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三国同人)[三国]小民之计(107)+番外

作者: 分野 阅读记录

下课后,刘协留司马懿和孔学赏雪,曹植气嘟嘟地跟着钟繇出宫。

刘协更加莫名:啥时候惹到这个小正太了?这么苦大仇深呢?

只不知,曹丕那个人生观扭曲的,把曹植给扭曲了。

(蝴蝶很可怕%>_<%)

曹植回家去跟曹操说,要给曹操分忧,想做事,要是曹操那没有,那他给二哥曹丕分忧也行。

曹操很高兴,但还是把曹植否了——老实读书,瞎操心啥?

这是后话——

刘协把赏雪的地方换了,不在嘉福殿观景。

先前来上课,信步走着,居然走到嘉福殿去,看到殿中摆设,想起曹丕无赖索吻的样子,才惊觉自己走错地方。

为避免再想起来,所以改了赏雪的地儿。

天禄阁没嘉福殿地方大,高倒是高了,就是开了窗赏雪,风呼呼的贯室而过。

即便这样,刘协也死不承认找错地方,嘴里还说:“这里比嘉福殿好,雪花能落进来,极是风雅!”

司马懿跟孔学冻得瑟瑟的,不敢说不好。

孔学倒霉——头天孔融打孔学,骂孔学不尊师重道,孔学辩称钟繇也不怎么样,天下人说钟繇好,钟繇却不如他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说来说去,说小天子的字比钟繇好了不知多少倍,惹来孔融怀疑。

为了让孔融心服口服,孔学叫丫鬟缝了一块书写用的绢帛在亵衣上面,跟孔融赌咒说一定会带天子的亲笔字出来给他看。

虽然寒风呼呼的,孔学只得先请刘协屏退了黄门,然后说明,脱了外面棉袍,拿自己身子当板子,给刘协写字。

刘协才提起笔,孔学的鼻涕已经掉出来了,刘协好笑,写了草书“文意”二字赐孔文意。

孔学回家后,乐颠颠地吸着鼻涕脱衣服展示给老爹看。

孔融一看,果然,比钟繇的字字形奇丽、笔意深远,大大称赞了一通,还给了孔学一块鸡血石,让孔学去刻成图章。

孔学得意道:“父亲这么喜欢,我今天再叫丫鬟缝一块上去,请皇上再赐墨宝给父亲可好?”

门外车骑将军董承掀帘进来,正听到孔学这一句,便问:“请皇上赐什么?宫里的东西,不是连赏赐都拿不出来吗?”

孔融跟董承是好友,也不隐瞒,把儿子拉得转了个身,将那两个字展示给董承看:“学儿无才,就有点小聪明,竟弄个这样东西,把皇上的字带出宫来了。”

董承吃惊,走近了细看,赞着“好字”发起呆来。

孔学打两个喷嚏,董承才罢了:“速去换衣服,好生看书习字!你跟皇上同是钟繇太傅的学生,皇上能写到这样,你还不赶紧努力!”

孔融又怒了:“听到你董伯伯说什么了!?还不快去!”

孔学拿了鸡血石和棉袍,一边跑一边穿,逃走了。

董承附耳对孔融说了句话,孔融把下人赶了出去。

董承拉孔融坐下,压低声道:“你儿子好办法!我们可以用此法,与皇上书信来往啊!”

孔融怔住。

董承道:“只怕万一被曹操查到,孔兄之子性命不保!”

董承不是故意的,却撞了孔融的硬骨,孔融当即道:“连我自己的性命都不算什么,一个小儿,怎舍不得?”

董承急道:“嘘!嘘!”

孔融忙掩口,小声说:“朝堂上,皇上没法说话,下来又见不了面,这倒确是个好办法!若能得到皇上诏命,召四方诸侯讨贼,何愁曹贼不除!”

董承一把握住孔融的手道:“只要孔兄能得到天子诏书,我必亲自去联络各路诸侯讨贼!”

两人眼泛泪光,宛如已杀了曹操,救出天子一般。

哪知他们送进宫去的奏呈根本没换出来天子诏书,只有口谕。

“曹操拥兵数十万,若天下有可与之一搏的诸侯,无需诏书也会来征讨曹操,此事不要再提了。”

孔融不相信,连问孔学:“皇上真这么说!?不可能罢……不可能吧!”

董承让孔学退下,叹道:“皇上被拘禁这么多年,恐怕……已经被曹操吓坏了,皇上不敢,我们豁出性命去,也要替皇上把曹操除了!”

孔融问:“你有什么办法?”

董承道:“矫诏!”

真可谓为了汉室竭尽心力,费尽脑汁。

孔学给了刘协一堆名字,说是孔融的好友,都是朝廷重臣,看到皇上的字好,都想请了去刻章,请刘协赐字。

刘协提笔写了几个,忽然发现名字里有“诸”、“侯”字样,明白过来,罢笔不写,命孔学再传口谕——手上无兵,不得妄动。

只可惜董承、孔融都当他被曹操吓怕了,竟不遵旨。

历史上的“衣带诏”事件照旧于隐秘中上演……

曹操这个人,疑心太重。

曹丕就请入宫去一次,再也没提过,曹操还是放心不下。

司马家在许都城里有一片小山地围成的园林,大雪时节,养的腊梅盛开,半城飘香,闻名许都,传到了曹操耳朵里。

曹操先派人去跟司马家沟通了下,谁敢不从啊?

后一天上朝,司马防便代儿子司马懿请旨,邀小皇帝去他家赏梅,几个小同窗聚聚会。

刘协看曹操默许,虽然不知道曹操搞的什么飞机,但是能出宫透气,真是再好没有了,当即点头。

曹操回家对曹丕说:“丕儿也辛苦了几年了,听说你回来后,和司马懿他们这些许都旧友连聚会都没聚上一次,过两天,你入宫去请了皇上,一道去司马家住几天,赏赏梅看看雪,写几首好诗,好好休息一下,回来再专心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