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死后的第三十年(213)
这副场景,实在太过亲昵,他为她挑鱼刺,她给他喂鱼肉,就算再迟钝的人,也能看出两人关系,计青阳抿了抿唇,眸中又恢复明亮神采,他咽下方才想说的话,转而说道:“公主对某有救命之恩,所以某在鬼市见到公主后,讶异于公主居然会和崔少卿在一起,因为崔少卿的名声,实在不太好……”
李楹闻言,她微怔看向计青阳,计青阳笑了笑,接着道:“不过,某虽不相信崔少卿,却相信公主,如果崔少卿真的投降了突厥,公主是不会愿意理睬他的,所以某才去找胡商一探究竟。”
而正是探到了究竟,他才放心让李楹留在崔珣身边。
他虽仍有满腹疑问,比如她为何魂魄尚在人间,比如她为何会出现在鬼市,比如她为何会与崔珣在一起,他也忧心她的安危,她是他心中至纯至洁的神女,三十年再见,他欣喜若狂,他想一直守在她身边保护她,但,冷静下来后,他意识到,她已经有崔珣保护了,而人的一生,时光有限,痴情固然值得歌颂,可与守护一人相比,守护全天下的人,更有意义。
所以他提剑纵马,出了长安,继续做他的游侠,扶正祛邪,锄强扶弱,那尊贵的大周公主,将永远珍藏在他心中。
计青阳说清他为何会去查探崔珣投降与否,这反而更让李楹心中叹了声,原来计青阳是因为她,才想去查探究竟,并不是因为崔珣自己。
看来阿史那兀朵散布的谣言,裴观岳散布的谣言,让崔珣污名满身,积重难返,以致于高官达贵,文人墨客,贩夫走卒,无一人,愿意摒弃偏见,去探究他污名背后的玄机,其实,若他们愿意如计青阳这般,稍微查探一二,便会知晓,所谓降将,反而是世间最为铮铮铁骨之人。
李楹五味杂陈,崔珣却好像对此并不在意,他反而问计青阳:“你师父灵虚山人临死前,说你三十年前受金祢所派,奉命去杀公主,我想知道,那日晚上,你真的杀了公主吗?”
第116章 116
这个问题, 让计青阳瞬间愣住。
他看向李楹,李楹双眸中也露出紧张神色,计青阳盯着她, 半晌,才移开目光,摇了摇头。
他的回答, 在崔珣意料之中, 计青阳显然对李楹有情,又如何会杀了李楹呢?
崔珣继续问:“所以当晚, 发生了什么?”
才让他没有动手。
计青阳抿了抿唇,那段最不愿回想的记忆,最终还是在他口中徐徐展开。
-
计青阳的确是爱慕李楹的,自上元灯会,他就喜欢上了她, 但他也知晓, 自己的身份何等卑微, 又怎么配得上尊贵的大周公主呢?
所以他只能将自己的这份爱慕偷偷藏在心里,任谁也不知晓。
人前,他是精明强干的百骑司武侯,人后,他只是一个爱慕李楹的卑微少年,他会在百骑司更加卖力表现,只为了能有更多入宫的机会, 也会在她的必经之地苦苦徘徊,只为了能远远望一眼她的清丽身影, 他的爱,小心翼翼, 充满克制。
李楹很快有了未婚夫婿,那是荥阳郑氏的嫡子,郑皇后的侄儿郑筠,为人温文尔雅,谦逊有礼,和她很是般配,计青阳虽然心中酸楚,但还是为她有一门好亲事感到高兴。
不过,他还是留了一个心眼,这天下的男人,负心的多,情深的少,他于是擅作主张,去跟踪郑筠,不跟踪还好,一跟踪,居然发现郑筠想对李楹不利。
他颇为愤怒,立刻将此事禀报给了都尉金祢,金祢让他全权调查此事,他也尽心尽力调查,结果查到郑筠原来是和表妹王燃犀有染,他不想和李楹成婚,所以才图谋杀害李楹。
他得知之后,简直恨不得将郑筠千刀万剐,郑筠有幸能够拥有世间至纯至洁的女子,为何这般不珍惜她?他期待圣人雷霆震怒,为他最心爱的女儿兴师问罪,但是,他盼了许久,没盼到郑筠被问罪,反而盼到上司金祢的一纸命令,让他去杀了李楹。
他还记得他当时瞠目结舌,不可置信,金祢只意味深长说了句:“青阳,咱们百骑司,看似风光,实际和六部不同,百骑司,就是圣人的一条狗,圣人高兴,我们就荣华富贵,圣人不高兴,我们就身首异处,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选择。”
他痛苦万分,但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因为他知道,他不接,金祢会让其他人接,到时候,李楹更没有活路。
是的,活路。
他接下任务的思量,不是杀了李楹,而是救下李楹。
-
当计青阳将一切缓缓道来的时候,他隐去了他爱慕李楹的细节,只将他想救李楹的原因,归结于报答救命之恩,李楹并未听出异常,她喃喃道:“既然你决定救下我,为什么我还是死了?”
她茫然道:“是不是因为即使你不杀我,阿耶也要我死,所以他让其他人杀了我?”
计青阳听到她这般说,不由问道:“公主很恨先帝么?”
李楹怔了下,她下意识想说“恨”,但是,她原本是个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的小公主,此出长安,却让她看到了另一个人间,当见到牛家村二百二十人,因为没有对前路的希望,而选择听信灵虚山人,饮下圣水而亡,她又隐隐,有些理解她阿耶了,大周的选官制度已经烂透了,再不改,亡国灭种,就在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