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说(157)
“好,下次我请你,我已经攒了好多银子了。”墩墩煞有介事点头,“如果我久久都不来,那你和福子哥就去上京城找我和青石。”
旁边的青石喝完汤,也十分认同地“嗯”了一声。
听到墩墩的话,小恙立刻抬头去看自己的哥哥,眼睛里的雀跃都快溢出来了,离开江城这个想法第一次出现在他脑海里。
福子有些头疼地看着自己的弟弟,他不仅要挣钱养自己和弟弟,还要给福堂一笔养育费,否则他们俩哪有那么容易离开?
可是面对小恙期待的眼神,他最终还是咽下口中的否定,郑重地开口:“好,到时候就去上京城找你们。”
得到了准话,早已经历过一次分别的小家伙开心地抱了一下,墩墩牵着青石的手,一边走一边朝兄弟俩挥手:“如果我久久不来,你们记得来找我!”
小恙用力喊道:“好!下次你记得请我吃肉丝面!我要加肉!”
等青石和墩墩登上船,小恙才忽然想起一件事:“哥,我们去上京城后,要怎么找墩墩他们?”
他连墩墩姓什么,家在哪里都不知道。
一旁正在收拾碗筷准备给摊主送回去的福子无奈笑了,“我也不知道。”
小恙能和墩墩见第二面,都是因为他在码头找活干,墩墩找到他后,他回去把弟弟带过来的,否则估计跟在墩墩身边的那个大叔,肯定不会带墩墩去福堂找他们。
小恙吸了吸鼻子,有些落寞道:“哦,没事,反正我们也没有那么快能离开福堂,说不定会是墩墩先来找我。”
福子揉了揉弟弟的脑袋:“嗯,有可能。”
听到哥哥的肯定,小恙又开心起来,这次他不担心墩墩会把自己忘掉了,墩墩刚才还跟他说下次还要一起窑鸡!
在小恙美滋滋幻想下一次见面的时候,一个男人走向他的哥哥,轻声说了两句话之后,在福子诧异的目光中,登上了那艘搭载了墩墩的船。
“我大概知道,怎么找他们了。”在喧嚣的码头上,福子喃喃自语。
江面上的大船收起了沉重的锚,在湍急的水流中向着上京城方向驶去。
“王夫,话已经带到了。”
“嗯。”文序倚靠在窗边,懒懒地打了个哈欠,“大概几日能到上京城?”
“中州离上京不远,按船老大的预计,日夜兼程大概三五日可到。”
“行吧,你们看着点墩墩,别让他靠近船舷,和陌生人,其他的别拘着他。”
乌榆领命退下,去传达文序的命令。坐在桌边的男人倒了一杯茶,慢悠悠道:“你对那对兄弟倒是上心。”
有事就去卢府找巡抚夫人,聪明点的都知道怎么做了,自家夫郎平白给一对无父无母的孤儿铺了路。
看着澄清的水面,文序无所谓道:“好歹也是墩墩和青石为数不多的朋友,说句话的事罢了。”
五更街上有不少小孩,没有谁在墩墩离开的时候惦记的,他别的长处没有,就是护短,如果以后要开铺子,雇佣这两个小孩倒也可行。
顾明野轻笑一声,慢慢品着杯中的茶,自家夫郎嘴硬心软的模样,还真是可爱。
第67章 回京第一天
“太子妃,听闻您那位兄长要回京了?”
“你这什么时候的消息了?文丞相如今可只有咱们太子妃一个女儿。”
“对啊,去年四月的时候,文丞相可是趁着清明祭祖,将那谁剔出族谱呢。”
太子府的小花园里,几位贵夫人带着自家女儿,正在陪太子妃喝茶赏花,虽说天气还冷,外面没什么花可赏,但是太子府到底不同寻常,不知府中花匠怎么弄的,竟然让这处小花园开了不少的花。
说话的几位夫人,夫君都在朝中当差,虽然自己不是什么有品级的诰命夫人,但是夫荣妻贵,她们也敢仗着年纪比太子妃大一些,说一些无足轻重的八卦,时间长了,说话的时候就不太忌讳了。
默不作声的礼部侍郎夫人瞥见太子妃神情不太自在,立刻开腔道:“人家好歹也是个王妃,你们背后这么说嘴,不怕被枭王爷找上门来?”
几位夫人显然才想起那位被文丞相放弃的儿子,嫁的可是当朝赫赫有名的一字并肩王。
五城兵马司的夫人下意识捂住嘴,讷讷道:“这、这里又没外人,好奇一下罢了,咱们后宅妇人闲聊,枭王爷总不至于上门问责吧?”
“这可说不准。”礼部侍郎的夫人撇嘴道,“真要问责起来,别说你了,你家夫君也躲不过去。”
到时候一个管家不严,家里夫人妄议皇亲国戚的罪名就够自家夫君受的。
文思敏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绷着脸道:“本宫身体不适,这茶就喝到这吧。”
几位夫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察觉到了太子妃的不悦,不敢再说什么,连忙带着女儿告退,也不敢再厚着一张脸求太子妃给自家女儿许个好姻缘。
等那些夫人全都离去,文思敏才微微塌下笔直的腰,轻声问身后的侍女:“桃枝,太子今夜回府用膳吗?”
站在后面的桃枝怯怯道:“奴婢今早问过了,管家说他也不知太子的行程。”
那大概率就是不回了,文思敏无力地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又一幕令她难堪的记忆。
穿着男款婚服出嫁的自己,没有和太子拜堂行礼的自己,那杯至今没被皇上喝过的媳妇茶,以及从未和夫君圆房的自己,如此种种尽是心酸。
她忍不住怨怼地想,父亲到底知不知道,他给文家找了一门什么样的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