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圆(双重生)(190)
秦令筠的父亲身为道士,白发鹤颜,享有世誉,自五年前起,便一直在为皇帝炼丹,时不时还要入宫讲经论道。
卫旷默观秦令筠八风不动的坐姿,秦宗云那个老匹夫风流大半辈子,做官的本事不大,隐退做了道士修仙,倒比谁都得皇帝宠信。
他这个儿子比他像话,光靠自个坐上现在的官位。
却被问到:“公爷近来身体可好些了?”
卫旷想到郑丑的话,只摆摆手道:“就一些小毛病,康健着。”
秦令筠便道:“那就好。我此次回京,从西北带回两棵三百多年的山参,那处山林盛产,拿与公爷养身之用,熬煮鸡汤再好不过的。”
卫旷没推脱,收下了。
跟着秦令筠起身,道有董老将军托付送来的书信,还有一些东西,要交给女儿,麻烦世子替夫人过来接拿。
卫旷不再多话,直接让丫鬟领人到大儿子那边去。
这个时候,人是在的。
穿行园子,弦月高挂晦暗的天幕,正值盛夏时节,满目暗绿,花香缭绕,影绰地从那处叶隙漏来光亮。
丫鬟在前面提灯领路,秦令筠朝一个方向望去,唇边吐溢出一声似讽似笑的轻音。
等到卫远的院子,夫妻两人出来接待。
董纯礼看到小厮送来的那一大箱子,都是父亲托送来东西。除去一封信,还有些西北当地的土产,她少时爱吃的。
她的母亲早逝,父亲独自将她带大,等她长至十六,又依父亲与友人镇国公的指腹为婚,嫁到了京城,此后便没回过西北。倒是父亲来京看过她几次,此后时不时托人送东西给她。
当下,董纯礼捻帕掩泪,给秦令筠道谢后,问及父亲身体。
秦令筠道:“世子夫人不必担忧,董老将军的身体依旧强健,以一挡百是易事,若非老将军,我亦不能安然回京。”
董纯礼再行礼谢过,退回室内,留丈夫在外。
院子里,卫远再问岳丈的身体。
即便黄源府百年难以平定匪患,但也有官兵镇压,虽效果不甚如意。
这朝以来,一直是董纯礼的父亲领兵坐镇。
秦令筠这才说了实话:“腿脚不大好,老将军让我回京来,再劝陛下让他卸下职务,好得以修养身体。”
两人浅聊几句,卫远亲自送人出去。
路上慢走,想到他与二弟关系好,道:“原年初要整修江南的几条河道,没等派人过去,就连下月余的雨水,将几个县城给冲垮了,近来户部有的忙,他到现在都还没回来,你要找他,怕是过些日子。”
“这年的天气有些怪了。”
身侧的秦令筠略微皱眉,问道:“陛下可有召司天监问询?”
卫远道:“近些日还在测算,没得结果。”
“我将才回来,督察院尚且堆着事要处理,也还要述职。待忙过这阵子,我再下帖约卫度。”
待被送至侧门处,秦令筠道。
卫远客气道:“那么忙还抽空过来。”
秦令筠谦和道:“来公府一趟,是为带到董老将军的爱女之心,也是来看看公爷,好不容易狄羌议和休战,只怕后头又起战事。”
且告辞离去,秦令筠坐上马车,待马车拐出巷子,他沉声吩咐:“往武南大街去。”
车夫疑惑,若走那条道,可得绕好大一圈,才能回秦府。但不多问,鞭子打了一记,就朝左侧的道路驱马。
夜阑更深,马蹄嘚嘚,舆轮碾压在地。
不过半个时辰,ῳ*Ɩ 便到了武南大街,车夫慢赶马车,直至被大人叫停。
他看向对面的街道,正有一家店铺。
地方有些熟悉,回忆一番,可不是从前那叫藏香居的香料铺吗?如今却换上了冯记生药铺子的牌匾。
一炷香后,才听到大人的命令。
“走吧,回府。”
车夫继续赶马,在明月稀星下,往秦府的方向去。
*
三日后,督察院左佥都御史秦令筠领巡抚一职,前往黄源府治理。对那七名去年要上京赶考,却被匪贼截杀的举人算是有个交代,当地的官场也换过一轮血。
虽不知能管多久,但都是有功,提高一阶,擢升为左副都御史,正三品。另有其他金银丝帛的赏赐。
才下早朝,连着一堆人拱手恭贺,皆笑说要宴请宾客,可别忘了自己。
秦令筠也拱手,回道一定。
与那些官员分别后,转往督察院做事,行经午门。
皂靴顿步,停了下来。
他侧首,看向不远处的广场,大红柱子撑立,五座屋脊翘立的楼阁,静静地矗在那里。
上千年间,曾在此处被枭首的官员不计其数,而今中间洁白如雪的砖石上,只有刺目的金光。
再经六部衙署,秦令筠朝其中一个庑屋看去,唇畔无声冷笑,收回目光,又往督察院走去。
*
五日后,梨园戏楼。
卫度受好友邀请,来此处观戏。
台上水袖曼舞,咿咿呀呀地唱着。
台下,卫度先与秦令筠说过卢冰壶被选入内阁的事,再听半阙戏词,吃过两个枇杷,被问到与孔采芙和离的缘由,他不由叹气。
若说当时将花黛带回京城的事,是否另有人得知?除去一个郭华音,其实还有一人。
那时他有些惶恐,怕被家中,或是孔家那边得知后,会如何后果。但最终决定安置花黛,也将此事与秦令筠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