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佬护航:他在模特圈杀疯了(5)

作者: 喵喵不言 阅读记录

他越来越近,铺了黑色天鹅绒的t台不算太长。

映渊只感觉湛之清每一步都踩在了他的心跳里,然而步伐的节奏统一,他的心跳却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走到他面前了。

最近的时候,距离甚至只有一圈。

映渊控制不住的,深吸一口气,试图从密封的污浊空气里找出那一缕属于湛之清的味道。

在从挪威飞往哥本哈根的旅途中,他嗅闻了一个小时十分的味道。

心如擂鼓。

湛之清的一切动作在他面前慢放。

他看见湛之清要转身,眼皮先垂下,然后瞳孔转动。

然而身体和头部的动作并不统一,中间隔了零点几秒的空隙,在这不过一瞬的空隙里,他清楚的感受到那对眼睛从他身上扫过。

他脑子一片空白,只能盯着湛之清的背影,看见他走入幕布,消失不见。

回过神来,映渊只觉脑海里唯剩一个念头:他在看我。

一场秀在映渊的恍惚中结束,落幕的时候,湛之清被映澄安排在最中央的位置,他依靠着楼梯口的栏杆,身子侧着,目光不似走秀那般冷厉,柔和了些,映渊坐姿随意,直到所有人消失幕后,才怅然若失。

后台现在杂乱一片,映渊也没去秀后派对,回到了车上休息,收到映澄发的消息之后才去二楼。

守在二楼楼梯口的保安向他问好,要跟他汇报保存在三楼的藏品没有受到损坏,映渊却心烦意乱,举起右手阻止了他们的汇报,走到房间内。

映澄正在吃着助理给他带的饭,模特们脱下来的衣服被工作人员悬挂着,映澄挥挥手,工作人员会意,全都出去,体贴的关上了门。

映渊一看就看到了悬挂在首位的那件深灰色西装。

他走上前去,忍不住伸出手抚摸:就是这件衣服,方才被湛之清穿在了身上。

他动作缓慢,眼带欣赏,映澄还没想到湛之清那回事呢,放下碗筷擦了擦手,来到映渊身边。

“怎么样哥,我设计的还可以吧?投资没白投!你要是喜欢,我整个系列都分别送你一件,怎么样,够大方吧?”映澄虽然性子开朗,但在家人面前还是格外活泼。

映渊手上挽着那块垂下的丝绸,回想刚刚它随着湛之清步伐摆动的姿态,笑了笑:“的确挺喜欢的。但,送这件给我就行。”

映澄没理解:“好啊哥,我让人给你根据你的尺码量身定做一件,到时候送你家里。”

映渊挑眉:“不,我的意思是,就要我手上这件。”

“哈?”映澄愣了一秒,才想清楚映渊的要求。

他抽抽嘴角:“哥,不是吧?你就那么爱?连他穿过一次的衣服也要弄回家收藏?”

映渊没回答他的话,而是在二楼转了一圈,之后才说话;“别胡说,只是觉得他长得漂亮而已。你今天把这里收拾好,明天起这栋宅子就不允许外人进入了。”

这是湛之清在模特圈迈出的第一步。

三楼的藏品撤去其他地方,他可以让这栋郁园,装满所有湛之清在时尚圈留下的痕迹,等他们分手了,留作纪念也不错。

这个念头方才在秀场上看见湛之清的第一眼时初步成型,看见那件深灰色西装时彻底确认。

是的,他一开始想和湛之清发展的只是一种不太健康的等价交换的关系。

他付出金钱,湛之清付出美貌。

他生性冷静,理智,在遇见湛之清之前,脑海里除了挑战刺激就是集团事务。

他觉得自己只是短时间的爱上了湛之清的美色,等他腻烦了,两人自然会分手。

他在这几天偶尔也会想,为什么他会想要这样躲在幕后,而不是光明正大的陪在湛之清身旁?

考虑了一晚上,他给自己的答案是:他可能就是个变态。

至于湛之清会不会喜欢他的问题,他完全没考虑。

从各个方面来说,他都称得上是天之骄子。

退一万步,倘若湛之清真不喜欢他,那他也不在乎,毕竟他要求的只是湛之清和他在一起,并不要求湛之清喜欢上他。

...

映澄也不是第一次见他哥这么霸道的行为,但还是第一次见他这么变态,他有预感,湛之清可能真的要成为他的嫂子了。

尽管他哥口口声声完全把湛之清当作一个玩物。

他会后悔的,映澄想。

第5章 超模面试

趁现在赶紧先讨好一下。

“哥,我让人往湛之清的卡里多转了点钱,就当是今晚他走秀的酬劳,怎么样?”

映渊朝他点点头,嘴角勾出一点微笑:“品牌我会加大投资的,家里那边的压力我也会替你顶着。好了。我先走了,别墅你让人收拾仔细。”

“好嘞,叩谢陛下隆恩。”映澄怪模怪样捏着嗓子喊了这么一句话。

在映渊乘坐的迈巴赫在邑市车水马龙的路上疾行时,载着湛之清的地铁也在邑市的地下轰鸣前行。

为替母亲治病,在去年他的所有积蓄都被花了个精光。

回华国的钱,还是他在这几个月赚取来的,因为或许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参加华模的节目,不知道用度会是多少,所以他现在能省就省。

然而他刚上地铁没多久,手机就收到一条短信,显示银行卡转入50000元。

湛之清带着口罩,站在地铁角落里,他有些迟疑,给映澄回了条短信:“映先生,我刚刚收到了报酬,是不是贵司转账转错了?”

5万元一次的走秀酬劳,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新人来说简直超出了想象。

映澄回复的很快:“之清别多想,你作为开场模特,走的非常好,我很满意,所以让人给你多打了些,这是你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