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他乖巧又能干(164)

作者: 木橙西 阅读记录

“啥金勺子,那叫金汤匙!”

“勺子、汤匙,不都一样。”

“快看,小元宝睡着了。啧啧这小模样,可真俊呐。”

沈家宅院里围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元宝好一顿夸。

小家伙才三个月大,哪里听得懂,这些都是说给大人听的。

即便如此,姚沐儿心里也欢喜,将吃饱喝足睡着的元宝送回房,出来同秋哥儿几人置办起席面。

院内烟火缭绕,欢声笑语直到戌时快过,方才停歇。

“秀梅姐,院子都收拾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先回了。”姚翠荷解着腰裙道。

沈氏拎着食盒,从灶房追出来:“这些酒菜拿着,都是没动过的。”

“哎。”

姚翠荷一家子离开不久,沈氏同沈文茹一家四口也各自回房睡下。

东厢房内,姚沐儿将元宝放置床里侧,自个儿转身投入夫君怀中。

“铺子买下半年,如今已经又攒下百十两,这期间不仅盖了学堂,还有了元宝。”他勾着嘴角,心里十分满足,“现在的日子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沈季青吻着怀里人额角,温声说道:“以后的日子,只会比现在过得更好。”

“嗯。”

姚沐儿眉眼含笑,侧身看着小小一团的元宝,心中一片柔软。

“夫君,等元宝大些我想领他回姚家村祭拜下我娘。”

沈季青捏了捏夫郎指尖,嗓音格外温柔。

“我陪你一同去。”

“好。”

六月二十三,立秋。

立秋三天镰刀响,几日后百姓便开始陆续到田里忙起来。

进入七月,夜里气候转凉,不再需要冰块降温,打两下扇子便能入睡。

姚沐儿给元宝打着扇子,等小家伙睡着,起身到澡房冲了个澡。

明日是七夕,他还没想好该送夫君什么礼物呢。

沈季青收拾完院子,进屋见夫郎心不在焉擦着发梢,接过巾帕道:“我来吧。”

姚沐儿松手,垂着脑袋任由汉子指尖在发梢间穿梭。

余光瞥见夫君腰间系着的旧荷包,眸子一转,有了想法。

翌日铺子营业到酉时,沈氏给儿子使了个眼色后,将刚睡下的元宝抱了去。

姚沐儿耳根微红,穿着新衣与夫君一同到街上游玩。

看过乞巧,赏过花灯,不知不觉便到了月老庙下。

“快走,听说这座月老庙还能求子,很是灵验呢!”

“真的吗,那我可要去拜上一拜。”

两个作夫郎模样打扮的哥儿从身旁路过,姚沐儿听见二人对话,忍不住笑出声来。

“夫郎?”

他主动牵起夫君的手,笑着道:“咱们也进去拜上一拜。”

不为求子,只求夫夫恩爱,阖家团圆。

拜过月老,系过红绸,姚沐儿从怀里掏出两枚绣着并蒂莲的荷包,将其中一枚绣着沐字的递给夫君。

“娘亲家乡那边,夫夫成亲当晚是要结发的。”他捏着荷包,面上浮起一坨红晕。

北州府并没有结发的说法,姚沐儿原本还担心夫君不懂何意,刚要解释,就见汉子接过荷包,勾唇问道:“夫郎昨夜假装入睡,是为了偷剪为夫的头发?”

姚沐儿闻言,耳根脖子皆染上绯色,他眨着一双湿润的眸子,羞赧道:“我特意等你睡着才剪的。”

想不到夫君竟也是装睡。

沈季清扬了扬嘴角,随即将荷包系在腰间。

“谢谢夫郎,我很喜欢这个礼物。”

说着掌心翻转,一根被人精心打磨过的梅花木簪,出现在掌心之中。

“向老师傅学了木雕,弄坏了九个,幸好第十个成功了。”

姚沐儿瞧着木簪一脸惊喜,怪不得这几日夫君身上时常带着一股木屑的味道,原来是在给自己准备礼物。

“谢谢夫君!”

他将发顶银簪,换成夫君亲手雕刻的木簪,这一戴便是几十年,再也未换过。

翌日铺子开业,姚沐儿将元宝抱去给沈氏看顾,自己到院里帮着择菜、熬煮凉粉。

“听说没,镇国大将军头几月被皇帝老爷抓进大牢了!”

“净瞎说,咱大元国百姓谁人不知,皇帝老爷对镇国大将军情同手足,还将小王爷嫁给他作夫郎呢。”

“边关战乱就靠大将军镇守,要是大将军真被关了大牢,岂不是又要打仗?”

“那不晓得,前几日我到府城走商,听一群官差说的。”

“大家伙就别操那个心了,咱这穷乡僻壤的地儿,即便打仗也波及不到,不如来上一盘兔肉,再喝口小酒,快活一日是一日。”

“说得对,沈掌柜再来一盘辣炒兔肉,要麻辣的!”

“这桌也再加一盘,要中辣!”

一群人又聊起其他,姚沐儿却皱着眉头,心不在焉。

边关若真战乱,到时只怕又要征兵,那夫君……

“嘶——”

手指不小心被溅出来的火星烫了下,沈季青出来取凉粉正好瞧见,他走过来握着夫郎手指,轻轻吹了吹。

随即温声叮嘱,“当心些。”

姚沐儿望着夫君,拧起眉心道:“夫君觉得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十有八九。”

镇国将军功高盖主,皇帝早对他心有防范。

这些寻常百姓自然不知,因他在军营待过几年,听到不少朝堂辛秘。

姚沐儿闻言,一脸忧愁,“那怎么办,不会又要征兵吧?”

沈季青捏着夫郎掌心,低声安抚:“边关不会那么快战乱,即便真要征兵也是几年之后,那时青云早已考中秀才,替家里免了徭役。”

上一篇: 日月国 下一篇: 一品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