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覆国之爱(334)

作者: 凤初鸣 阅读记录

这时,燕军大将喊话,下令齐军投降。那副将也听说过昭华的为人仁厚,连对卑微的奴隶也心存慈悲,并不是嗜杀之人。再看左右没有突围之路,只得下马投降。

昭华亲自接见了副将,要他写信劝说王镇恶投降,并声称后方还有大批军队赶来,誓要全力攻打拿下郯城,到时候生灵涂炭就不好了。

副将将信将疑,剑架颈上,不得不写了劝降信,一众齐军俘虏被押在兰陵关城内。

岳青槐命燕军从正门开进,然后从后门出来,换了旗帜衣服,第二天再从正门开进,从后门出,再换旗帜衣服。第三天,仍是如此。齐军俘虏看见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燕国军队开进城内,不知道有多少人马,只见兵强马壮,矛戟犀利,粗略估算每天进城的燕军数量,怕有十万之众。再听说燕国新帝昭华亲自率十万大军,备好充足的武器粮秣定要将郯城攻下,齐军个个胆寒。

副将本来并非真心投降,眼见燕军势大,心里担忧郯城,看见燕军忙着整休,瞅个机会,带着一众亲信从偏门逃跑。

燕军看见,大声呐喊,作势追赶一番,自然是追不上。

副将逃回郯城,向主将王镇恶讲述了兰陵关见闻。王镇恶听说昭华的确是死而复生,又亲率十万大军攻城,也是高度紧张起来,只是一万兵马已经折在兰陵关,郯城内只剩下数千兵士,好在粮草充足,城池坚固,只要坚守不出,时间一长,想必燕军撑不住,自会退去。

做好防备,王镇恶封了奏折六百里加急送向齐国国都。

“有用吗?”副将还是无比担忧,看着他封好奏折,盖好六百里加急的印戳。

“用处不大。”王镇恶发出奏折,说道,“我军主力均在北骁国边境,就算立即停战,飞也飞不了那么快。”

“如果不是我大军精锐在北方与北骁国作战,谅那昭华没这胆子敢与我对抗。”

“兵者,凶器也。一旦开仗,就不容易善了。现在我大军和北骁国的仗不好收场,皇上又是好面子的人,要停战还得一阵子,我们挺过这段时间就好了。”王镇恶给部下鼓劲。

郯城守军如临大敌,备好守城器械,做好抵抗准备。

很快,两天后,燕国大军浩浩荡荡杀到,中军黄龙旗迎风飘扬,十分醒目。马尾上拴着树枝,马蹄翻飞,扬起漫天大尘,看上去声势很是惊人。

昭华亲自领了数千人马在郯城城前扎营,又安了许多空营,插上旗帜,立着穿军服的草人,远远看上去,燕军阵营连绵数里望不到边,真是旌旗如云,矛戈如林。又下令兵士砍树盖屋,摆出要长期围困,打不下来也要饿死对方的架势。然后时不时地攻城搔扰。

进攻者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个时间,地点,任何方式来进攻,而守城者则必须没有选择的日日夜夜,守住城池四周。于是齐军吃饭时,睡觉时,都会遭遇燕军的抛石机、冷箭、挖地道、夜间偷袭、木桩撞城门等各种手段的攻击。

齐军气急败坏,却惧怕燕国“十万”大军和昭华的威名,不敢出城迎战。

与此同时,岳青槐、南敬亭、陈之武带着其他人马,将所有驻在燕国的零散齐军全部歼灭,并进入齐境,抢占了几个产粮重地的大仓。郯城以为燕军全力攻打,缩在城中加强戒备不敢出来支援,于是其它地方的小股齐军很快在燕军绝对优势的打击下,被轻易消灭。

至此,郯城成为孤城。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预告:小康接到消息,真是……那心情……那感觉……写信给小华。

战争场面描写无能的人避开场面写其他。

一场大雨暑气消,

长夜漫漫蚊子咬,

早起奋力来码字,

低头一看满身包。

不完全数有十个,痒!痒!痒!可以做不更文的理由咩???

第136章心病难治

岳青槐等人消灭了散在各处的齐军,回师与昭华会合,团团将郯城围住,也不急着攻打。白天在城外喊话劝降,晚上燃起羹火唱着燕地歌谣,凄婉的歌声随着夜风飘入城内。

城里的燕国百姓听到故国歌谣,潸然泪下。

昭华巡视军营,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可是到了晚上独自一人时却辗转反侧,急得难以入睡。

岳青槐带着人到郯城外围视察地形,看到缓缓流过的郯河,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昭华见他回来,迎出中军帐,见他神色,笑问:“是不是军师有了破城之法?”

“没错。”岳青槐摇着破蒲扇,不顾一众将士的急切,缓缓喝了茶,卖足关子,这才取了支箭,在沙地上笔划了大概图形。

“瞧,这条河叫郯河,贯穿全城,如果在这个地方堵塞了上游,不出几天则河水倒灌郯城,城中必乱。到时候我们可以趁机杀入。”

“好,军师高见。”将领们纷纷赞同。

昭华脸上笑意尽失,眸中尽是不忍之色。

凤逸知他心里所想,劝道:“陛下请勿忧心,两国交战,死伤在所难免。”

“军师,可有更好的法子?”

岳青槐很干脆的说:“如果不用这个法子,继续拖下去,齐国那边的大军杀到,我们会很被动。如果要强攻,我方伤亡会比较大,陛下不忍伤害城中百姓,那么受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将士了。”

昭华沉思不决。

“陛下,快下令吧。”将领们纷纷摧促。

昭华沉吟半晌,才下令:“就请军师派人去上游堵塞河道,听城中号炮一响,立即疏通河道。凤逸,你带人趁夜潜入城中,发动百姓反抗,待大军攻城时,想法将百姓疏散入高地,尽量减少伤害。南将军和陈将军指挥攻城。”

上一篇: 碧玉箫 下一篇: 七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