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圆(双重生)(447)
但她说:“睡太久了,感到骨头快散架。这屋子闷得慌,我就在院子走动,不到外头去。”
不过说论两句,到底同意。
便再找厚实的衣裳穿上,稍微梳拢散落的长发,走出了门。
院里正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初春景象。
春风料峭之中,曦珠却没有多看,而是通过屋檐下设的廊道,走向西南角的一处偏房。
再过偏房侧面未铺砖石的小路,来到了后边。
那里正有一个丫鬟弯腰,在井边洗衣。
陡然见夫人来到,忙起身行礼。
去半晌不听回应,抬头看到夫人正偏头望着角落。
那里堆了一些杂物,笼子筐子一个摞着一个。都是好些年前,三爷玩乐时,养鸟雀斗鸡空下来的,早已泛黄腐朽,堆累在爬砖而生的青苔之上,还有缝隙里钻出的,乱糟糟的萱草。
丫鬟以为夫人是觉得她偷懒,没有将院子打扫干净,纵使是这谁都留意不到的地。
她哪里能料到夫人会到这里来,再想起三爷把那两个洒扫的姐妹,给仗打发落出去,更是害怕地一下子要跪地求饶。
但在她的膝盖要弯下时,忽然听到夫人低柔的声音:“我记得原先那里养了一只鹰,是海东青,到哪里去了?”
丫鬟脑子混乱,急着回道:“那只鹰被三爷送去园子里养了。”
“什么时候?”
“就在夫人您进门前的那两个月。”
便在这个时候,丫鬟觉得不对劲起来,夫人为何会问这个?
但没等她想明白,见夫人说:“你忙吧。”就离开了,青坠跟在身后,似乎也是摸不着头脑。
站了好一会,她又低下腰,继续洗衣裳。
等走出后院。
“夫人,您问鹰做什么?”
青坠疑惑不解,问道。
曦珠轻道:“没什么。”
她的目光扫过梨花树下,层层叠叠发芽的绣球花,以及一旁,去年筹备婚事时,他让人搭好的秋千架。
他不想让她看见那只海东青,所以把它送走了。
正如他骗她送走了阿墨,是怕她从阿墨那里,得知他也重生的事实。
最初的那一年,是阿墨在随身伺候他,定然发生了异样。
“夫人,回屋里歇息吧。”
眼见夫人的脸色,被风吹得愈加苍白。
想到三爷的话,青坠有些后怕,不免加补一句:“三爷交代了的。”
曦珠的脚步一顿,将视线从那些正待昌荣的花木上收回,转步朝向屋内。
她重新回到了暖和温馨的内室。
并对蓉娘和青坠说自己仍然困乏,要睡了,不用跟在她身边侍候。
“这些日你们也累了,去歇息吧。”她笑说道。
却在门关上后,缓慢去到他的书案前,去翻他的信帖。
不管是从前,与狐朋狗友出去游玩的帖子;亦还是后来,与朝廷官员互通消息的拜帖。
并将他给她写的那些书信。
不管是从前,两人还未在一起时,他托青坠送去春月庭,没被她烧掉的;亦还是后来,两人定亲后,他前去北疆打仗,千里迢迢送回京的。
曦珠坐在他的那把太师椅上,按着年月顺序,将它们摆放在一起,一一地看过去,对比着字迹。
直看到最后,虽些微潦草,笔锋却锐利地如同寒光剑刃,将眼前的美好划开一道真相的裂缝。
眼睛发酸得干涩,她终于拿起今早才送来的那两封信,低头看起来。
一封是许执送来的,一封是太子送来的。
他并没有隐瞒她这些事。
但为何今生的傅元晋死了,他却不和她说?
明明知道她的昏睡,是与傅元晋有关。
那些似是染血的符纸,在她醒后,不翼而飞了。
曦珠将那些信整理好后,重新放回抽屉中,关合上。
她知道他回来后,若是来到书案这里,定然能看出被人翻动过的痕迹。
也知道他会问青坠,这一日她睡了多久,什么时候醒的?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喝药?又都做了什么?
她站起身,往妆台那边去。
碎掉的镯子被雪白的绢布包好着,放在一个檀木的妆奁中。
一同放在里面的,还有平安符、同心锁,都是他送给她的。满妆台的许多金银首饰珠宝,都是他给她的,或是迎娶她时的下聘,或是陪她去逛街时买的。
却只将那包碎镯子取出来,打来布包,摸了摸那些碎星般的蓝玉。
轻微尖锐的刺痛中,曦珠转目,开始环顾起四周,落在那些成婚前,两人精挑细选的家具上。
从桌椅板凳,到帐幔摆设。
大大小小的,都是他顺从她,让她装点后的成果。
目光又落向那个平安符,与前世那一个几无两样,却崭新鲜红。
是他出征北疆前,为了让她安心,从法兴寺求来的。
他比她以为的,更加明白她的害怕,怕他如同前世,再也回不来了。
原来,已有那么多的证据,摆在她的面前。
但她从未发现过。
是啊,他若是决意隐瞒她,恐怕这一生,她都不会发现。
她本来就不了解他。
本来,她也和他并无关系,也和卫家毫不相干。
倘若没有他的欺骗,她不会答应和他在一起,受到这些他所认为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