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覆国之爱(85)

作者: 凤初鸣 阅读记录

昭华向太医点头为礼:“多谢太医。”

又转向文康说道:“皇上万金之体,无比贵重,请不要待在这种低贱的地方,以免弄脏了衣裳。”

仍然是平静漠然,温驯恭敬,又多了一种冷到骨子里的寒冷。

听到这逐客令,文康怔怔地望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虽然太医吩咐卧床休息,但是昭华惦记太后,还是小心翼翼地下了床,扶着墙走了几步,自觉还可支持。用了清淡养人的粥汤,又用了药,感觉好多了,身上也有了力气,便向皇帝请求去看望太后。

文康看他行动不便有些为难,可是一想太后拒不服药,也无心饮食,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答应他再休养一晚,明早去向太后请安。

第二天一大早,文康带昭华前往甘泉宫,想了一下,命人用一顶软桥抬了他去。

寝殿内,太后斜靠在榻上,合着眼,听文康向她请安,只“嗯”了一声不再说话。

“请太后喝药。”虹姑小心地捧上药碗。

“不想喝。”太后仍是冷淡不欲答理。

文康示意昭华:“愣着干什么?还不伺候太后服药。”

昭华从虹姑手里端过放药碗的小托盘,在太后榻前跪下:“请太后服药。”

耳边是温润低沉又带着略微沙哑的声音。太后一震,睁开了眼,坐起身来,嘴唇翕动着说不出话来,不敢置信地看着跪在榻前的昭华。

“请太后服药。”昭华眼眶湿润,满是乞求的神色。

太后嘴唇发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只得端过药碗一饮而尽。

太后轻抚昭华的头,压抑两天的泪水如雨点般止不住的落下。

“苦命的孩子,我可怜的孩子……”太后抚着昭华的头,不停地说着这句话。

从不在人前流泪的昭华也忍不住趴在太后膝上,虽然看不见他趴在膝上的脸,但是从他抽动的肩膀来看,也知他在哭泣,哭得伤心欲绝,哭得哀伤凄怆。

侍立一旁的虹姑,翡翠等众宫女也陪着落泪,一时间宫内凄惨万分。

文康却暗松一口气,这死硬的傻瓜终于哭了,哭出来就好。

看这么些人哭成如此情状,觉得自己就是造成这一切的恶魔,苦笑一下,知趣地离开。这两日来他不知苦笑多少次。太后和昭华心里的苦可以倾诉,可是他心里也有苦,却向谁说。

“太后,该用早膳了。”宫女上前禀报。

“我没胃口,你们伺候昭华殿下用膳。”太后擦擦眼睛。

“太后不吃,我也不吃。”昭华抬头,泪眼朦胧地望着太后。

“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太后无奈,只得让人扶到餐桌前,慈爱地望着昭华,道:“在我的宫里,没有外人时,叫我姑母。”

“姑母。”昭华一声呼唤,泪水又落了下来。如果说在饱受折磨屈辱的日子里能有一丝温暖的话,就是来自姑母这里了。

负责照顾太后的御医向皇帝禀报:“启禀皇上,太后已经开始用药,也开始用饭了。”

“嗯,知道了。”文康闭上眼好象睡着一般。

夜晚,月光静静洒在富丽的宫城。

文康只带了一个侍从,悄悄来到太后宫,没有惊动任何人,一进内院就听到寝殿里一个女子高兴的声音唧唧呱呱。

原来是翡翠,只见她表情夸张地讲着什么,好象是笑话,或是个有趣的故事。太后斜靠榻上微笑地看着她。昭华坐在她身边,依偎在她怀里,好象流浪在外许久的孩子重回母亲的怀抱,脸上是温柔安心的笑容。

文康在门外看到,心里一震,一种奇异的情愫被唤醒,记忆中的昭华总是嘴角上扬,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极少见他发怒,就算发怒,也没有什么威胁力量,不象文康,哪怕微笑,也让人感到阴冷可怕,从心底升起惧意。

十年前的昭华还是青涩少年,他的笑容温和,又有点调皮纯真的味道。长大成人后,从战场上隔江而望,到燕城外受降再到现在,文康还从没见他笑过。那略带顽皮的温和浅笑仿佛仍在前世。

现在的昭华,笑起来温柔恬静,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如春天的轻风拂面一般舒服,又如冬日的煦阳般温暖。看多了他漠然冷淡又悒郁的样子,现在看他笑起来就象春暖雪融,牡丹绽放,美得令人窒息,舒服得让人沉醉。

文康目不转睛地看着,直到被里面的人发现。

屋里的人发觉他过来,欢快的气氛转眼消失,太后的笑意瞬间不见,昭华,虹姑,翡翠等人跪伏在地:“参见皇上。”

“平身。”

文康维持着皇帝的威严,收敛了情绪,向太后请安,殿内顿时静悄悄的,连一声咳嗽都没有。

皇帝不开口,别人也不敢说话。文康只好轻咳一声:“翡翠,你刚才讲什么这么高兴?”

翡翠小心翼翼回话:“回皇上的话,奴婢在讲小时候的趣事。”

“继续。”

翡翠只得接着讲,可是完全没有了方才的兴奋,也没故意的夸张表情和动作,干巴巴讲完,又剩下一屋子的沉默。文康眼角余光一扫,昭华如以往那样低头垂眼侍立一旁,看不到任何情绪波动。

文康也是如坐针毡,知道只有自己这个碍眼的不在,这些人才会有一点短暂的欢乐。

“母后早点歇息,儿子告退。”文康这话一出来,殿里的人似乎松口气一般,翡翠毫不摭掩的面带喜色。文康心里暗怒,没说什么。

等他走后,太后寝殿又恢复了轻松愉快。

昭华在太后宫待了三天,宝贵的三天,短暂的三天,幸福的三天。

上一篇: 碧玉箫 下一篇: 七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