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说(246)

作者: 天下为纸 阅读记录

“是不是生了我不知道?”文序朝他脑袋拍了一巴掌,“我这是走久了腰累而已,你肚子上揣个十来斤东西逛街试试?”

“我又揣不了……”青石瞥了一眼文序,又连忙改口,“我是说那您累了就坐着休息一会。”

主仆二人拌完嘴,冯淮已经拿着菜单点得差不多了,“王夫,属下点完菜了,出门前亲家舅母叮嘱过有些吃食要忌口,属下都记下了。”

“你看着来就行。”文序靠在椅子的软垫上,后腰有了支撑,可算是舒服了。

乌榆和冯淮不吃,只点了三人份的饭菜,楼清稚不是个奢糜的性子,看到端上来的四菜一汤也觉得足够了,率先给文序盛了一碗汤,“表哥趁热喝,凉州的冬天不下雨还好,一下雨可冷了。”

家里几位长辈都有事情忙,楼家几位夫人也各自需要盘自家院子的账,能陪楼清稚出门的人不多,难得有了个不像大哥一样天天看书的表哥,他可得把人伺候好,他和心上人的事情还要靠文序去说服家里人呢。

凉州的雨缠缠绵绵,眼看一时半会下不完,几人吃完饭后不得不在酒楼等着家里马车的到来。

楼清稚站在窗边眺望,颇为苦恼:“雨这么大,也不知道小柯回到家没有。”

小柯是他的小厮,来酒楼的路上就被他派回楼家叫马车来了,可是这雨来得太快,也不知道下雨的时候小柯有没有回到楼家。

“再等等吧,晚点我们还不回去,家里人会出来找的。”文序拿着两杯红枣茶过来,递给他一杯,“今早你表哥夫去军营的时候还说今天会早点回来。”

顾明野只是为了带走墩墩才临时找了个巡视军营的理由,估计去也呆不了多久,走个形式就回来了,对方回楼家看不到他,肯定会出来找他。

这几天足够文序了解到,自己的失踪对顾明野影响有多大,大到对方不顾楼家一众长辈的反对,晚上一定要跟自己睡,哪怕他肚子已经大到抱不拢,也不妨碍对方挨着自己睡一张床。

楼清稚满脸羡慕:“表哥夫对你真好。”

什么时候他的心上人也能光明正大地接送他回家,还不被家人横眉冷对啊。

小孩的心思很好懂,文序捧着红枣茶喝了一口,慢悠悠道:“听舅母说,你喜欢的人是上京城人士?”

“对啊对啊,我听到所有关于上京城的八卦,就是他告诉我的!”说起心上人,楼清稚的眼睛泛出不一样的光彩,大概文序是为数不多能心平气和跟他说这件事的人,话匣一开就停不下来。

“表哥我跟你说,舒哥哥对我可好了,虽然他是上京城的人,但是他从小就在凉州长大,不仅饱读诗书,对于凉州的各种风情民俗也了如指掌。”

“而且他还会亲自下厨学做面条给我吃,自从他学会之后,每年我过生辰他都会给我下一碗寿面,也不知道爹娘为什么不同意。”

“一碗面条就知足了?以后成亲了你只吃面条就行了?”文序幽幽说道,“大舅母可愁死了,说你跟了个野男人,先不说对方家势如何,能不能给你在家一样的待遇,就怕你们万一成了亲,你就被人带去上京城了。”

在楼家人眼里,会让家里小孩离开凉州地界的都是野男人,嗯,顾明野也是。

楼清稚鼓着小脸抱怨:“我娘就是爱瞎想,舒哥哥早就说了我在哪儿他就在哪儿,怎么会去上京城呢。”

而且舒哥哥家里也不是那种一穷二白的人家,会做面条已经很了不起了,婚后又不需要他洗手作羹汤,不过楼清稚不敢说,他怕文序问对方是什么人,然后就跟爹娘一样反对他的婚事。

文序瞥了他一眼,“你才十七岁,见的人少,急什么?多看看总是好的。”

据大舅母说,对方年纪二十一了,虽然并不算老。但是在楼家人眼中,想拱自家白菜的猪大一岁都是不匹配的。

“他人挺好的,表哥你见过他就知道了,要不我让他来见见你?”楼清稚眼睛骨碌碌转,小心思昭然若揭。

文序对这个提议不置可否,虽然楼家人对他很上心,但不代表他一个外甥有决定楼清稚婚事的立场,所以任由楼清稚怎么暗示,他都不接茬,可没把楼家小公子郁闷死。

不过无所谓,楼清稚早就知道事在人为,既然说服不了表哥见自己心上人,那就让心上人出来见表哥就好啦!

“表哥,我去方便一下。”

“让青石陪你去一趟。”文序道,“酒楼里人多眼杂,早点回来。”

“嗯嗯,知道啦!”楼清稚心不在焉应了一声,拉着青石就跑出了雅间。

文序倚靠在床边喝了一口暖乎乎的红枣茶,不由叹道:“难怪舅舅和舅母都不同意清稚远嫁。”

这点小心思都瞒不住,要是离了家里人,还不得被人剥皮拆骨生吞了?

冯淮拿着茶壶给他续了茶水,笑道:“为人父母总是如此,不过我看亲家舅母这么愁,估计也是拗不过孩子的。”

文序也笑了:“也是,但凡不顾清稚的想法,直接拆散就行了,哪里还需要发愁。”

以楼家在凉州的势力,还有拆不散的人?只不过是怕楼清稚伤心罢了。

楼家不同意这件事,可能是觉得楼清稚的心上人是个想攀附权势的凤凰男也说不定。毕竟前面还有他娘这个例子在,不谨慎才怪。

“再说了,担心孩子被人辜负,直接让儿婿一辈子住在凉州城不就行了。”冯淮说道,“那个男的不就是在凉州长大的吗?想来在这里住一辈子也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