢内死的。”祁亭嘴角冷冷勾起:“而且杀害杨慧的凶手很有可能是董大人。
因为不管是狱卒还是刑狱官都清楚,犯人突然死,若是有心人上报给朝廷是要被问责的,除非...”
“除非当地的刺史能给一个合理的理由!”谢九策接下了祁亭的话,心中已经了然了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