绊惹春风(双重生)(147)
今年开春,北境的边防探子呈报,突厥近日隐隐已有了一些卷土重来的异动。
虽然还没有确切的举兵,但大周与突厥积怨已久,便不是当下,迟早也会有一个了结。
好在这几年大周朝风调雨顺,国库尚且充足。
只是军队人马尚且涣散,精锐不足,若要现在打,恐怕得出奇制胜,方能有破局之势。
对此李乾心中一直不得纾解,有意重振玄策军,打造一支精兵强将。
可中枢大半的老臣都是守旧的主和派,认为富兵强戎只会给敌国传递嗜战的信号,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导致重兵压境,民不聊生。
在秦陌眼里,这些话当然是一派胡言,同睡在随时起火的柴堆上,还奢望高枕无忧,没什么区别。
而他提议在科举设置战和考题,无异是有助于李乾选拔出新一拨主战的朝堂新人,来给他们收复山河的愿景助势。
这一提议,当然遭到了在场大半老臣的竭力否决。
最后自然又是一场唇枪舌战,秦陌一张嘴便是铁齿铜牙,也说不过那么多的老酸儒。
争论到最后,秦陌怀疑李乾叫他过来,分明就是来试中枢态度的。
满朝之内,只有秦陌的身份地位,足以同中枢大辨一场,而不至遭满堂攻讦。
便是不看在章肃长公主的面子上,凭少年这张越来越像秦葑的脸,作为王爷唯一的后裔,他们也得手下留情。
秦陌为李乾当了一回出头鸟,临出御书房,趁着四下无人,悄无声息地轻踹了他一脚。
李乾温润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抚,“得,过两天送你一份大礼。”
秦陌半信不信,鼻尖冷嗤了声。
--
走出前省,天色渐晚,秦陌仰头看了眼天空,隐隐有乌云压城,策马从皇城驰道疾驰而过,直奔宫墙之外。
正好穿出东华门的门口,眼前忽而窜出一位未打烛笼的小黄门,险些与他撞上。
秦陌猛地一拉缰绳,骏马长嘶一声,前蹄高高跃起,那小黄门吓得软跌在了地上。
秦陌眉宇微蹙,连忙翻身下马,将人扶起,确认他毫发无伤,那小黄门看清了他马首前的官衔与鼎鼎大名,险些又是一跌,长揖不停,连连为自己的冒失致歉。
秦陌只提醒他以后在驰道行走记得提灯,并未有半句斥责。
待小黄门擦着额汗感恩离去,秦陌转身正要重新上马,忽而摸了下腰封,发现他腰间所持的玉笏不见了踪迹。
估计是刚刚临时勒马,甩落马下去了。
秦陌低头寻了片刻,刚朝前一步,眼前忽而出现了一双珍珠面的绣花鞋,晚风吹动着轻盈的裙摆,花状暗纹隐藏在昏暗的暮色中,散出了一点流光溢彩的端倪。
他猛地一抬头,只见十八岁的少女,比之以往更加美艳动人,亭亭玉立于清幽的夜风中,白的能发出光来。
兰殊唇角衔笑,将玉笏递向了他,嘴上却不忘揶揄,“吓人,真吓人,瞧把人吓得。”
秦陌听出了她意指那小黄门发现冲撞的是他之后的神情,一把接过了玉笏,佯作朝着她额间轻拍了下,“那怎么不见你怕?”
虽作教训状,秦陌并没有真的打到她,见少女抱头鼠窜,他鼻尖逸出了一丝嗤意,似笑非笑,问道:“来等我的?”
“嗯,我看天气似乎要下雨,怕你骑马淋着。而且我听说你有好几天没按时吃饭,我给你送来了晚膳。”兰殊和颜指着宫墙边套好的马车道。
秦陌出宫之前,已让元吉回府通报他有公务尚未处理,今夜不回家,直接骑马回军营。
兰殊特意驱车过来相送,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秦陌早已摸透了她的脾性,双眸凝起了她唇角那抹虚情假意的笑纹。
四目相对,兰殊迎上了他拷打的目光,只得如实相告:“今日弘儿来府里玩,我一时兴起,把你不常用的那把弓送他了......”
“就为了这件事,特意过来接我?”
“怕你回去发现它不见了,先来讨好一下。”兰殊笑了笑道。
秦陌耸了下肩头,不以为意道:“那把弓对现在的我来说确实轻了,他喜欢,尽管拿去便是。”
少年一壁说着,一壁把马牵到了小厮手中,转身上了兰殊特意驱来的车辇,无言接受了她先斩后奏的赔罪。
兰殊逐步跟在了他身后,望了眼他在夜色中笔直的背影。
这一年,少年又长开了不少,整个身姿更为颀长挺拔,马上,就快及冠了。
兰殊于夜色中望了眼他头上的束冠,短促的沉默,随着他一同上了车,打下了窗边的桌板,点上了烛台,将食盒开了出来,温言笑道:“还有一件事要同你汇报。”
秦陌拿起了竹箸,只听她道:“王府已经清扫好了,明儿我会带着邹伯他们搬家,现儿通知你一声,省的你忙忘了,到时候又回东宫去了。”
随着年岁的长大,秦陌身上的担子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忙了。
秦陌闻言,颔首嗯了声,低头先尝了一口开胃菜。
秦王府的修葺,早在兰殊嫁过来的第二年中,就已尽数监督完工,只不过秦陌习惯了住他的小清珩院,一直懒得搬走。
眼下秦陌即将及冠,来年便会继承秦葑的王爵,即使李乾从来没有要他搬走的念头,秦陌自觉也不再适宜霸着东宫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