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暗恋BE美学三部曲03)(54)+番外
情侣和普通同学的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情侣之间会更亲密,是日复一日朝夕相处的那种亲密,是随时随地可以牵手、拥抱、亲吻的那种亲密。
鬼使神差地,他拿出手机,点开了沈冰清的微博主页。
一条新的动态出现在主页的最上方。
“某人不在,今天放飞自我。(PS:许愿都吃完肚子不会疼……)”
附图里有一排冷饮和好几支冰激凌。
评论区的第一条回复来自肖逸宁,是一个皱眉的猫猫头表情包。
第二条回复同样来自肖逸宁,是一个小朋友发火乱扔东西的表情包,表情包上的配文是:“你要气死我吗?”
他将目光移回照片上,默默凝视了许久,才终于想起飘雪的东北和炎热的广州之间的气候差异。
他好像和她存在于两个无法相交的平行世界里。
他按熄了屏幕,把手机放回羽绒服口袋,仰头去看路灯下纷纷扬扬的落雪。
耳机里随机切换到一首歌,歌里的男声唱着:“就忘了吧。”
“在那些和你错开的时间里,我骗过我自己,以为能忘了你。”
沈清清,我也曾经以为自己真的能够忘记你。
可回忆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填满了时空里的每一分缝隙。
原来,我还是没能够骗得过自己。
我还是没有办法忘了你。
大四上学期,他成功保研到了清华的物理系。
保研结束,他开始寻找公司实习。在招聘软件上筛选实习岗位时,他看到“目标城市”这一栏,指尖顿住,在搜索框里输入了“广州”。
广州的目标公司有很多。
他通过了简历筛选和线上面试,被一家待遇不错的公司录取。
出发去广州前,他刷到她的微博,发现她的IP地址显示在上海。
她发微博说,自己人在上海拍戏。
于是他拒绝了广州的实习Offer,开始重新挑选上海的实习公司。
妈妈说,既然她已经有男朋友了,那就不要再去打扰她。
他不知道就这样一直跟在她身后,算不算是一种打扰。
他默不作声,不联系她,不和她见面,就只是站在她身后静静地等,始终和她保持着一段安全距离。
一段名为肖逸宁的安全距离。
大四毕业,他乘飞机去了趟Z大。
他混在人群里,想偷偷拍一张她的毕业照保存下来,却看到她在大家一起喊“茄子”时,没看向前方的镜头,而是仰头望向了身边的肖逸宁。她笑容明亮刺眼,肖逸宁双手扶着她的肩膀,上半身往她这边倾斜,眼神动作无不透露出两人的亲密无间。
人潮拥挤,身边有人蹭撞到他的肩膀,他没站稳,手里的相机摔在了地上。
他慌乱蹲下身去捡相机镜头的碎片,不小心被人踩到手,手指被碎片刺破,血珠顺着伤口滴落。
“您没事吧?”踩到他的人连忙问。
他摇摇头:“没事。”
“您这相机……?”
“碎了。”他恍惚回答,手上的伤口突然很疼,鼻尖酸涩,一滴眼泪落了下来。
他不知道自己落泪是因为伤口太疼,还是因为相机碎了。
这个相机,是高三那年她送给他的新年礼物。
不知不觉,他们竟然已经分别整整四年的时间了。
四年的时间不短,于他而言却似乎只是转瞬之间,当时和现在并没有什么不同。
唯一的不同大概是,沈冰清遇见了肖逸宁。
而他却依然被困在和她的回忆之中,每时每刻备受折磨,朝朝暮暮寸步难行。
她从大一时开始拍戏,陆陆续续去了各个不同的城市。他一有时间就会去她正在拍戏的城市转转,走一遍她走过的路,看一遍她相机下的风景。
有好几次,都是和她的粉丝们一起。
她的粉丝们很喜欢她,叫她“宝贝女儿”,总是夸她可爱。
每一次和她的粉丝在一起的时候,他都很想告诉她们:“她小时候也很可爱。”
他还想炫耀地问她们一句:“你们一定没见过十三岁的沈冰清吧?”
十三岁的沈冰清。初中时代的沈冰清。
十六岁的沈冰清。高中时代的沈冰清。
我全部都见到过。
我中学时代的青春曾经被她完整占满。
可我没见到过大学时代的沈冰清。
更没见到过——和肖逸宁携手完成四年校园爱情长跑的沈冰清,和肖逸宁彼此相伴共度未来余生的沈冰清。
岁月如流,三年的读研时光顷刻而过。
研究生毕业后,他去了北京一家天文科技开发公司工作。
某天他打开朋友圈,突然看到许澄光转发的一封婚礼邀请函。
“表妹的婚礼,欢迎参加。”
熟悉的名字蓦然进入他的眼帘,他指尖一顿,思绪陷入了停滞。
密密麻麻的刺痛毫无征兆地从他的心脏滋生蔓延,一路穿透他的喉咙、鼻腔和眼眶。他艰涩地眨了眨眼,几滴眼泪猝不及防砸落在手机屏幕上。
他反应了几秒,不明白为什么眼泪会这样先于思绪汹涌而出。
就像他同样不明白,为什么此刻他的胸腔会毫无规律地震颤,心脏渐渐痛如车碾,痛到他几乎想要立刻蜷缩起来。
可他还是克制着痛苦,手指点开了这封邀请函的封面链接。
照片里,身披白色婚纱的新娘笑得热烈明艳,像他记忆里的沈冰清,可偶然一晃神,他又觉得不像了。
记忆里的沈冰清,总喜欢把他的名字挂在嘴边。
一开始她喊他谢泽阳,后来她喜欢喊他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