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乖巧又能干(43)
姚丽娘抱着哭累的安哥儿,道:“你家沈庆宝平时没少欺负我家安哥儿,今儿更是把安哥儿推到地上摔伤了手,心思这么歹毒大嫂还不知道好好管教,将来养成沈四狗那个德行,大嫂就高兴了。”
“你儿子才……”
“行了,都少说两句!”
“老二家的先抱孩子去处理伤口,别再做下疤。老大家的,庆宝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了,七岁了还只知道到处闯祸,为了一根糖葫芦撒泼打滚。”沈有德黑着脸说,“依我看也没必要送去书院念书了,沈家丢不起这个人。”
沈月兰不敢与公公呛声,只拿眼神恨恨地盯着二房一家。
“老大家的领庆宝回屋换身衣裳,瞧这造的,往后再有不如意躺地上打滚,衣裳也不用穿了,省得浪费水洗。”赵秀菊语气淡淡。
她向来看不上大儿媳,早先给大儿子说的姑娘,大儿子死活不同意,转头让她去沈老蔫儿家提了亲。
沈月兰人长得不错,性子却随了母亲沈春娟,精打细算又抠门,最重要的是没脑子,遭人挑拨猜忌自家人的事儿没少干,要不是肚皮争气生出个会念书的大孙子,早使法子整治了去。
“老三家的坐吧,你这身子骨可不能久站。”
瞥见沈季青搁在桌上的节礼,又道:“人来就行了,带那些东西干啥。”
“自家晒的干货,不值几个钱。”沈秀梅笑着说。
长辈们说话,姚丽娘担心姚沐儿兄弟俩嫌闷,便把人叫去西屋,陪两个孩子玩耍。
沈季青也被二堂哥叫去,兄弟俩聊起军营里的事儿。
姚沐儿进了西屋,便瞧见安哥儿噘着小嘴儿,一脸委屈地坐在床上,边上大他两岁的哥哥沈庆平,正拿着一只竹编蚂蚱哄弟弟开心。
姚沐儿勾起嘴角,从荷包里掏出两块饴糖,分给两小只。
沈庆平接过饴糖,道谢:“谢谢小叔么。”
安哥儿有样学样,“谢谢小叔么。”
嗓音软乎乎,听得姚沐儿心都化了。
在沈老大家待了小半个时辰,沈秀梅见时辰不早了,便说先回家,改日再来探望大哥大嫂。
赵秀菊本想留人吃晚晌饭,听沈秀梅说两孩子在镇上支了个食摊,得提前准备出明早做吃食用的食材,这才没拦着。
姚丽娘跟婆婆在灶房整理节礼,竟从干货底下掏出一条猪肉。
“你三婶儿就这样,旁人对她一点好,都得加倍还回来。”赵秀菊说道。
这头,沈氏从大嫂给自己的篮子里翻出一包糖果子,她摇头笑了笑,随即让儿夫郎拿去,三人分了吃。
姚沐儿捡了三块,吃完便开始忙碌起来。
日入时分,沈家小院一片宁静。
西屋里,夫夫俩燃起油灯,将白日里赚的铜板数了出来。
“一百九十七,去掉买骨头跟肉的银钱,还剩下一百二十八文。”
姚沐儿数出二十八文,剩下的用绳子穿好,让夫君放进钱箱里。
“去掉本钱今儿赚了六十二文。”
姚沐儿一脸欣喜,与夫君商量着,明儿再多蒸两笼包子。
沈季青答应下来,去灶房打了热水,夫夫二人先后泡了脚,便准备躺下歇息。
姚沐儿有些睡不着,索性跟夫君聊起天。
“幸好头两日青云多做了些竹筒,不然明天一准儿不够用。”
沈季青揽过夫郎腰,动作自然地将人搂进怀里。
“过几日姚记名声打出去,就用不着做竹筒了。”
“也是。”姚沐儿枕着自家夫君手臂,寻了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
-
翌日卯时,三人拉着板车到摊位时,已经有好几位食客等着了。
“姚老板,你们可算来了!”
“好香的骨头汤,我都闻见肉香味儿了。”
“姚老板今儿我带了竹筒,是不是就不用花银钱买了?”
“姚老板给我来两个肉包,再来俩素包!”
姚沐儿安抚道:“大家伙别急,等我们把食摊支起来的。这位大哥带了竹筒,自然不用再从我这儿买。”
等待食摊支好的片刻工夫里,又来了十来个百姓,巷口被挤得水泄不通,急着赶去上工的几个汉子,频频朝里张望。
“老板好了没?我们兄弟几个赶时间呢!”
几人都是北街来的,听一起上工的兄弟说,西巷这头开了家送骨头汤的包子铺,这才绕路赶了过来,不想老板竟来得这么晚,眼看快到开工时辰才到。
“马上就好。”
姚沐儿让夫君往炉里添了些木炭,等骨头汤烧开,对一直等着的食客们,带着歉意道:“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
“姚老板我是第一个来的,给我来两个肉包两个素包!”
“我第二个!我来两个素馅的,沈老板我带了竹筒,用我的!”
“我要两个肉馅的,我也带了竹筒!”
……
姚沐儿收银钱,姚青云打包,沈季青盛骨头汤,三人忙活了一炷香的时间,将这一批食客送走,总算有了喘息的机会。
沈季青见夫郎累得捶起胳膊,开口道:“这会儿人不多,你跟青云到一旁歇会儿,我能应付得了。”
“好。”
姚沐儿知他体力好,这点强度对夫君来说九牛一毛。
跟弟弟歇了会儿,两人便回到食摊,将汉子替换了下来。
“沐哥儿?”
声音有些耳熟,姚沐儿没注意,“请问要肉……薛三婶儿?”
见是帮过自己的薛三婶,姚沐儿不禁露出笑容。
“我还当瞧错了,没成想真是你!”
薛三娘挎着菜篮子,等食客走了,才上前道:“昨儿听宅子里下人说,西巷这边开了家送骨头汤的包子摊,我寻思正好没事过来瞧瞧,想不到竟是你们夫夫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