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三国同人)[三国]小民之计(103)+番外

作者: 分野 阅读记录

曹操得意一阵,凑近看了看刘协的字,取了案上一卷打开观赏。

“陛下的字是越发叫人惊叹了!太傅一字千金,依臣看,若是外面有陛下的字流传,只怕一字就可换一城。”

“爱卿言过其实了吧。”

“不不!臣绝对没有言过其实,再说,夸奖陛下的字好,对臣有什么好处呢?皇上的东西,不都是臣给的吗?赏赐什么的,没必要啊!”

刘协道:“难道爱卿不是盘算着要拿朕的字出去卖了换粮饷吗?”

曹操笑问:“陛下今天怎么如此关心粮饷?”

刘协道:“孙策少年英雄,爱卿不说,朕便不知他已成爱卿心腹大患?爱卿若是粮饷充足,还憋在朕这里做什么?朕托爱卿的照料,过得如此好,自然要多关心一下爱卿。”

曹操嘴角抽抽,被刘协说到痛处了。

跪也不跪,负手朝外走。

曹操走到门口,刘协道:“爱卿,朕的字当真值钱?”

曹操袖子挡着的手里还拿着刚刚从案上取的竹简。

被刘协说破,曹操也不愧,回身躬了躬腰:“臣,谢陛下赏赐!”

脸皮贼厚地拿着那卷竹简走了。

第64章

刘协看一阵门口,摇头,又去写字。

曹操不许他学什么文韬武略,刘协能接触的不过是琴棋书画。

围棋上辈子就下得炉火纯青了,琴嘛——能按准音,画没兴趣,唯有书……能磨练心性,沉淀浮躁,是他目前最适合做的事。

小篆、小楷、隶书、草书,刘协为了专注在书法里,刻意下了苦功,比起别人为了练字而练字,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平静时写小篆,憋闷时写隶书,心情好点便写草书,唯有生气时,才写规规整整雕笔画钩的小楷。

把所有心情藏在字里,藏到一丝不露的时候,才可以逃。

写完一简,刘协卷起来抛到旁边火盆里,道:“换简。”

但凡觉得写得还行的,全部烧掉,因为里边带着心情,怕被人看出来,留在桌上的,反而是刘协自己觉得不好的。

殿门外的宫室庭园一片净白,雪片落地有声。

钟繇更老了,身上穿着一件狐皮袍子,那袍子袖边滚了一圈金线,十分贵气。

秋天时送进宫的贡品,后来曹操要去了,又赠给钟繇了?

钟繇道:“皇上可写了新的字?”

旁边小黄门忙将抬来的竹简呈给钟繇:“回太傅,皇上的字在这。”

钟繇打开看,看了就赞:“好字!好字!端方严整中不乏钟灵俊秀!好好好!”

赞完又叹,叹出声猛然醒悟,忙向刘协看去。

刘协问:“太傅可要再加炉子?”

钟繇道:“够了,谢皇上关心,再加,就要把你们的汗给热出来了。”

看刘协没注意,钟繇松口气。

天子还宫之后,进出长乐宫搜身不说,携带的物品也要搜,带不进任何东西,也带不出去任何东西,甚至包括求刘协赏的几个字。

钟繇的叹息就为这个。

兖州近几年太平了,文人骚客竞相斗墨,文风日益鼎盛。

钟繇的字虽被达官豪富千金购买收藏,却知道自己不是当世第一人。

在外头和几个墨友小聚时,曾在惆怅中提过,有一人,比他的字好,可惜没法拿出证据,没人信他。

课毕,钟繇拜辞。

司马懿道:“皇上,已输了三天了,还要继续欠着吗?”

刘协笑起来,他的不多一点快乐,就是下课后司马懿和孔学出宫前这么一点时间。

兖州今年冬天雪尤其大,长乐宫中雪景美不胜收。

每天下课后,刘协就留司马懿和孔学围炉赏雪,说点闲话,算是缓解压力。

行酒令这种东西,刘协两辈子堆一块都搞不明白,玩了三天,输了三天,居然欠了司马懿和孔学六杯酒。

几年相处才知道,孔学一点不胆小,就只怕老爹孔融。

唯唯诺诺的样子全是孔融打出来的。

司马懿说孔学被孔融打的时候,能从府里打出来,追一条街不止。

跟刘协熟了,被刘协笑话的时候孔学还会浑赖。

在孔学看来,天下间所有儿子都跟他一样怕老爹,就算是刘协也不例外,先帝要是活着,刘协八成也要被揍的。

他敢跑,已经很了不起了。

刘协问司马懿,老爹发火时,是老实跪着挨揍啊?还是逃走?

司马懿“呵呵呵”地笑,过一会,刘协都快忘记问过他什么问题的时候,他凑近刘协道:“他不敢。”

养出司马懿这种儿子,真是悲剧。

三人走到离鸣阁不远的嘉福殿赏雪。

嘉福殿坐落在高台上,三层阁桥下就是明湖,远观还可以见到许都城外的山峦,大雪纷纷扬扬中,山川之美,荡人心脾。

黄门早已备齐暖炉毡毯等物。

刘协一走进嘉福殿,就闻到扑鼻的酒香,回头笑道:“先还你们一人一杯。”

司马懿道:“我倒宁愿皇上欠着。”

孔学笑道:“仲达想攒多了,一次灌醉皇上?”

司马懿“呵呵”笑,不接话。

刘协入座:“六杯了!今天还玩,朕必醉无疑,坐罢。”

司马懿和孔学坐下,玩了两圈,刘协又一人输一杯,变成八杯。

司马懿的笑容叫人看着有点寒,刘协想:不能欠司马懿太多,大不了一会喝点解酒汤。

小半个时辰,他便喝了四杯下去,脸颊上红起来。

孔学嚷着再玩两圈,下面黄门报:“皇上,曹丕公子在章华门外求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