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行医(175)

除了留守在医馆照顾痢疾的患者,回春医馆的大夫,全部出动了出去,去城西,挨家挨户的去检查家中没有水井的百姓。

排查还有没有感染痢疾的百姓,有的话,接回医馆治病,没有的话,就让他们暂时待在家中不要外出的。

直至第三日之后,并没有发现了新出现的痢疾患者,第四日之后,大量的痢疾患者康复,各自回家了,第五之日之后所有感染痢疾的百姓全部康复,各自回家,并且还至今还没有出现新的痢疾患者。

这也意味着一场痢疾瘟疫消弭于无形之中。回春医馆的大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单知府见状,也贴出告示痢疾瘟疫消除,不仅仅是外城的百姓们对回春医馆的大夫们感激不尽,连内城的百姓也感谢回春医馆,他们纷纷送来食物和礼物,以表达他们的谢意。

消弭了痢疾瘟疫,意味着他们不用背井离乡,弃城离去,还保住了性命。

疫情过后,回春医馆的名声更加响亮,不仅吸引了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还得到了城中权贵们的青睐。

特别是徐青衣和白烟两人,更是被众人奉为座上客的。

天山国大夫有不少,但是真正的医术高明、医道大家还是不多,一府之地,出现了一位医术高明或是医道大家,这对于他们灵山府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幸运的。

医道大家,就是能够治其他大夫不能够治的病,这个时候府城内有一位医道大家坐镇之地,那也意味着日后患了其他大夫不能够治的病,就显现出医道大家的重要性的。

天山国大夫的医术,大都停留在寻常病症的治疗上,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疾病。然而,真正面临疑难杂症,或是病情复杂的患者,往往只能束手无策,那个时候只能寄希望于的医道大家治病。

府城两个医馆内的首席大夫,也只是勉强跻身于医道大家的行列的。

如今,徐青衣和白烟两人才来灵山府不过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她们展现出来医术,已经并肩叶大夫、管大夫等人了。

能够治他们不能够治的病,比如:旬王爷的失眠之症,痢疾瘟疫。

灵山府,虽为一府之地,但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历来便是人才辈出之地。如今,竟然出现了两位医术高明的医道大家,这对于灵山府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喜事。

一时之间,不仅仅徐青衣和白烟两人风头无两了,连带回春医馆名声大噪。

来回春医馆看病的百姓,明显比之前要多的多,这些人都是从妙手医馆抢过来的。

……。

妙手医馆之中。

“之前我们川山县医馆开不下去,就是她们两人造成的。

虽说在府城回春医馆没有免费义诊,现在因为她们两人的起势,宣扬了一波回春医馆,拉走了我们不少妙手医馆的患者,长期以往下去,那不得了了。

朱大夫,现在趁着回春医馆还没有免费义诊之前,我们医馆需不需要先下手为强了。

要是再被回春医馆抢先了下去,那么……。”川山县妙手医馆封馆了之后,里面的学徒、弟子、大夫不是下放到其他县镇去了,就是自己找门路来到府城行医。

蓝大夫和杨大夫两人也各自有自己的路子,托人把自己弄来府城医馆行医来了。

这不!他见府城妙手医馆似乎是走了川山县妙手医馆的老路了,杨大夫和蓝大夫两人连忙来提醒总馆首席大夫朱大夫。

“免费义诊?蓝大夫、杨大夫你们可知道灵山府有多少人吗?这可不是川山县小打小闹的。

要是免费义诊的话,就算我们医馆所有的大夫全部出席给人免费看诊,怕是一日也看不完前来看诊的百姓的。

累不死我们,也能够把我们折腾个半死的。

还有耗费的药材不知几多了,怕是我们还没有把宣扬妙手医馆,还没有把回春医馆的病患拉过来,我们医馆的药材就要宣布告急了。

再说了,我知道此事,吃力不讨好的,不会去做免费义诊之事,回春医馆的叶大夫和管大夫也知道,所以他们也不会去做免费义诊之事了。

然而,就算府城的妙手医馆病患再少,也不会落得闭馆的下场。你们知道这是为何吗?

蓝大夫、杨大夫你们可知道府城的医馆和府城之下的医馆的区别在哪里吗?”朱大夫看了一眼蓝大夫和杨大夫两人,他轻笑了一声的问道。

对于免费义诊之事,他根本就没有想过。

一来是府城人口众多,要是免费义诊,想必那个时候排队来看病的百姓多如江鲫了,太过耗费人力物力。

他们的医馆虽不小,大夫也有不少,但也难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免费义诊。

二来是此事对于他们医馆的名声提升有限,而且可能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他深知,要想真正提升医馆的名声,吸引更多的病患,还需靠医术说话。

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与你们不同

蓝大夫和杨大夫对视一眼,都看出彼此眼中的困惑。

但心中仍有些不甘,真怕灵山府妙手医馆又被回春医馆给搞垮了后,直接又闭馆了,到时候他们两人接连到的医馆都被搞垮闭馆,要是被有心人生事情,到时候说自己两人是灾星,那个时候就不得了了。

“朱大夫,您能否指点一二,让我们明白府城医馆和府城之下医馆的区别在哪里?”蓝大夫恭敬地问道。

朱大夫微微一笑,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府城医馆与府城之下医馆的区别,首先在于医术水平。府城医馆的大夫们医术精湛,能够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病患前来求医,还有首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