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引路人1 大江百里红(3)
第一章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除了课本之外,一定会接触到漫画、小说这类比课本更好看、更吸引人的读物。
看过《哆啦A梦》的人,大多希望身边有只《哆啦A梦》,可以变出各种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宝物,未来还娶个美女静香当老婆。
而看过《尼罗河女儿》的人,大多希望自己也有那样的奇遇,穿越时空,去古埃及遇见曼菲士王,来个轰轰烈烈、缠绵悱侧的恋爱。
这是梦想型的纯幻想,长大就知道做人得要脚踏实地,幻想只是用来满足现实的不满足。
再大一点,就会接触:《怪谈》、《桃太郎》、《暂时停止呼吸》、《养鬼吃人》、《西游记》、《封神榜》、《山海经》等等的神话型、鬼怪型、幻想型的故事与电影。
人间到底有没有神怪?
神怪到底是不是人类幻想出来的?
佛经阐述的三千世界、六道轮回到底是不是真的?
人类真的夹在天地之间吗?西方极乐世界在哪?地狱冥府又在哪?
没亲眼看过谁能确定?
尔后,信的人就会相信,不信的人就会称之光怪陆离,阴阳眼的世界不是一般眼的世界能懂,反正就是看不见,既是如此,就成了一个结论:幻想。
没亲眼看见实证,谁知道。
偏生人性就是好奇。
而且越入末世,人就越爱看。
所以。
英雄是人类心中空虚寂寞与不满平凡现状的投射型偶像。
神佛是人类在濒临绝望时盼望能一夕翻身的寄托型偶像。
反之。
鬼怪乃是人类心虚害怕做了错事会受到惩罚的因果象征。
妖魔则是人类发白日梦时希望自己拥有超能力来斩妖除魔的可怜对象。
到底有没有神?有没有鬼?有没有妖?有没有怪?
蟠桃盛会、大闹天宫、天仙下凡、神仙转世,这一切都是妄想吗?
白河从小就爱看故事,爱追根究柢,他更喜欢到处旅游,借着旅游将各地有趣的事情都写成游记贴在部落格上,他去的地点无非就是神话传奇,如敦煌的飞天壁,四川的酆都鬼楼等等,台湾各地神迹源头的宫庙,就算看见有什么建筑,也都是后世流传的“人类建筑”。
白河真正想看的不是建筑,想听的不是故事,是亲眼目睹的神迹。
大概是机缘没到,他一次都没见过。
星期五的下午,总让人提不起劲工作,尤其是老板不在公司,又快接近下班的时间,办公室内的同事们已经开始了周末计划的闲聊,位置在角落的白河常态性的不参与话题。
意兴阑珊的将工作收尾后,白河收拾东西正准备时间一到就走人,几个交情算不错的同事来邀他晚餐到烧烤店一同聚聚。
对于下班后一起小酌这类聚会,白河并不是很热衷。
偏生同事们对他的旅游记事很感兴趣,也常邀他下班后小聚,先是互相抱怨公司的事啊、客户怎么刁难啊,但不平之气过后,就会开始找白河闲聊着旅游的趣事或是建议游玩的地点。
无奈白河出外游玩的目的与大家想出国散心的目标不同,对白河来说,这些茶余饭后就成了话不投机三句多,去了几次后,他总是客气的再三婉拒,宁可回家当个阿宅,独自喝喝小酒,一边上网搜寻其他的地点。
结果,是莫名的心血来潮吗?白河思考着,刚刚居然答应同事们下班一同去烧烤店喝酒。
坐在最旁边的位置,也没加入话题,这时,对于白河总是将工作外的时间全投注在这上头,跟他交情还算不错的同事好奇地问着:“奇怪了,你就这么想要看到啊?”
“亲眼目睹,你不觉得比较有趣吗?”白河答。
“有趣吗?怎么说。”
“就像这杯啤酒,”白河举起啤酒杯,啤酒金黄的颜色,尚冒着气泡,“从没喝过啤酒的人,看着这杯,你会很难分得出是汽水还是啤酒,如果不亲自喝一口,你永远不会知道口感、味道。”
“就算看到了能怎样?”同事不以为然,“不是很多阴阳眼的,上上下下全都看得见?但他们的人生也没什么不一样啊?顶多被说什么带天命的、需要帮人的、需要修行等等的?”
“这就是不一样的地方。”白河意味深长的说道。
“原来你是想要阴阳眼?”
“不,我只是想要亲眼确认。”
同事闻言想了半晌,最后摇摇头,替白河倒满啤酒:“我会选择不要看到比较好。”
“为什么?”白河问。
“不是常有人讲吗?不知道比知道好。”
同事举起自己的杯子,与白河轻碰一下:
“一杯啤酒就是一杯啤酒,开了马上喝下去,爽快又好喝,一点压力也没;如果硬是要去深究这杯啤酒,耶!你还在想的时候,啤酒也跟着苦掉了,变得又涩又难喝,不是浪费的倒掉,就是忍耐的喝下去,做人嘛,何苦呢?”
听起来似也有点道理的一番话,但终究是想法与执着点不一样。
白河笑了笑,手上的这杯啤酒仰头一饮而尽,的确爽快,但对他来说,爽快之后就是少了什么。
既然见不到神佛,那见鬼应该比较简单吧。
白河开始将念头动到鬼怪身上。
去了台湾各大名胜的鬼地点,偏生他还是什么都没见到。
莫非是神经过度大条?还是他正气凛然?或是所谓的八字重?
几经热血的四处探访,最后,失望的白河终究放弃了,心里的想法也开始趋向消极与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