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开荒(290)

作者: 青杞 阅读记录

“孟夫人来了。”石嬷嬷微微行了个礼。

柳氏淡淡点头,问道:“瑶瑶在家吗?”

“嬷嬷,谁啊?”文瑶在家,而且就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啃梨,小姨奶家后面的梨树结的,可甜了,早上才给她送来的。

石嬷嬷只好回答:“小姐,是孟夫人。”

躺椅上晃悠的文瑶一顿,坐了起来,将梨子三两下啃了,核扔了。

“请她进来吧。”文瑶整理了一下自己,发现好像也没什么整理的,她现在天天这样,总不能因为要见柳氏还特意去打扮一下吧,没必要。

石嬷嬷领着柳氏进门,自从老宅的房子盖好之后,老宅的人就都搬回去了,鲁家几口又要在鱼塘和地里还有鸭棚那边干活,这家里白天就只有她和小姐在家,这会连个给老太太报信的人都没有。

早知道这样,就该让小姐买几个丫鬟回来,总不至于有点事情的时候连个跑腿的人都没有。

文瑶就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旁边的躺椅还在晃晃悠悠,见柳氏进了门,只好站了起来,再怎么样也是这具身体的娘,她是晚辈,得起来迎一迎。

“瑶瑶……”一见到文瑶,柳氏便松开了老嬷嬷的手,哽咽着朝文瑶跑了过去,一把将文瑶给抱进了怀里,一边哭一边满是愧疚的开口:“瑶瑶,娘的好孩子,让娘看看你。”

说着又把文瑶从怀里退出来,来来回回的打量,那眼圈红着,眼泪掉着,要不是文瑶看过原剧情,都要被她感动了。

柳氏把她摸了个遍,最后把手放在文瑶的脸上,哽咽着道:“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

文瑶:“……”

“坐吧。”见她哭的差不多了,也母女情深的差不多了,文瑶指了指旁边的凳子,让柳氏坐下,还让石嬷嬷去泡茶。

柳氏见文瑶这冷淡的态度,心里咯噔了一下,但面上依然是那副心疼而又温柔的模样看着文瑶,即使是坐下也没舍得放开文瑶的手。

“瑶瑶,娘这些年无时无刻不在想你和俊儿跟大头。”柳氏泪流满面,双手握着文瑶的一只手不肯松开。

文瑶默默的把手抽了出来,淡定的递给柳氏一张手帕:“眼泪擦擦吧。”

柳氏接过,擦了擦眼泪。

“瑶瑶,你这两年过得好吗?你爹他……有没有再打你。”柳氏哽咽道。

文瑶:文教授可舍不得打我。

但文瑶还是说了一句:“没有,爹现在很好。”

柳氏面上不显,心中却已经恨极了文修易,才两年的时间,三个孩子都已经跟她不亲了,肯定是文修易做了什么,不管他现在再怎么变,也改变不了当初是个浑蛋的事实。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她现在已经有能力照顾三个孩子了,还可以给他们更好的将来,就无需在顾虑文修易这个废物了。

想及此,柳氏擦干了眼泪赶紧招呼身边的老嬷嬷:“嬷嬷,你快把给小姐的礼物拿来给小姐看看。”

然后继续拉着文瑶的手,道:“瑶瑶,娘给你买了好多漂亮的首饰和衣服,你一会试试给娘看看。”

这个女儿她再了解不过了,从小就是个软弱的性子,若说文俊的疏离她没有办法,但是这女儿她却是有办法拿捏的。

第261章 劝说

文瑶和石嬷嬷就安静的等着,不多久柳氏带来的嬷嬷就和丫鬟搬了不少东西进来,直接放到了文瑶的面前。

有布料,有衣服,有首饰。

柳氏将装首饰的盒子打开,里面赫然摆着一套头面,成色还行,但款式不新,石嬷嬷只瞥了一眼,便知道这是几年前就过气了的款式。

文瑶虽然看不懂这些,但是在见过太后给她的东西之后,便也知道了一些好坏之分,一眼就看出来这些头面虽然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其实并不值钱,或许连太后送她的那套里的其中一件都不值。

“瑶瑶,你看,这些都是娘给你准备的,喜欢吗?”柳氏拉着文瑶,献宝一般的让她看这些东西。

然而并不像柳氏预想当中的那样,文瑶表现出惊喜甚至是喜欢,她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一副并不上心的模样。

柳氏问:“怎么了,瑶瑶,你不喜欢吗?这都是娘特意给你选的。”

原本柳氏只想带走大头,到了这里却没想到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没办法,这些东西都是临时在云雾镇上买的,她自然知道这些东西并不好。

但是想到文瑶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丫头,这些东西也足够糊弄她了。

却不想,文瑶竟是这样一个反应。

说实话,文瑶是想拒绝的,但不管怎么样,柳氏到底是这具身体的亲娘,有些事也不能做的太过。

“谢谢,石嬷嬷,收起来吧。”文瑶吩咐石嬷嬷。

“是,小姐。”石嬷嬷应了一声,将东西抱着就往库房去。

柳氏见状,赶紧让丫鬟帮忙,谁知石嬷嬷却拒绝了。

“多谢夫人体恤,不过府上的库房老爷不让外人进去,还是老奴自己来吧。”说着就自己将所有的东西都抱了起来,将柳氏和她带来的丫鬟和嬷嬷都惊了一下。

这些东西她们两个人才勉强拿完,结果石嬷嬷竟然自己一个人就搬走了。

石嬷嬷:当老娘这几个月的活都是白干的吗?

一句外人,却生生打了柳氏的脸,她眸色变化,脸色瞧着也有些扭曲。

文瑶看了她一眼,直接问道:“娘,你回来有事吗?”

这声娘虽然叫起来别扭,但文瑶还是叫了。

听见文瑶叫她娘,柳氏的思绪一下就回到了文瑶的身上,她拉着文瑶的手温柔的说道:“瑶瑶,娘知道这两年你们受苦了,这次娘回来一来是为了给你们外祖上坟,二来,娘是想来带你们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