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覆国之爱(183)

作者: 凤初鸣 阅读记录

(作者插嘴:红薯耐饿,还能防癌治便秘,好东东。荞麦,味道不咋地,做面条色黑易断,因为成熟期短,在收过麦后补种一茬,饥荒时用它救命。至于红薯是什么时候引进中国的,可能是明朝,专家没有明确定论,大家不要计较无关的细节问题。)

昭华捧着红薯,看来看去,眼睛发亮。

两国交战,拼兵力,拼武器,拼智慧,拼上下协作,更是拼国力,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再善战的军队也会不战而溃。自燕国亡后,齐国也防着燕国有异动,除了解散军队以外,就是控制了燕国的粮食,燕国虽处鱼米之乡,但是许多粮食打下,都让齐国强行征走,储于通县大仓。

红薯这东西产量高,又耐饥,还不会被征去做军粮,真是好东西。

文康看他捧着红薯看个不够,不耐烦道:“该上路了。真是的,给你那么多珍宝,你正眼不瞧,一个烂红薯你含情脉脉的看。”

文康暗骂自己说话的语气,象是嫉妒几块红薯。

昭华回过神来,把红薯放车上,道:“金银珍宝能吃吗?能顶饿吗?现在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还是这东西好。”

说着心里有了盘算,如果这东西能在燕国广泛种植,倒是能解决以后的军粮问题。燕国每季都贡给齐国许多特产,以食物居多,实在太亏了,还不如贡给金银珠宝,这东西又不能消耗,待复国成功,还可以再拿回来。耗费燕国的粮食来充实齐国仓库,真是不划算啊,只是不知齐国肯不肯同意让燕国用珍宝替代粮食来上贡。

昭华又沉思起来。

“发什么呆,走啦。”文康不满意地推他。

两人继续上路,一天下来,路上遇见许多散兵,还有负伤的兵士和民团兵勇,还有拿着武器的普通百姓,就是没有齐军的消息。两人小心翼翼,不敢多事,尽找偏僻地方赶路。

路上有农人卖冬果梨,篮子里只剩下一个,冬果梨个大味酸甜,一个足有斤把重,昭华素来不喜欢甜得糖水般的梨,却喜欢带酸味的冬果梨,立即把剩下的那个买了下来。

“把你的宝剑给我。”昭华伸手。

文康二话没说,把抱在怀里的大虞天子宝剑“龙渊”给他。

昭华斜他一眼:“问也不问一句,这么轻易给我,不怕我杀你?”

文康一笑:“你不笨,我不弱。为何要怕?”

昭华一脸郑重拔出天子宝剑,古雅的手柄,流畅的外形,优美的质感,饱饮过无数人的鲜血,剑身闪着寒光,散发着睥睨天下的气势,令人胆颤魂飞。

郑重举起,把梨一劈两半。

文康看着他拔剑削梨,不由得嘴角抽搐,这天子剑,向来为皇帝所有,只用来斩杀敌人,或是赐死德高望重的大臣,能死在此剑之下对谁都是一种荣耀,没想到居然有一天被拿来削水果。早知道他拿来切梨,就不给他了,存心添堵,文康气得咬牙。

昭华啃了一口,把另外半个梨给他,文康拒绝。

“你不知道梨是不能分着吃的吗?”

“你什么毛病?冬果梨个大,本该分吃,况且,分梨又怎么着,生离死别,人生之常。有什么好忌讳的?”昭华不满意的瞟他一眼,一边故意把梨啃得嘎嘣响。

文康就是不肯吃,昭华也拿他没办法。

昭华和文康两人好不容易行到彭州附近一个小村子,文康的伤病愈发重了,本来受了好几处刀伤,怕引人注意,没敢去医馆求医,只好弄了些药胡乱用了,再加上最初两天腹泻,路上也没有养人的东西可吃,现在更加腹痛如绞,泻得厉害,只得到一家农户请求借宿,请了个郎中来看,却看不出什么毛病。

昭华为难起来,想了想,准备去彭州请个真正的坐堂大夫来看,顺便看看那里的情势,不知道驻守在那的三千齐军下落如何。

昭华知道自己一身女装有些招蜂引蝶,索性换回渔人装束,嘱咐了文康几句后出了村。

到了彭州城一打听,才知那里的齐军已经被反攻过来的卫军打跑了,只是不知损伤如何,听卫国人说的歼敌多少多少,只怕不能尽信,历来征战,总是将敌方伤亡夸大,已方损折缩小,报到上面,也是各个欢喜。

所以对卫国人说的齐军尽歼之类的言语昭华并不相信,可是却不知齐军主力现在何处。

昭华总觉得有人在盯着他,回头看却什么也没有,感觉到一股危险气息,所以准备请了大夫就赶回小村,以免再生变故。

昭华问了大夫住处,加快脚步。

“你可是要找大夫?”声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我带你去。”

昭华回头一看,又是凤逸,心里一喜。

“凤,你一直跟着我吗?怎么还不回去?”

“你在这里,我怎么可以就这么回国?”凤逸说着,把昭华拉到偏僻处。

“回去吧,燕国需要你。”

“燕国更需要君主。”

“凤,我说过我不能回去,我要送文康回齐国。”

“我知道我劝不动你,所以请容乾来劝你。”凤逸盯着他,眼神异样。

“容乾也在这里?”昭华又惊又喜。

“容乾,快过来。”凤逸朝着昭华身后叫道。

昭华回头看去,却见身后什么人也没有,刚觉不好,颈后挨了一记,眼前一黑,人事不醒。

天子之剑,上古神兵,是打架杀人,居家旅行,削皮切水果的必备良品。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预告:屋漏偏逢连阴雨,小华仇家找上门来。都怪凤逸不好。

上一篇: 碧玉箫 下一篇: 七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