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开荒(252)
最后村长也知道是忽悠不了,只能作罢,毕竟那红薯的产量,他都看在眼里,一家二十斤,育苗出来真的能种不少了,赶在年底还能收一波,那今天就能过个饱年。
另外,文修易也说了,种了红薯剩下的地可以种大豆,大家只管种,到时候种出来他们家都收,前提是豆子的质量好才行。
这家家户户都是老农了,种出来的豆子能不好吗?
村长全应了,至于村长怎么去通知村里人就不是他们该管的事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文家人下地干活的时候就陆陆续续的有人来打听买红薯做种的事。
得到文家人确切的消息,大家这才放心,那东西的产量,是真的高啊,就算只有二十斤,今年种了,明年再继续留种种,这产量不就一下上去了。
这样一来总比像往年一样,种一茬粮食,种一茬菜,最后卖不掉的就全烂在地里。
而且多出来的地还能种豆子,这可高兴了大伙,文秀才说了,这种大豆能养地,养得好来年的麦子也才能长得好,不管是为什么,但是文秀才说了,他们就照做。
而且文家也说了,种出来的豆子,卖不掉的他们都收,现在文家有个大酱作坊,这做大酱的材料可不就是这豆子嘛。
一时之间大家也不担心自己的销路了,那干活的劲就更足了。
至于文修易为什么让大家都种豆子,一方面确实能改善土质,这收了麦子地得养一养,不然到了第二年营养流失长出来的麦子也不好。
还有一层就是罗氏的大酱作坊,这豆子的消耗量也不小,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文瑶跟他说的榨油的事。
现在食用油都是猪油,这东西香是香,但是文修易就担心吃多了也不好,还是得弄点植物油出来。
不过这事除了父女俩,其他谁也没说。
收完了麦子,村里人又热火朝天的开始翻地,又按照文修易的方法育苗,家里的地,栽了一部分的红薯,剩下的就全听了文修易的,种起了大豆。
至于文家自己的地,则一半种了土豆,一半种了红薯,荒山上开出来的那些地里,种上了文瑶的向日葵和辣椒跟番茄。
也就是在这样忙碌的日子里,玉米地里的玉米,终于迎来了收成。
李福等的就是这一天,也不枉费他在文家赖了这么久。
所有的玉米收上来,称了重量。
一亩地的产量在一千三百斤,比起红薯和土豆,产量略低一些,但也已经超出了原本的粮食太多。
而且为了让他们更切身实地的感受玉米的好处,文瑶甚至做了玉米宴。
玉米蒸的饭,玉米做的饼,水煮玉米,爆米花,甚至玉米炒的菜,玉米炖的汤,凡是只要是用得上玉米的,全都上了。
第227章 去府城教人种地
全是玉米的,文瑶几乎是将自己能用玉米做的东西全都做了出来,就连今天桌上的饮品都是玉米汁。
可谓是真正的玉米宴了。
李福也算是大开了眼界,这样的东西,若能得到推广,真的得益于民啊。
席间,李福也没忘记询问关于玉米的一些东西,包括他的种植时间啊,对气候地势的要求啊,得知这个东西不但不挑,而且在哪都长得好,就连山区也是一样。
要知道,安南国这样的山区可以说太多了,那里都异常的贫穷,只能靠山吃山,无因其他,就是因为山地不好种植粮食。
这个玉米和土豆,可以说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福现在竟有些迫不及待想回京城跟皇兄好好说一说这件事了。
这一晚,李福喝了许多的酒,到了文家之后喝得最多的一次,醉酒后的李福抱着文修易嗷嗷大哭,不停地说他是安南国百姓之福,说他的后福还在后面。
文修易被这哥们弄得那叫一个不好意思,俩大老爷们搂搂抱抱的成何体统,但是碍于对方喝多了,文修易也不忍心,只能好言好语的哄着将他送回了房间休息。
至于李福说的那些话,文修易只当他是激动的,左耳进,听听右耳就出了。
三天后,县衙突然来人,请文修易去县衙,而且还是带着车来的,让他换了衣服就走。
这火急火燎的样子,让文家众人一阵纳闷,面露担心。
好在来接人的官差还算懂事,给众人解释是好事,众人这才松了口气,放任文修易跟着他们去。
一路上,两个官差对文修易那叫一个客客气气,弄得文修易都一脸的莫名,待到了县衙,陈县令才跟文修易说明情况。
“大人,你是说,州府大人想让我去府城教那里的农户怎么提高产量和种地?”文修易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事怎么就吵到州府大人那边去了。
府城他去过这么多次,还从来没见过州府大人,就连府衙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
这咋就找上他了?
陈县令坐在另外一侧的椅子上,点点头,笑道:“这,本官也是才收到州府大人的信件,这公文就在这,文兄不妨亲自看看。”
陈县令说着,将从州府送来的公文递给了文修易。
文修易打开一看,上面先是将陈县令给夸奖了一番,又狠狠地表扬了他治下的古桐村的收成,竟比往年多了三成,虽然只是三成,但也是多少年没有过这样的事了。
所以,州府大人亲自写了公文,让陈县令带着他县志上提到的古桐村能人一起去府衙,替府衙的百姓们也看看。
“文兄,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我们出发?”陈县令直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