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行医(27)

“徐大夫所说不错,我们六人监考,基本也看过他们所制成的丸散膏丹,为了避嫌,让打下手的六人参与其中很是公正的。”周大夫很是赞同徐大夫所说的,他点了点头道。

其他人自然也没有意见,倒是王大夫眉头微微一皱,似乎想说些什么,见其他人都赞同,反对的话也就没有说出了。

随后,徐大夫让所有参赛制成的丸散膏丹一排排的放好,旁边写好的名字翻过来,等他们打分取其平均分之后,再把名字翻转过来。

“这蜜丸里面空心,这是揉搓不够。”等打分的人来齐了后,安大夫当仁不让,捏开一粒蜜丸,发现里面有空心后,他摇了摇头道。

“表面粗糙了,应该再把药粉磨细一些,或者是加大用蜜量,用较老的炼蜜。”一众大夫仔细查看辨别这些制药,出现失误的地方,他们也会一一的点评出来,直至最后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当场评分出来。

……。

“这水泛丸颜色有些不一,不是粉没均匀混合就是盖面失误了。”

……。

“这散剂粉末粗细不均匀、才这么短的时间就有粘结成松疏块状。”

……。

“这内服的膏剂有沙粒感,是火候没有掌控好,有些药物没有溶解其中。”

“另外,这膏剂还出现了焦化的现象,看来是制作的时间太短了,药材浸泡时间不够久,药材没有吸收足够的水分,煎煮过程中还会继续吸收水分造成的。”

“最后收膏浓缩也没有把控好火候的。”

“膏剂本来就难制作,我们评分数十个人了,也只出现这么一个制作膏剂,这两个问题也不大,我们也要给与体谅的。

况且这群参加比赛的,都不超过十八岁,膏剂制成这个模样,已经是很不错了。”当点评到一个内服的膏剂的时候,王大夫见有人点评这膏剂哪里不足之处后,王大夫连忙帮着说好话道。

第二十五章 :第二场第一

“这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好与不好,我们一眼就能够看出来,我们以品质评分的。”谢大夫丝毫也不给王大夫面子道。

监考的其他五位大夫也知道这膏剂是谁制作的,正是王大夫的孙子王永亮制作的。

王大夫这是给自己孙子说好话,想要给自己孙子拉分。

回春医馆的三位监考官也不理会王大夫,直接给出评分,最后王永亮第二轮的评分只有8.7分,目前能够挤入前三之中。

“这水泛丸……。”

……。

“这水泛丸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粒粒大小一致,表面致密光滑,看起来有种珠落玉盘之感。”

“不仅如此,水泛丸入水漂浮水面,崩解速度又快,这都是水泛丸品质极好的现象。”这时,有人把这水泛丸扔入水中,瞧见这一现象后,脸上也露出满意之色。

“那我们开始打分了。”谢大夫他们也知道这水泛丸是谁制作的,一个个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最后,除去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得分竟然是十分,那也意味着至少有十一人给打个了满分了。

直接可以定下第二轮第一名的排名了。

王大夫见状,面色一沉,随即又叹了一口,他虽然看不上徐青衣此女,但是他不得不说,徐青衣制作的水泛丸的品质极好,就算是他亲自来制作,也不见得能够比徐青衣制作的水泛丸还要好的。

此时,王大夫生出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有种此女不讲武德的想法。

他想起徐青衣那熟练的手法,他知道,这个年轻的女子还有许多潜力等待发掘。

他们回春医馆这是捡到宝了。

“不错。”

“是她了。”

翻开牌子,见是徐青衣的名字后,不少大夫对徐青衣有印象,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出来。

第二轮比赛酉时结束,谢大夫他们打分、点评了半个时辰,终于在酉时过半的时候完成了评分工作。

立马让妙手医馆的伙计把红榜张贴了出去。

在外头等消息的众人立马变围了上来。

“第一名还是青衣。”红榜上第一排写着大大的徐青衣三个字,被张师傅瞧见了之后,他脸上顿时露出大喜的神色。

“快看看吴药进入第三轮比赛没有。”李大夫脸上露出喜色的同时,连忙查看吴药的名字去了。

“最后一名,吴药在最后一名,也进入了第三轮的比赛了。

太好了,这次药道比赛,怕是我们医馆表现最好的一次。

只要青衣稳住最后一场比赛,不说第一,前三绝对没有问题的。”李大夫脸上的笑意没有断过道。

似乎这几年来,今日最开心的一次了。

“最后一场,吴药把握反而大一些了。

可别忘了,第三场比赛,考的审方辩论药方的君臣使的配伍原则合不合理、有没有剂量以及配伍禁忌等因素,用药合不合理等等情况。

这涉及了不少医道知识点了,吴药随着他爹学医有不少年头了,医道知识扎实,比青衣更有希望夺魁的。

而青衣对药道更为熟稔,第三场青衣不占优势的。”张师傅想了想道。

“这些都说不准的吧!”李大夫听张师傅这么一说,似乎觉得张师傅也说有理,他顿时对徐青衣降低了几分胜算之心了。

“我们先回去告诉他们第二场比赛的结果。

另外,晚上的时候,还劳烦李大夫再给他们两人指点指点一下审方以及医药、开方容易犯错的地方。”张师傅心情大好的招呼李大夫回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