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颠覆经典之黛玉传奇(6)

作者: 君幻凤 阅读记录

当然强烈的自信以及狂傲不羁的处世态度也是李白极具个性的一面。具体就表现在了“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一句了,而敢自许“天生我才”,放眼古今,恐怕惟李白一人而已。这种狂傲不羁源自强烈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乃是大唐帝国的文化心理,是华夏子孙的民族性格。李白对自己充满信心,丝毫也不怀疑,甚至于认为获得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是理所当然后的事,是天命所归。因此他敢在天子面前撒狂,敢叫高力士提鞋,更不在乎钟鼓馔玉,千金散尽。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独立个体,才华故然天授,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是其狂放不羁的凭靠。可事实上上,这也是李白的一个悲剧性格因素。当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没能及时满足或是根本就未能得到满足时,矛盾和痛苦也就产生。需求越强烈,矛盾越深,痛苦愈盛。李白不可能走得出自设的性格陷阱。

李白也曾是有抱负的人,自也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尽管才高八斗却难以如愿。只因上层官僚的排挤和打压使得他不得不远离政治。面对这种施不开手脚的窘境,李白也许感到很意外,自也是明白了这官场的黑暗,只这“惟才是用”的政策之外,原来还有另一股力量左右着。这也使得他郁郁不得志,也因此才有了“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诗句,无非是以喝酒来排遣内心的压抑和苦闷,暂时的忘却政治人生的失败,在醉眼朦胧中纵声放歌,恢复本真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超脱。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一杯复一杯,到“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李白醉矣!后面皆为“酒话”,却是李白心声。俗语说:酒后吐真言。李白趁醉将满腹真言和盘吐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追求高级层面的精神生活,藐视庸俗的物欲和感观刺激。宁可长醉而不愿清醒,因为所见皆俗物,不堪入目:权奸当道,能才委屈,宫廷声色犬马,歌舞升平,只顾追求享乐。李白鄙视这样的生活,自也不会同流合污。他有种曲高和寡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一方面蔑视官僚们的庸俗,一方面对自己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又无可奈何。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是李白自我安慰之言。他自比圣贤,志颇清高,既与俗人不能共舞,从古圣贤那里倒可觅得知音。李白是寂寞的,但他又难忍寂寞,遂学陈王曹植斗酒十千,不作圣贤作酒仙。即便如此,他仍至始至终在出世入世间痛苦徘徊。入世不得却不甘放弃,心中仍有期待;可惜出世也难,求仙访道终成空,名山大川走遍也不得彻底脱离俗世。李白在由入世到出世这条路上,可说是“一步三回头”。“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与曹植怀有相同的情感。曹植被贬为王,又遭曹丕打压,终生郁郁不得志,空负一生才华。李白比之于曹植,感叹之余又想表现出洒脱,其情态可见凄凉。

及至“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太白绝世已然大醉!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真是肝胆欲裂,写尽内心的痛楚和绝望。诗篇落脚一个“愁”字,纵横捭阖之势,慷慨豪迈之气,倏然收归,把所有勃发之情都凝聚成“愁”了。这是太白居士对自己一生追求的一次总结。”

黛玉脆如乳莺的声音却说出了这般的道理,竟让林如海和一旁正泡茶的无心一愣。

无心不觉感叹:“施主这女公子,未来必定非常人也。”

林如海虽然得意黛玉这般年纪却有这般见解,却还是问道:“只这番理解是谁教你的。”

黛玉微微一笑:“原也是娘亲有空时候跟我讲了李白的一生,因此看了李白好些诗歌,才有这番的想法,只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

林如海点了点头:“虽然是不差,只玉儿,这政治两字万不可再说,不然只会有祸事的。”

黛玉虽不是很明白林如海的,却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黛玉想到这里,不觉笑了起来,想不到如今这无心主持竟然还记得这事情。

第六章夜奔苏园

“想不到大师竟然还的当年黛玉顽劣无稽之事。”黛玉一旁只笑道,想起当年的事情,黛玉又不觉想起了林如海,不觉心中平添了几许的愁思。

无心听了微微摇头:“檀主当时年幼,尚且有这般精辟的见解,可见檀主自是与众不同的。”

黛玉微微恭谦合什道:“大师谬赞了。”

无心笑道:“数年前林大人仙逝,曾听闻女檀主奔丧后,卖了这宅子去投奔了外祖,如今怎么就回来了,前些日老衲还诧异是谁竟然给林大人和夫人打斋呢,倒不想是檀主回来了呢。”

黛玉轻轻叹了口气:“黛玉此来,一是为先父母超度,二是想请主持帮助。”

无心看着黛玉:“只说无妨,只要老衲做的到的。必然相帮。”

黛玉点了点头:“黛玉为林家女,先父遗言,林家女,宁可折骨不可折腰,如今黛玉为了摆脱别人的算计,只想悄然离开寒山寺,投奔他方,如此没有主持的帮助是不成的。”

无心合什道:“檀主要走自然可以的,何以却要老衲帮忙呢?”

黛玉看了无心一眼,然后略略沉吟了一会,才略略将事情始末说了,最后才道:“林家女有林家女的骨气,哪里还让人这般说了去,别人稀罕金玉良缘,黛玉可没放心上,只是若是想光明正大离开,只他们定然是不会准的,因此我才想乔装改扮一番离去,只若没了主持的帮助,只怕是不成的。”

无心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老衲就帮檀主一次,只是檀主当答应老衲一件事情方成。”

黛玉看着无心:“主持请尽管说。”

无心认真打量了黛玉一会,然后才道:“檀主未来必然富贵天下,只是还请檀主答应了,他日若檀主真是富贵天下,权势天下的时候,来这寒山寺一趟,上三支清香即可。”

黛玉虽然诧异这无心为何这般说,可还是点了点头:“黛玉不求富贵,只求平安,若真有心愿得了之日,黛玉必然来上三支清香,也当算是还愿。”

无心点了点头:“如此檀主只按照自己的计划做吧,老衲自然是倾心相助的。”

黛玉见无心答应了下来,自然也就松了口气。如今只要确定那贾琏在第七日不会出现就是了。

也是老天有心帮助黛玉,只那藏香阁中竟来了一批海外的妓女,如此这贾琏自是忘了黛玉还在寒山寺的事情,竟点了一个只颠龙倒凤去了。

三更时分,黛玉确定这贾琏是不会出现,因此按照原计划开始准备离开寒山寺。

王嬷嬷先出去,看外面小厮似乎都睡着了,才来叫黛玉几个。

黛玉、紫鹃、雪雁、春纤四人换了男装,随王嬷嬷出去,乘了早两日就雇了的马车,一上马车就连夜赶路离开了寒山寺。

只离开前,黛玉在林如海和贾敏的牌位前烧了亲手抄写的金刚金十卷后,又祈祷一番,然后才道:“爹爹,娘亲,玉儿要走了,你们在天之灵可要保佑玉儿一路平安才好。”

赶车的那个车夫原也是寒山寺无心主持认识的,因此也是可靠的,黛玉她们又想早早去了苏园,因此几乎也是日夜赶路,如此也不过一天一夜,竟然也到了南京城外。

黛玉按照林如海留下的地址,果然在正南门三十里处找到了苏园。

黛玉下车后,让王嬷嬷付了银子给车夫,如此才带了几人上前扣门。

扣门好一会,才听得下了门栓的声音,只打开了半扇门,出来一人,但见此人大布青衫,年龄也不过五十开外,黛玉看着不觉试探的问:“您可是林竹林叔。”

那青衫人微微一愣,然后上下打量黛玉一番:“小哥是哪里的,竟然还知道我这老骨头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