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231)

作者: 未有芳华 阅读记录

“从建立特区之初,深市就以市场为取向,以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对工资制度、基建体制、劳动用工制度、价格体制、企业体制、劳动保险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以及政府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这就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为特区对外开放和建设的发展扫除了一定障碍,并对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示范效应。”

“对的,您说的没错”

“所以,深市的发展和经验证明,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有了这个基础,您可以大胆一些,向上面申请”

“率先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企业承包制、股份 制,推行产权转让和破产等;

改革金融体制,建立多层次、开放型的 金融市场,引进一批外资银行,创办招商、深发展等区域性股份制银行,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节中心,建立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建立证券交易所;

突破国有土地传统管理体制,可以进行土地公开拍卖;改革住房制度,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

机构调整和公务员制度试点改革;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这些改革,旧体制的框架基本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苏暖一番长篇大伦后,龙市长被惊的是一愣一愣的。

不过仔细琢磨之后,苏暖说的每一点确实都很有建设性。

在苏暖说的时候,龙市长从手提包里拿出了笔和本子,把苏暖所说的一条条记录下来。

有些没来得及记录下来,龙市长也还时不时问苏暖,补充完善。

“苏小姐,那接下来第二步是要如何发展?”

苏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第二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您详细说说看”

“开始进行城市基础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现有的蛇口港区给联通港城,能保障与港城贸易畅通。

除了蛇口港区,还有赤湾港区、 盐田港区、新港码头、东角头码头、上步码头等都可以兴土建设打造和蛇口港区一样。

水路打通后,航线和陆路也不能少,开工建设及航线的开通,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等在内的陆路建设的,除了对外,对内的贸易往来也不少不了。

还有市化工程、华侨城等一批基础设施的建设”

“还有呢?”

“第三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指的是外商?这个我们不是在做了吗?”

“做的还不够,在对外开放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和技术,兴建起赤湾港、蛇口港、盐 田港、东角头码头、市化工程、华侨城、广深高速等一批基础设施;

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境外资本和技术积极发展“三 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

积极开展同内地实行跨地区、跨行 业、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建立了一大批内联企业;

未来可以与京市科学院合作,创建科技工业园,开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创建沙头角、 福田两个保税工业区,促进外向经济发展;组建一批外贸骨干企 业,积极发展转口贸易和远洋贸易;

开放妈湾码头、皇岗口岸和沙头角口岸,与未来的深市机场通航。

通过这一系列开放措施,迅速形成了以工 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

听完苏暖的这三步,龙市长都不知道该如何言语了。

第228章 莉娜留在深市

“苏小姐,真是应了那几句话,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啊!不得不说,您从商是屈才了”

“龙市长,您谬赞了,略微拙见而已”

“您就别谦虚了,按照您说的这三步,去做的话,深市出口贸易将大于进口贸 易,彻底的扭转逆差局面。经济发展也将起飞了”

“我的建议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至于市政府是否采纳就不是我能管的了,今日在这里,只是我们两人私底下的探讨而已”

苏暖的话,龙市长听明白了。

适时的转移话题。

“苏小姐,您的团队这些天都在进行考察,不知贵公司将会在深市打算投资什么项目”

听到他这么说,便知道他领情了,主动往这个什么引,苏暖也不客气直接说明自己的打算

“龙市长,我看着深市现在虽然开始发展了,但是荒山荒地还是很多,我公司旗下有家房地产公司,同时在沪市投资了一些房地产项目,我看重深市的发展,所以我对土地比较感兴趣”

“不知苏小姐,您看好那些地方,如果价钱合适的话,我可以做主”

“那真是太好了”

苏暖从手提包里拿出地图来,摊开在桌上,指着上面标记的地方给龙市长看。

“龙市长,我要的地皮不少,价钱好商量,就看您这边能不能割爱了”

龙市长看着地图上,标记了不少的地方,有现在主市区的,有些偏僻的地段,还有些沿海的地段,几个苏暖提到过的港口地段都有。

仔细看了一遍,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大部分地段不是很偏僻就是荒山荒地的多,所以龙市长看过之后欣然同意了。

“按照现在的市价就行了,您要的这些地段,我批了,明天您带上去房产局办手续就行了”

“那真是太感谢您了”

“哎,今日听了您的三步建议,我才受益良多呢,再说您要的大部分都是荒山荒地,也不会让我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