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乖巧又能干(134)
姚沐儿到屋里头与婆婆说了会儿话,又到前厅同小姑、小姑父打了招呼,到粮铺买了些米面后,赶着牛车回了沈家村。
“叔么!”
牛车刚进村,林哥儿跟虎子便颠颠跑着迎上来,后头跟着三只肚子吃得圆滚滚的小狗崽。
小狼犬们刚满月,模样憨态可掬,走起路来跌跌撞撞。
姚沐儿接住扑上来的林哥儿,将两个小家伙抱上牛车,低头一瞧,三只小狼犬一只趴在他鞋面上,一只咬着裤脚不松,只有小白最乖巧,安静坐在一边,歪着小脑袋用葡萄似的黑亮眸子,瞧着自己。
“去,当心踩到你们。”
他拿脚轻轻将缠在脚边的两只狗崽扒拉到一旁,驾着牛车往前走了两步,回头就瞧见小白摔了个屁股墩。
姚沐儿扑哧笑出声:“叫你吃那么多羊奶,胖到走不动道了吧。”
半月前捡到三只小狼犬,小白是里头长得最瘦小的,兴许是饿得很了,每回喂奶都抢着喝,另外两只性格好回回让着,日头一长小家伙长得膘肥体胖,小黑跟嗷呜都学会走道了,它还只会用脑袋拱地,这两日四肢小爪子才能立起来。
“嘤嘤~”
再次摔了个大头冲下,小白耷拉着耳朵疼得嘤嘤叫。
姚沐儿见它走得辛苦,过去将它抱起来放进林哥儿怀里。
“小白,胖嘟嘟的小白。”
林哥儿小手摸着狗崽圆鼓鼓的肚子,笑弯了眼。
秋季是吃荠菜的好时节,姚沐儿将牛车赶回家,带着两个小的到后山,采了一篮子荠菜,打算蒸个荠菜包子吃。
路上碰见同样来采荠菜的沈秋芹几人,就听她阴阳怪气道:“这不沐哥儿吗,家里都盖起青砖房了,还出来跟大家伙抢这点野菜吃呐。”
林哥儿心思敏感,虽听不出沈秋芹话里意思,但知道她是在欺负叔么,平时胆小的林哥儿,张开小手拦在姚沐儿身前,大大的眸子生气地瞪着沈秋芹。
“不准你说叔么!”
虎子上前,也用一双小牛犊似的眼睛,瞅着几人。
姚沐儿见状,牵过两小只的手,护在身后。
“我没记错的话,这后山应当是无主的,既然是无主之山,何来‘抢野菜’一说?婶子要是不想我在这采野菜,大可以到里正那,出银钱将后山买下来。”
沈秋芹闻言气得不行,还真当她没脾气了,大的小的都跑来欺负自个儿。
身旁同行的妇人,站出来说话:“牙尖嘴利,长辈不过说句玩笑话,你有十句在那等着,真不知道你爹娘怎么教育出来的。”
“婶子说的长辈是指?”姚沐儿看向那妇人,“我夫家大伯二伯住村西头,小姑一家住在镇子上,娘家在姚家村,不知秋芹婶子是哪边的长辈?至于教养问题,就要去问我爹跟后娘了。”
那妇人被怼得哑口无言,姚沐儿没给对方反应的机会,说完扭头就走。
呼~怼人真的好快乐。
夫君说得没错,对付这些口无遮拦的妇人婆子,就得用同样的法子治她们才解气。
“叔么,林哥儿饿了。”
虎子也捂着肚子,喊饿。
两小的玩闹一下午,早该饿了。
姚沐儿挎着篮子,一手牵着一个,“等回去叔么给你们蒸荠菜包子吃。”
“林哥儿帮叔么洗荠菜!”
“我帮叔么烧火!”
姚沐儿笑着应了声:“好。”
晚晌饭是香喷喷的荠菜肉包,一个有汉子拳头那么大,哥儿吃一个就饱,汉子两个吃到撑,还有肉汤喝,大家伙吃得心满意足,嚷着明儿还吃这个。
姚沐儿答应道:“成,山上荠菜多得是,明儿我再去采点来。”
“沈哥你知道火炕不?”有汉子问。
沈季青道:“听说过,北边冬日大雪弥漫,天气寒冷不能外出,百姓家家户户盘起火炕御寒,整个冬季几乎都在火炕上度过。”
那汉子朝他竖起大拇指,“不愧是沈哥,这都晓得。”
“头儿你瞧,老三又跟东家兜销他那火炕了。”
老徐头瞅了眼没管,扭头啃着包子继续看起图纸。
在家里排行老三的汉子,白他一眼:“有你啥事,一边去。沈哥我跟你说,这火炕好处多着呢,冬日可以御寒暂且不提,睡多了不仅能防止寒气入体,还能缓解痹症!”
“还缓解痹症,吹牛呢吧。”
“嘿,你还别不信,我爷爷当年从北边逃难来的,自打家里盘起火炕,奶奶的痹症好多了,夜里起夜都少了。”
姚沐儿听后,扯着夫君袖管,小声说:“夫君,咱也盘一个吧,到时隔三岔五回来住两天,娘的腿说不定也能好受些。”
沈季青也想到了这茬。
沈氏头两年冻坏了腿,每逢阴雨天便疼痛难忍,最近两个月病症越发严重,前几日下雨竟疼得不能行走。
“你会盘炕?”他问赵老三。
后者瞪起一双豆眼,搓着双手道:“我爷会!就是价钱稍贵些,毕竟家里就靠这手艺吃饭呢。”
“几两银子?”
赵老三比画了个“四”,“沈哥这宅子建得大,只盘一个屋,就是三两工钱,一两料钱,买料子剩下的银钱一文不差还给沈哥。若是四个屋子都盘火炕,就得要十二两银子才成了。”
沈文茹听得咂舌,“盘个火炕竟这么贵,那北边百姓得多有银钱,家家户户都能盘得起。”
赵老三搔了搔头,“其实那边百姓家家都会,只是咱们这儿没人懂,再加上气候不合适,很少有百姓愿意盘炕,有钱的地主老爷嫌火炕粗鄙不爱用,家里都建有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