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乖巧又能干(128)
一群人歇了会儿,开始往院外搬东西。
老屋这边没啥贵重东西,搁在院外也不怕人偷了去,几件怕雨淋的橱柜,姚沐儿赶着牛车,拉去翠荷婶子家放着。
林哥儿瞧见叔么牵着牛车进院,别提多高兴,衣裳都没穿好,迈着小短腿,哒哒哒跑上前,一脑袋扎进姚沐儿怀里。
“叔么!”
小家伙抱着他大腿,奶声奶气喊叔么。
姚沐儿听得一颗心软得一塌糊涂,矮身抱起小林哥儿,朝小孩儿白嫩的脸蛋上捏了捏。
“林哥儿想叔么没?”
小家伙搂着他脖子,脸蛋贴上去,亲热地蹭蹭。
“想啦,林哥儿可想可想叔么啦~”
虎子在一旁乖乖叫了声叔么,随后帮着把东西往柴房里搬。
姚沐儿哪能让个六岁小娃娃干这种活,掏出一块饴糖给林哥儿,过去接过虎子手里的长凳,让他到树下跟林哥儿一起吃饴糖。
沈月娘瞧着自家哥儿举着小手,认真吃糖的模样,笑着对姚沐儿说:“下回来可别再给他带糖了,牙都要吃坏了。”
姚沐儿道:“隔三岔五吃一块不碍事。”
他望着蹲在树下,安静吃饴糖的两个小家伙,抬手摸摸肚子。
小林哥儿乖巧可爱,虎子也是个听话的,自己要是有了宝宝,希望也能像他俩一样,是个乖巧懂事的。
东西都搬完,姚沐儿又跟两个小的玩闹片刻,便赶着牛车回了沈家小院。
十个精壮汉子,不到两个时辰便将老屋推得差不多。
姚沐儿跟沈氏在院子对过的树荫下,熬煮了一锅茶水,放凉后喊老徐头他们到树下喝口水,歇歇再干。
天气炎热,一群人在大日头底下抡锤子,可别中了暑气才好。
姚沐儿与夫君一早便商量过,给工人们每日四十文的工钱,外加三餐,饭食虽算不得丰盛,但量大管饱,晌午那顿还放有肉片,一群汉子吃得心满意足,锤头都甩得更起劲了。
过了日中,沈季青领着好几辆牛车进村,后头跟着好些个瞧热闹的村民,瞧见那青砖瓦片卸了三丈远,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想不到沈老三家,是第一个盖起青砖房的。”
“可不,族长家住的还是土砖房呢。”
“季青小子是个有能耐的,才半年就盖得起青砖房了。”
“这么些砖瓦得花不少银钱,还有木匠、泥水匠,都算下来少说六七十两。镇上那食肆我瞧见过,里头只有四张小方桌,地儿小得很,六七个月就能挣这么些银子,那小铺子当真这么赚钱?”
“姚记在镇上挺火的,我娘家宁家村的,不少人知道姚记呢,尤其竹筒菜,听说是有秘方的,别家酒楼学都学不来,只有姚记一家铺子卖。”
“听人说那吃食,都是季青小子他夫郎想出来的,秀梅妹子这是娶了个好儿夫郎啊。”
“谁说不是,人家命好娶了个好儿夫郎,往后日子勤等着享福咯。”
一群人既羡慕又眼红。
他沈老三家以前可是村里日子过得最差的,如今才过去半年,竟盖起青砖房了,把他们所有人都比了下去。
杨阿麽、断了条胳膊的张猎户,还有姚翠荷一大家子,都跟着沾了不少光,眼瞅着就要成为村里富户,一群妇人婆子心里别提多眼馋。
“秀梅嫂子,你家要盖房咋不跟乡亲们说,大家伙都是盖房的好手,又都是一个村子的,工钱指定比镇上那些泥水匠要得少,你这白白把银钱扔给外人,也忒不划算了。”有那想占便宜地开口道。
其他村民纷纷应和:
“大妹子你这还缺人手不?俺当家的会砌墙,家里灶房都是他垒的。”
“我儿子是泥水匠,手艺好着呢。”
“我娘家侄子也是,再说外人哪有自家人用着放心,听说有些手脚不干净的,还会偷拿主家砖瓦卖银钱呢。”
这话被几个耳朵尖的汉子听了去,扭头恶狠狠瞪过去。
“老虔婆,说谁手脚不干净呢?”
方才说话那妇人听了,一张干瘦的脸涨得通红。
她今年不过三十五,是几个妇人婆子里最年轻的,这王八犊子眼瞎不成,竟唤她老虔婆!
“秀梅嫂子瞧瞧,这就是你打镇子上找来的小工,他要行得正坐得端,还怕人说?”
姚翠荷叉着腰道:“长柱家的,你咋还恶人先告状呢,自己口出恶言在先,还怪上别人还嘴了?”
“又没跟你说话,你嚷嚷个啥?”
沈季青送走帮忙卸砖的伙计,回来听见几人吵闹,面无表情瞥了眼找事儿的几个妇人婆子。
一群人顿时大气儿不敢喘,长柱家的更是被那眼神吓得直打哆嗦,闭紧嘴巴不敢再吭声。
沈氏对长柱媳妇儿没啥好印象,沈家日子不好过那会儿,这妇人没少跟着沈荷花、沈秋芹,对沈家冷嘲热讽。现在瞧沈家挣到银钱,盖起了青砖房,又巴巴往上贴,见风使舵的模样,让人打心底里喜欢不起来。
沈氏瞅着想来占便宜的村民,冷漠道:“家里不缺人手,大家伙都散了吧。”
这些人没几个好的,嫂子妹子叫得亲热,暗地里巴不得你家过得不如她们。
这不,沈氏话音刚落,想占便宜的几个妇人婆子,便拉下脸嘟囔了句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沈氏没搭理,扭头招呼老徐头跟汉子们,半个时辰后过来吃晚晌饭。
“嚯,竟然是骨头汤!”
“不止,里头还有肉嘞!”
晡时开饭,汉子们捞着碗里肉块,惊讶得不得了。
晌午饭是肉片炒菘菜跟素包子,本以为晚上这顿不会再有肉了,谁知不仅有肉,还有肉汤喝,满满两大筐饼子,十个汉子吃到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