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但逼疯主角[快穿](42)
这个老匹夫心眼可小了,怀孕之后心眼更小,上回只是说了一句他肚子小,到现在也没有理过自己。
“无事就退朝吧。”皇帝大手一挥,也无心听君臣辩理了。
大将军这才想起来他还有正事要奏,于是上前一步道:“臣有奏,臣闻瀛洲海寇肆孽,附近商船饱受侵扰,渔船损失惨重,更添不少人命,沿岸兵力不足,臣情愿带兵剿匪。”
“噢?”皇帝眸光一闪,想起那个小渔镇。
瀛洲是大绪最南边的领土,也是海妃的故乡,紧邻渤海,百姓靠打渔和与附近海岛国家通商为生,渤海地大物博,资源丰饶,百姓还算富庶。
两年前,皇帝微服私访此地,将一见倾心的海蔚带回了宫。
他收回思绪,一脸责怪地看向大将军:“将军自己也说杀孽太重,怎不在家安养?何况剿匪凶险异常,将军要为腹中孩儿着想。大绪又不止你一名武将,朕会另外派舰队支援。”
将军想去的意愿非常坚定:“微臣想通了,那些杀孽都是为国为民,微臣无惧报应。今闻国家有难,身为武将,哪能安心在家养胎?”
关键是,他在家憋疯了,从前骑马跟走路一样,现在是碰不得马的。
从前天天去军中肉搏摔跤,喝酒吃肉,现在只要一出现在军营,连火夫看到他都要撒腿跑,生怕被他抓来练摔跤。
一想到这样的日子还要挨八个月,顿觉生无可恋。
“微臣虽有孕,却不忘使命,天天练剑举鼎,再三熟读兵法,一日不曾落下,况且五年前此地海寇作乱,也是微臣领兵镇压的,臣对那一带非常熟悉,作战经验丰富,吃苦耐劳,注意卫生……”
“好好好。”哪里来的这么多理由,脸上分明写满了想砍人想疯了。
皇帝正色道:“将军无需再言,朕会慎重考虑这件事的。”
然而当晚,他就派出了另一名将军。
“退朝。”皇帝一声令下,群臣散去。
丞相走过大将军身边,微微“哼”了一声。
大将军正琢磨着剿匪的事,看到这个老登又在阴阳怪气,忍不住叫住了他,“丞相有事不妨直说。”
肱二头肌的威胁下,丞相停下了脚步,以长辈的口吻说道:“莫说老夫没有劝过你,孕期更要懂得修身养息,韬光养晦,将军如此咋咋呼呼,还,还舞刀弄剑的,不仅危险,对胎儿教养也没有益处。”
“哼,无需丞相挂碍!”大将军听不得这话,拿肚子挺了一下丞相,吓得丞相赶忙捂着肚子逃开八丈远。
将军便在一旁嘟囔:“我倒要看你韬光养晦能生出个什么来,别病病殃殃跟你一样!”
皇帝正要走,看到这一幕,又饶有兴致地坐了回去。
丞相不甘示弱:“老夫天天在家诵读诗书,早起读《庄子》,下午读《礼记》,夜里读《资治通鉴》,自从得知怀孕,一天不曾落下,孩儿一出生,必是大能,不像某人,光有一身腱子肉,脑袋空空如也。”
古代学霸,从胎教开始卷起。
“朕懂了。”皇帝突然发话,吓了两人一跳。
“两位爱卿主张不同,但都是为腹中孩儿好,勤练身体和诗书礼教本就无分对错,缺一不可。”
“让皇上见笑了。”丞相低头一鞠。
“朝堂动粗,实属不妥。”大将军也收回了挺肚子的架势。
两人正想走,皇帝又发话了:“不如爱卿一人舞剑,一人读经典论著,一定别有一番风味,你们腹中的孩子还可以同时接受一文一武两份熏陶,岂不妙哉?”
“这,在朝堂上?不合适吧?”大将军鲜有地害羞起来。
丞相更是后悔得不得了,这读书早教的法子自己藏着偷偷搞多好,现在还要帮别人家的孩子做胎教,老夫累不累呀?
况且皇帝是不是太闲了,为何要看我们做胎教呀?
“少废话,那就去紫光殿后面的那片草场,空气极好,就是地方空旷,丞相恐怕要读大点声,否则朕听不清。”
皇帝一挥手,“备撵。”
丞相内心发出土拨鼠尖叫。
午后微风习习,柳绿花红,正是胎教的好时候。
大将军舞剑刚柔并济,极具欣赏性。
丞相那边书声朗朗,正好助眠。
皇帝觉得像这样不用出力,就能同时拥有两份胎教的方法非常可行,于是将此事定为每日例行。
两人走后,他拿出花绷子和绣线,开始了自己的胎教。
大将军和丞相都不懂,一国储君最重要是修身凝性,淡泊致远,绣花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孩儿啊,莫要嫌累,作为将来的储君,接受三份熏陶是你应尽之事。”
这天夜里,海蔚拿着皇帝送她的绣品辗转难眠,将宁时唤了进来诉说忧心之事。
“你看,皇帝果真是一心想要男孩,若是生下女孩,会不会很失望啊?”
宁时接过绣品,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这是想要男孩想疯了呀,绣都绣个鸡鸡!”
海蔚:“那是宝剑……”
“哦,那没事,可能是看大将军练剑产生的灵感,娘娘不必忧心。”
月份到了六个月,大将军和丞相肚子渐渐大了起来。
皇帝身怀三胎,根本无法裹腹,全凭宽大的龙袍遮掩,好在他全身上下一起发胖,发起来就像一座山,只引得群臣担忧他健康问题,没有人敢往那个方向想。
与此同时,海蔚的肚子也要同频“长大”。
后宫时隔半年,再次出现了一个大肚子,还是同一个人,引得嫔妃妒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