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国师宠妻日常(370)
贾珍一停顿,还是说了实话,“多带些银子家什去。”
这是转移家产的意思?
贾政跟贾赦两个也都听懂了。
贾政又皱了皱眉头,道:“当日我还在朝中做官,陛下不喜僧道,度牒发的不容易,而且如今管得也严,怕是……带不了多少银子吧?”
贾珍道:“无妨。说来也是天不亡我,有几个度牒,一直叫人顶替着,如今换了她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早先不过是讨我父亲欢心的随手之举,现在是能救命了。”
“父亲保佑。”贾珍冲着虚空拱了拱手,叹息道。
贾政跟贾赦都沉思起来。
这话说得也不错,等搬出这御赐的宅邸,贾家就是真的败了,家里没人当官,手里拿不住权,钱自然是留不住的,那藏家产往哪儿藏呢?
史王薛三家哪个能叫他们藏银子?江南倒是还有个甄家,可败得比他们快多了。
甄家倒是往贾家藏了不少银子,可甄家落败速度之快,已经不可能有人来取这银子了。
贾珍又道:“我给她备上二十万两银子带走,你们若是想……动作也快些,再准备些信物,将来万一有人能起来,也能靠着这些银子站稳脚跟。”
中元节这天,贾家又开了祠堂,能找来的族人全都叫了来,里里外外跪到大门口,一堆姓贾的手里都拿着香,声势浩大的祈求祖宗保佑。
女眷们虽然进不得祠堂,但也一样在外头的烧香行礼,只求祖宗显灵。
祭祀从天黑开始,单看准备的那些祭品,八成是要来个通宵祭祀了。
旁边伺候的下人没好气的跟同伴吐槽道:“这不是逼迫祖宗吗?我要是宁荣二公,我才不管他们呢。”
“这么不争气的后人,连家产都守不住,这才多少年?跟老爷一起挣下这家业的焦大还没死呢。”
下人的小声吐槽夹杂在声势浩大并且很是整齐的“求祖宗保佑”声音里,完全没人注意到。
贾家的下人差不多只有三百之数了,理论上这么多人是够用的,安国府也不过两百出头的仆从而已。
不过贾家的这些下人里头,还有不少是奶过主子的体面人,不做活的,加上今天晚上祭祀抽调了不少人去,看家的没剩几个了。
虽然自打上回薛蟠摸去元春屋里之后,贾家的确是狠狠管了守门上夜的,不过贾家这情况就在这儿摆着,也就这样了。
才到亥时,原·荣国府就有人慌慌张张的跑来,“不好了!大老爷!二老爷!咱们家里失窃了!”
贾赦贾政两个都跪在地上的,闻言顾不得许多,猛地起来,不知道是消息太过震惊,还是跪得久了头晕,两个都没站稳。
“老太太屋后的仓库叫人给打开了——”
贾政怀疑的看了贾赦一眼。
“你怀疑我不成!”贾赦怒道。
下人继续道:“二太太院子后头的库房也叫人撬了门锁。赖管家的屋子,还有李、赵、张、王四位奶妈家里也叫人偷了。”
“这是内贼啊!”贾赦大声道,又追问:“我院里呢!”
“也……未曾幸免。”
贾赦摇摇欲坠,“赶紧去清点损失,赶紧报官!”
问题就在于贾家这船眼看要翻,各家都找机会贪了不少东西,这又不能放在明面上说,这么一想,就连贾政都开始心塞了。
只是贾家失窃的消息传出来,先来的不是大兴县的人,而是锦衣卫。
贩卖私铁那事儿也查的差不多了,虽然还有几个漏网之鱼,不过贾家失窃,锦衣卫也怕徒生变故,决定收网了。
贾赦看见锦衣卫拿着封条一个个箱子贴过去,一个个门贴过去,惊得两股战战。
“跟他们说,我们跟安国公有旧,我女婿是锦衣卫百户!”
贾珍贾赦毕竟还有个末等爵位在身上,再者陛下还没发话,锦衣卫还是给他们留了几间房供居住。
不过打今儿起,贾家两府是被锦衣卫看管住了,不能进也不能出。
顾庆之得到这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五天后了。
尹恩立通报的时候也没避着他。
“……除了宁荣二公的后人,还有缮国公跟齐国公,东平郡王也有牵连,另有些来京中做生意的蛮夷富商,居中统筹的是平安州总兵,人已经控制了。”
皇帝冷笑连连,“当初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如今嫌太过安定的人也是他们!”
顾庆之拿了卷宗来看。
大概就是这些人家仗着爵位之便,加上大魏朝又不限制百姓持有少量的兵器,每年收集不少铁器往平安州运送。
靠着做生意的蛮夷来回调停,攒够差不多数量,放到商量好的地方,那边就借着打草谷的名义入侵。
表面上看起来是打的有来有回,总兵还能捞些功绩,实际上都是事先商量好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把铁器运出去。
“他们卖出去的每一个铁锅,最后都会变成弓箭射在边关将士的身上!朕饶不了他们!”
“平安州总兵处死!他贪了多少银子,就往他身上摞多少!他要是能撑住,朕就饶了他这条命,银子一分不要,全给他。”
皇帝气得满脸通红,尹恩立正要劝,顾庆之道:“不如凌迟。”
皇帝立即就冷静了下来,“这事儿王子腾也脱不了干系!他奉旨巡边巡的是什么?去看大漠孤烟直吗?人家先汉的使节,一人就敢出使西域,一人就能逼退大军,朕的这些忠臣们,好吃好喝伺候着,一个比一个怕死,一个比一个贪财。”
顾庆之把卷宗递了过去,皇帝拿在手里,道:“朕仔细看看。怎么处置的确不能凭一时之气。借这一次,朕要叫他们再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