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开荒(436)

作者: 青杞 阅读记录

“爹爹爹,你快去找我爹。”文瑶催促巡风赶紧去吧文修易给找来,然后把刚才的事情跟他说了。

“爹,我觉得这也是个好办法啊,他们自己拿了户籍和路引过来领,家里多少人就给多少口粮,多好啊,还省了我们的事。”文瑶说道。

文修易下意识的想摸下巴,结果摸到了自己的口罩,问道:“能行吗?”

文瑶肯定的点头:“行,只是为了防止他们乱来,或者是把救济粮拿去卖给其他人,或者是防着有人抢,咱们得做好了发给他们,暂时就先这样吧,反正这么几个灶台在这,轮流熬呗。

咱家红薯多,往粥里添点红薯,也算有点糖分了,撑个几天把人数都清点了是肯定没问题的。”

巡风也在一旁说道:“大人,这边有我看着,肯定是出不了乱子的,若是有灾民闹事,处置了就行了。”

“诶诶诶,到底是条人命,别闹出人命来,这样,你们先这么守着,我去跟老陈商量一下。”说完,文修易就走了,找陈县令去了。

另外一边,灾民们看着王家的人真的领回来了吃的,一个个的终于敢动了。

很快,文瑶的粥棚前面的空地上就开始排起了长队。

第391章 速战速决

巡风拿着个大喇叭站在队伍旁边喊:“都排好队,不许挤,不许插队,家里有户籍的拿了户籍和路引过来,一个人排队就行了,都能领得到,排好队,说你呢,挤什么挤,再挤给你拎出去。”

“你,把手放开,没看见人家年纪比你大吗?”

“这小孩谁家的,看好孩子。”

巡风觉得要不是手里这个文瑶做的扩音器,就算他再内力深厚在这个时候也能把嗓子给喊哑了。

可就算是这样,队伍还是有了一小阵的慌乱,直到巡风真的从里面扯出来两个人扔给旁边的衙役给捆了起来,排队的队伍才总算是彻底的安静下来。

巡风甩着胳膊,冷冷地瞪了他们一眼,回到了文瑶身后的粥棚里,找了个板凳坐下就灌了好大一碗的热水。

“要不你先回家?家里只有奶奶他们,我不放心。”文瑶道。

巡风摆摆手:“有王钊和几位公子在,普通人是伤不到他们的,姑娘就只管放心吧。”

文瑶点点头,想来也是,家里几个小的都跟着巡风学了挺久的武功了,平日里一个个就看着壮实的不得了,普通的灾民,他们应对应该不在话下,更何况村子里还留了那么多的青壮年,有李三这样彪悍的人在,想来村子里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这么一想,文瑶就连忙继续安排起了施粥的事。

到了下午,城门口的角门打开,邱蓉蓉一身粗布麻衣从里面出来,来到粥棚问道:“咋样?够不够,我又从庄子上运了一些过来,让巧燕带着人在城里面清洗呢,一会就能拿出来熬上。”

这种时候,已然是顾不上形象了。

不光是这里,今日开始,就连醉仙楼都暂停营业了,后厨所有的灶台全都用来熬红薯粥了,熬好的就会用马车拉到城门口来。

醉仙楼如此,还有几家和邱蓉蓉关系比较好的商户见状,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诚意,亦或是捐了点银子,也或是准备了一些物品,还有和醉仙楼有合作的两铺,也送来了几百担粮食。

除此之外,陈县令更是拉下脸皮去讨了不少的赞助,加起来的钱应对这次的灾民应当是足够了的。

陈县令反正跟他们说了,要是安置不好这些灾民,到时候反正朝廷也会问他的罪,大不了他就打开城门,至于到时候这些灾民会做出什么事来,他就不敢保证了,更何况,这些人城外还有不少的庄子,要知道,这次来的灾民可是数以万计,哪怕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那也顶不过人数多啊。

真冲到他们庄子上去,谁也讨不到好。

没办法,只能这家给五百两,那家给一千两的,凑钱给陈县令安置灾民。

文修易还打趣他不讲武德,陈县令那脸皮反正比城墙还厚了,无所谓的道:“只要钱到荷包里,管他文德武德。”

文修易最喜欢的就是老陈这股子……你爱谁谁的摆烂劲了。

两天下来,几乎所有的灾民都在城外的空地上自己搭了简易的窝棚,粮食每天到饭点就能去领,他们自己要进城买点其他东西来打打牙祭自己开火做饭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许打架斗殴,不许抢劫掠夺,旁边都是官差看着呢。

这两天文俊带着的大夫们也大概的检查了大家的情况,除了不少感染了风寒,亦或是一路过来冻的染上痨病的,倒是没有发现什么疫症,那几个发现痨病的也被及时的隔离起来了。

衙门里的文吏们更是两班倒的轮流登记,终于将所有人的户籍和路引全部登记造册,要离开的,要留下的,都做好了区分,这样一来就好安排了。

而且两天下来,这些灾民们也渐渐的发现了,只要他们守规矩,云雾镇的官差也好,当官的也好,还是那些救助他们的人都不会为难他们,一些心思活络的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毕竟他们来的路上可是听说了不少云雾镇的事,若是有机会能打听清楚,真像是他们来时路上听说的那样,云雾镇的钱好赚,还有新粮,官府还管分地,那就不用再往南边去了,毕竟从这里再走到南边,谁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到那边。

有了这样的想法,灾民们就会想方设法的打听,以至于焦阳收到手下人的禀报,就赶紧找了陈县令和文修易。

“都在打听咱们是不是真的管分地,发新粮种的事,二位大人,要实话实说嘛?”